經過谷關溫泉的洗禮與整晚休息後,隔天可以趁早再看看谷關溫泉風景區與上谷關中橫公路管制工作站,瞭解目前中橫公路的近況,接著,依原路返回谷關,順道拜訪座落於谷關的溫泉文化館與品嘗台電白冷冰棒。下山經東勢後,再回到石岡地區參訪土牛客家文物館、日式舊鼓倉與石岡水壩的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藉由第二天行程的安排,不僅可以體驗先民的生活文化,也能感受地震災害對大地萬物的巨大衝擊,以及在地人民在震殤中所展現重生韌性。

谷關吊橋與上谷關工程管制站

民國 93 年敏督利颱風引進豐沛的西南氣流,強大雨勢降在中部山區,加上先前因地震受創而鬆動的山區土質,已讓大甲溪淤積大量土石,最終導致大甲溪水暴漲造成災情慘重的七二水災,大甲溪兩旁的谷關溫泉區更是首當其衝,緊鄰溪邊的溫泉飯店與餐飲業,受到程度不一的沖毀損害,即使事隔近 6 年後,天地無情的災後景象,仍然可見於大甲溪旁受水災損傷的飯店建築與橋梁殘跡,默默地見證那段天災歷史。

民國 93 年因敏督利颱風造成的七二水災,因大甲溪水暴漲而衝擊溪谷兩旁的谷關溫泉區,現在能可看到許多災後遺跡。
遊客可以利用谷關與捎來兩座吊橋來往大甲溪兩側,盡覽谷關溫泉區河岸與溫泉巷道景緻。
連結大甲溪兩岸的谷關吊橋,行走其間可以看到流經谷關的大甲溪谷與兩岸的河岸溫泉旅館區。
以纜繩包覆嚴密而成的谷關吊橋,行走於上相當穩定與安全,即使是小孩也可放心徐步通過。

谷關溫泉區目前仍保有三道吊橋,由上游至下遊分別為谷關吊橋、捎來吊橋與龍谷吊橋,不過目前龍谷吊橋整修中尚未開放,遊客可以利用谷關與捎來兩座吊橋來往大甲溪兩側,盡覽谷關溫泉區河岸與溫泉巷道景緻,同時,在大甲溪右岸也可健走捎來步道與健康步道,沿途欣賞古關地區成群的五葉松、斑蝶與大紅鳳蝶等生態。

稍作休息後,可以驅車前往上谷關,關心一下中橫公路目前仍封閉的上谷關與德基水庫段,不過目前因修復施工作業而採取道路管制,僅開放工作車輛進出,遊客民車並不開放,只能於管制站折返。

網友可以驅車前往上谷關,關心一下中橫公路目前仍封閉的上谷關與德基水庫段,目前因修復施工作業而採取道路管制,遊客只能於管制站折返。

溫泉文化館

在七二水災後,政府為再創谷關溫泉區榮景,特別在谷關籌設溫泉文化館,並於 94 年 4 月 24 日正式開館,建立國內第一座以溫泉為主題的文化館,讓谷關溫泉旅遊更具深度,也提供遊客全面認識溫泉文化的知性場所。

在七二水災後,政府為再創谷關溫泉區榮景,特別在谷關籌設溫泉文化館,並於 94 年 4 月 24 日正式開館,並設立旅遊諮詢中心。
為呼應當地的特色,谷關公園與溫泉文化館也肩負展覽任務,包括使用水災帶來的大量漂流木,進行裝置藝術的布置。

位於谷關街上的溫泉文化館占地約 1.13 公頃,整體規劃在谷關公園區內,採不收門票的對外開放模式,每日上午 8 點 30 分至下午 5 點 30 分為開館時段,一樓更有全年無休的旅客服務台,提供遊客旅遊諮詢服務,如果是 10 人以上的團體,更可預約專人進行導覽解說。為緬懷先人篳路藍縷之艱辛,溫泉文化館門口特別設置中橫開拓史的珍貴照片欄,讓旅客可以認識到中橫公路的過往點滴。

為緬懷先人篳路藍縷之艱辛,溫泉文化館門口特別設置中橫開拓史的珍貴照片欄,讓旅客可以認識到中橫公路的過往點滴。
位於谷關街上的溫泉文化館占地約 1.13 公頃,整體規劃在谷關公園區內,園區內步道、戶外廣場與親水區的動線規劃相當精緻。

而為呼應當地的特色,谷關公園與溫泉文化館也肩負展覽任務,包括使用水災帶來的大量漂流木,進行裝置藝術的布置,同時,也不定期舉行五葉松競賽展覽等活動,讓旅客到訪谷關溫泉時,能增添知性旅程。

而在溫泉文化館內,總共有 1F、B1 與 B2 三個樓層,透過豐富館藏與模型等,全面介紹全球各地溫泉歷史與文化特徵,並收藏國內外溫泉相關主題的文學著作,另外,也廣泛介紹溫泉的泉質種類、泡湯療效、泡湯知識與溫泉開採模式等等,讓旅人除泡溫泉之外,還能對溫泉知識有更整體的瞭解。

U-CAR 在探訪谷關溫泉時,巧遇當地舉行的五葉松競賽展覽活動,確實能讓旅客到訪谷關溫泉時,同時增添知性。
在溫泉文化館內,總共有 1F、B1 與 B2 三個樓層,透過豐富館藏與模型等,全面介紹各地溫泉的利用歷史。
館內也完整介紹全球各地溫泉歷史與文化特徵,並收藏國內外溫泉相關主題的文學著作。

來到谷關公園與溫泉文化館時,也不能錯過一旁台電谷關第二出差宿舍也有販賣的白冷冰棒。以在地潔淨溪水製作的白冷冰棒,主要在台電大甲溪發電廠員工消費合作社販賣,不過谷關台電出差宿舍這邊也有販賣,冰棒口味豐富口感也十分清爽,包括在地特色招牌的五葉松冰棒外,也有紹興桂圓糯米、紅豆、清冰、鳳梨、芋頭、牛奶、百香果、酸梅與鳳梨等主流口味,相當值得品嚐。

來到谷關公園與溫泉文化館時,也不能錯過一旁台電谷關第二出差宿舍也有販賣的白冷冰棒。

土牛客家文化館

離開谷關風景區後,可以經東勢在回到石岡地區,看看中部地區在 921 地震後,努力重建家園的景象,其中,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可視為縮影之一。在 921 大地震前,石岡鄉境內原有 32 處夥房(土埆厝三合院),然而經地震破壞後造成 28 處全倒,包括歷史悠久,最具大埔客家特色的土牛村劉屋老夥房。雖然夥房因共同持分土地的親族眾多,意見整合與重建不易,但經劉家族親與在地重建工作團奔走後,最終徵得劉啟成祭祀公業同意,將土地無償提供給石岡鄉公所公共化使用 55 年。

現今看到的土牛客家文化館,則是透過行政院客委會、財團法人 921 震災重建基金、台中縣政府與石岡鄉自鄉財源共同募集資金後,於劉屋老夥房原地訪原貌重建而成。

現今看到的土牛客家文化館,則是透過行政院客委會、財團法人 921 震災重建基金、台中縣政府與石岡鄉自鄉財源共同募集資金後,於劉屋老夥房原地訪原貌重建而成。入口設有詳細的平面圖,交代土牛客家文化館的建築與展場規劃。
全館展示區包括座右兩側橫屋所屬章喜、章仁、章職與章崧四廳,以及周邊綠化空間與土牛社區活動中心。
雖然重建過程曾因家族共同持分者眾多,讓重建受到遲滯,但經劉家族親與在地重建工作團奔走後,最終徵得劉啟成祭祀公業同意,將土地無償提供給石岡鄉公所公共化使用 55 年,因而促成土牛客家文化館的成立。
在 921 大地震前,石岡鄉境內原有 32 處夥房(土埆厝三合院),然而經地震破壞後造成 28 處全倒,包括歷史悠久,最具大埔客家特色的土牛村劉屋老夥房。因此重建時,也詳細交代客家夥房與客家生活文物的點點滴滴。

土牛文化館採免費入場,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週日上午 9 點至下午 5 點,周一與國定假日為休館日。全館展示區包括座右兩側橫屋所屬章喜、章仁、章職與章崧四廳,以及周邊綠化空間與土牛社區活動中心。其中,左側的章喜聽與章仁廳展示石岡地方與石岡人生活介紹,以及石岡地區 921 地震與重建記錄等珍貴資料,章仁廳則是石岡映像的人文介紹。至於右側的章崧廳與章職廳則詳細介紹土牛劉屋的生活文化與土牛劉屋的故事,讓遊客可以瞭解當地客家族群的生活文化。

除屋內展示文物外,戶外也保留原始客家農村土厝設計,包括寬闊的廣場、鴨子悠遊的半月池、百年歷史的水缸與麵包果樹、大人洗滌與小孩戲水池等,劉文進夫人(黃氏)牌碑等文物,成為充滿歷史元素的鄉土教材。

左側的章喜聽與章仁廳展示石岡地方與石岡人生活介紹,以及石岡地區 921 地震與重建記錄等珍貴資料。
客家文化館門口的土牛社區活動中心,也肩負傳承客家文化的任務,包括 DIY 教室與傳統音樂教室等。

農會舊穀倉

重建工程也將周邊路口的美化列入,包括設計古農倉的特殊造景,讓遊客能清楚感受已接近石岡日式穀倉所在地。

石岡鄉農會碾米穀倉也是震災重建的珍貴歷史建物,也已列入台中縣八大歷史建物之一。興建於 1942 年的石岡農會碾米穀倉,結構為精密的木構造,由於汲取 1935 年大地震的經驗,在施工加入強固工法,穀倉建築之建材使用台灣杉木,並採大柱大樑及大量牆面的斜撐工法,以竹片為骨幹、敷以黏土,以減輕大部份建材重量,並增加抗震功能。

建成至今已超過一甲子,儘管內部結構已有部份腐蝕,但外貌仍屬完整。尤其此座傳統穀倉的建築物,採三樓式設計,一樓採挑高式建築,總高度約為一般樓房四層高,在日據時期,農村建築物大部份均為平房或二樓建築,穀倉具如此規模,可說非常難得,當時作為稻米儲存、精製的處所,現已在農業逐漸轉型與稻米產量遽減趨勢下,無可避免走入歷史,而處於閒置狀況。

興建於 1942 年的石岡農會碾米穀倉,結構為精密的木構造,採三樓式設計,一樓採挑高式建築,總高度約為一般樓房四層高。
穀倉建築之建材使用台灣杉木,並採大柱大樑及大量牆面的斜撐工法,以竹片為骨幹、敷以黏土,以減輕大部份建材重量,並增加抗震功能。

然而經歷 921 地震後,穀倉結構雖大致完整,但仍遭遇一定程度的毀損,因此,在行政院文建會補助款與石岡鄉公所自籌款,發包修復工程於民國 95 年 10 月底完工,並早於 91 年 4 月公告為歷史建築,也讓這座日式穀倉得以重新公開在世人面前,並保留傳統石磨、餵料斗、碾穀機、儲米庫與鼓風機等,供遊客欣賞傳統農業資源。

穀倉保留傳統石磨、餵料斗、碾穀機、儲米庫與鼓風機等文物,供遊客欣賞傳統農業資源。

石岡水壩

全長 700 公尺,建立於民國 63 年的石岡水壩,原始設計為大甲溪的攔河堰,主要功能在於調節發電尾水,以充分利用河流水資源。是提供台中縣市的主要水源區。原本只是單純水利工程的石岡水壩,在 921 地震時躍上國際舞台,成為中台灣見證地震災害的重要景點。

全長 700 公尺,建立於民國 63 年的石岡水壩,原始設計為大甲溪的攔河堰,主要功能在於調節發電尾水,以充分利用河流水資源。
原本只是單純水利工程的石岡水壩,在 921 地震時躍上國際舞台,成為中台灣見證地震災害的重要景點,目前已就地改建為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

目前已就地改建為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的石岡水壩,詳細記載民國 88 年 9 月 21 日 01 時 47 分 12 秒,爆發規模高達 7.3 與地震深度僅 8.0 公里的 921 地震,堅固的石岡水壩更因位於車籠埔斷層帶上,導致北側三道閘門因地層錯動嚴重毀損,經過管理中心的規劃及保留原貌,已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旅客到達石岡水壩參觀時,可以在步道沿途看到管理處在地震紀念地內,設置詳細的地震相關解說牌,說明石岡壩當時的受損情形、地震強度、斷層帶位置圖等,讓旅客對地震破壞力與災情有具體的理解。包括北側三道閘門在地震前的橋面海拔高程為 272 公尺,在地震後竟因車籠埔斷層錯動的拉抬攏起作用,造成斷橋兩側橋面 273.99 公尺與 284.32 公尺,高達 10.33 公尺的地層落差,地震無匹的破壞景象相當怵目驚心。

地震紀念地以車籠埔斷層行經的路線,設立切半的大顆石材,在兩側石面詳細刻載民國 88 年 9 月 21 日 01 時 47 分 12 秒,爆發規模高達 7.3 與地震深度僅 8.0 公里的 921 地震。
堅固的石岡水壩更因位於車籠埔斷層帶上,導致北側三道閘門因地層錯動嚴重毀損,經過管理中心的規劃及保留原貌,已對外開放免費參觀,並讓 921 地震那一瞬間的破壞力,永遠呈現在世人眼前。
北側三道閘門在地震前的橋面海拔高程為 272 公尺,在地震後竟因車籠埔斷層錯動的拉抬攏起作用,造成壩體斷橋兩側橋面改為海拔 273.99 公尺與 284.32 公尺,大地震所造成高達 10.33 公尺的地層落差,景象相當驚人。

儘管受到地震嚴重破壞,石岡水壩仍然保有一定的蓄水功能,根據官方資料顯示,石岡水壩目前於 16 號溢洪道後方設置魚梯試驗道,維護大甲溪魚類生態,同時,地震後有效蓄水量仍有 80 萬立方公尺,每日可供應大台中地區 220 萬人飲用及耕地灌溉、工業用水約 140 萬噸,充分發揮大甲溪水資源的經濟效益。

現場設立車籠埔斷層帶的範圍地圖,並以地面不同顏色的地磚,顯示地震時車籠埔斷層行經石岡水壩的斷層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