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U-CAR 編輯部報導廣泛的新車消息、試駕報導及各式各樣的專題文章,但同時,我們也一直都對賽車抱以熱情,因此 2012 年 8 月,由幾名 U-CAR 編輯部的熱血同仁們與朋友,便組成了 U-CAR Racing Team (以下簡稱 URT),至今,共參與了 2 場 Go-kart 卡丁車耐久賽,但我們的目標,還是想要用一輛人人都負擔得起、也是我們平常接觸的一般市售量產車,參加場地賽或越野賽,來一圓存在我們心裡已久的賽車夢。

U-CAR 編輯部幾名熱血同仁組成了 URT Racing Team 後,終於在 2012 年 12 月 7 號這天,參與了第一場國內正式比賽:TRCC 臺灣拉力房車錦標賽。

終於,在長時間的上課、車輛整備、安全裝備購買,並從行事曆滿滿的行程中擠出一點空閒時間後,我們報名了 12 月 7 日至 9 日,由車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 TRCC (Taiwan Rally Car Championship) 臺灣拉力房車錦標賽,而且原以為賽車距離現實生活很遙遠,但真的去做了後,才發覺原來夢想並不遠。

你也買得起的比賽車,1993 年 Honda Civic

夢想之所以不遠,是因為我們的比賽車並非所費不貲的工廠賽車,而是你我家門口或許就停著一輛的 1993 年份 Honda Civic,也就是大家俗稱的 5 代 3 門喜美或是 K6。之所以選擇它,主要是因為無論 K6 或 K8 (6 代 Civic),國內都有很豐富的備料及改裝部品,若你的預算不多,那麼 Civic 將是很棒的選擇,因為它買起來便宜 (這輛車我們在網拍上只以 3.5 萬元購得)、修起來便宜、改起來也很便宜,可以讓你的賽車路走得更無壓力、更長久,這也是 U-CAR 平民賽車計畫最一開始的初衷。

對於參賽這件事,我們以體驗及 Have fun 來看待,因此沒有替我們的參賽車之動力進行改裝,僅針對煞車、輪胎及底盤部分稍加強化,並加裝參賽所需的一切安全部品。
幾乎完全沒改的設定,讓這次擔任 00 號車駕駛的智哥 (圖左) 與冠軍車手林沅滸都對我們的「小白」好奇不已。

在行前整備部分,我們將絕大部分的經費都擺在安全部品上,包含兩張由拍賣網站標得的中古國產賽車桶椅、兩組參賽必備的中古 4 點式安全帶、車用滅火器,以及一只朋友出借的 Nardi 方向盤,而人身安全部品則有附正、副駕駛通話器的 Stilo Trophy DES Rally 安全帽、Sparco 20' Club HANS、OMP 卡丁車賽車服、賽車手套及賽車鞋。

至於比賽車的性能面上,則只有稍加針對底盤性能做提升,幫車齡 20 年的這輛 5 代 Civic 換上了一組朋友汰換下來的 2 手 TEIN 高低及阻尼可調避震器、煞車效果及抗熱衰竭性較好的來令片,以及 5 條 Michelin PS3 街道用性能輪胎 (含備胎);動力方面並沒有更動,除了一回來便替它更換國內知名度不高、但過去親身試用效果不錯的荷蘭 Eurol 機油外,唯一改變的是、換上一顆朋友協力車廠幫我們從備料庫裡找出來的加大節氣門,其餘皆維持原廠採用的 1.6 升單凸輪軸引擎,最大馬力 116 匹,搭配 5 速手排變速箱。

除了比賽車「小白」之外,我們也向福斯商旅商借了一輛 T5 Multivan 2.0 TSI,作為後援及家眷用車,讓 URT 成員的另一半了解正規賽事的安全與樂趣。

就這樣,URT 一行人便踏上圓夢之旅,在 2012 年 12 月 7 號清晨,開著我們的「小白」,以及一輛裝滿行李、向太古福斯商旅借來的 Multivan 2.0 TSI 4Motion,從臺北朝臺東縣成功鎮出發,要在 7 日下午 2 點前、趕到 TRCC 設立在臺東成功鎮上的賽事總部 (HQ) 進行報到手續。

驚險刺激!令人著迷的 Rally

拉力賽和場地賽最大的不同,在於比賽場地就是一般道路,透過封路與交管,所有比賽車輛在這條路線上進行點到點的衝刺,用愈短的時間完成就是勝利者,這段路程稱為 Special Stage (SS)。

拉力賽的迷人之處,在於比賽路段充滿了不可確定的狀況,若說場地賽講求操駕上的精準度,那麼拉力賽在精準度之外,還必須有絕佳的反應力來應付隨時都可能改變的路況。

一個完整的 Rally 賽事,通常包含了勘路 (Recce)、實際試跑 (Shakedown) 和正式比賽 (Race) 等 3 大部分,但這次 TRCC 由於只有 5 個 Special Stage (SS),且每個 Stage 的長度也不過 10 公里左右,和 WRC 世界拉力錦標賽每個分站動輒 15~25 個 SS,每個 SS 長度都從 20 公里起跳的規模相差甚多,因此 TRCC 的比賽流程簡化為只有勘路及正式比賽 2 大部分,需要封路的 Shakedown 予以省略。

人稱張老師的 TRCC 主辦人張文溥 (圖左),年輕時也是爭戰國內外大小越野賽事的好手,目前則退居幕後,成為國內拉力賽的重要推手之一。
完成報到手續後,會領到 TRCC 大會所發下來的資料袋,內含驗車單、抗議申請書、自負責任切結書等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面為紅底白十字、另一面寫著「OK」的小牌子,這塊牌子一定要放在車上,當你在比賽途中不小心衝出賽道時,舉起紅底白十字可告知後方來的車手你需要醫療救援,舉起 OK 那一面,則是告知後方來的車手你安全無恙,不需外人救援,其它車手可繼續進行比賽。
舉辦一場爬山賽需要非常多的人力,就連比賽時擔任救援拖吊工作的貴哥 (左一),賽前也還要幫忙發車台的組裝。

7 日這一天,除了報到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勘路!勘路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製作路書 (Pacenote),正副駕駛一起開車進入 SS 比賽路段,將路段中所有需要提示的重點由副駕駛記錄下來,包含左彎、右彎、彎幅大小、跳臺、水坑、濕滑等一切資訊,再由副駕駛於比賽時回報給正駕駛,讓正駕駛依路書進行操駕判斷。

或許你會認為賽段不過 10 公里長,在探路時多跑幾次路線就熟了,為何需要副駕駛?還要大費周章做路書?那是因為在國外正式的 Rally 比賽,進入 SS 製作路書的次數是有限制的,絕對不可能讓你有機會熟記路線,再說 SS 至少長達 20 公里,就算你記性再好也不可能完全記得起來;所以,還是培養好製作路書以及搭配副駕駛的好習慣吧!

曾指導我們製作路書的沈慧蘭 (圖右),本站也以正駕駛身份出戰,並貼上了專屬「ONE」貼紙。

副駕駛的重要性,URT 成員了然於心,因為在比賽前,我們已請教過國內 Rally 老將高清榮,以及前陣子才遠赴保加利亞參加 IRC 賽事的林沅滸及沈慧蘭夫妻,從他們口中體認到副駕駛的重要性,以及許多製作路書的方法與「眉角」。所以這次比賽,身為 URT 成員之一的筆者,選擇擔任副駕駛的角色,正駕駛則由以前同是汽車媒體的建亮出任,比賽一結束就得出國試車的主筆負責協調工作的車隊經理,不怕冷的柏攸則用相機幫大夥紀錄這重要的時刻。

勘路開始!使用 3 分法製作路書

7 號下午 2 點至 4 點,是 TRCC 大會開放勘路的時間,主辦單位告訴我們 2 點一到,集結區將會有前導車帶領參賽車手進入 SS 路段進行勘路,但當我們準時在 2 點抵達集結區時,前導車後方卻只有我們一輛車尾隨進入比賽路段勘路,一度讓我們誤以為是不是搞錯了勘路時間。

在正式比賽的前一天,TRCC 主辦單位指定當天下午 2 點到 4 點為勘路時間,URT 準時在 2 點抵達集結區,跟著前導車後方進入 SS 路段開始製作路書。

這次的比賽路段分有 Section-A 及 Section-B 兩段,長度分別約 9 公里及 11 公里,進入比賽路段後,發覺路面狀況相當複雜,除了柏油之外,還有水泥鋪裝路、泥濘、碎石及積水等,平時開車很少碰到的情形、這回一次全碰上了!

先前,Rally 老將高清榮教我們做路書時要將彎幅分成 6 個等分,左 1~6、右 1~6 來判別彎道,數字愈大代表彎幅愈深,必須放慢速度。但為了讓正駕駛好記,我們這次只將彎幅區分 3 個等級,1 代表可全速通過或稍鬆油門、2 代表需帶點煞車、3 代表低速彎,必須徹底減速。

副駕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探路時記下正駕駛對於賽段的解讀,並記下所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後在正式比賽時回報給正駕駛作為操駕的依據。

手忙腳亂!路書亂掉了該怎麼辦?

體驗賽車很難嗎?一點也不,就像這支由高中同學組成的機霸魔車隊,就拿下了這次街車自排組的亞軍。

正式上路後,正駕駛邊開車邊解讀彎角:左 1、右 3、右 2 長;我則在筆記本上寫下這些口令,但由於路面很差、彈跳很大,原本該寫下的左 1、右 3、右 2 長,變成一坨我自己也看不懂的亂碼,只好請正駕駛再將速度放慢,並適時停靠路旁讓我做筆記。後來改以更好寫的英文字母 L、R 來取代左、右,才讓製作路書的過程順利許多。

此外,我沿路還記下路旁的標的物,例如土地公廟、流動廁所或是豬寮等,好讓比賽時若路書亂掉,還能靠這些標的物找回來。但這樣的方法卻也有盲點,因為這條賽段能標記的點不多,沿路除了樹之外還是樹,久久才有能標記的點,也讓我在第 2 次進入賽段進行試報及修正路書時,發生了迷航的狀況,一直過了好幾公里,才有標的物讓我從迷失的路書上重回正軌。

在拉力賽中,正副駕駛的默契相當重要,也讓這次擔任副駕駛的我充滿了壓力。在勘路時我們不斷校正路書,並和正駕駛討論路書需要再補強的地方,以及找出最適當的報路時機點。

後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我們用來記錄比賽路線軌跡的 QSTARZ LT-Q6000 計時器,它內建有類似路碼表的功能,從起跑點開始啟動後,我每 3~4 個彎就在路書上記下里程,一旦路書亂掉,只要對照 QSTARZ 和路書上的里程,就能找回目前的位置,減輕許多我在報路時的壓力。

原本要拿來記錄比賽軌跡的 QSTARZ LT-Q6000 計時器,後來竟成為解決路書迷航的功臣,內建路碼表的功能是製作路書很好用的幫手。

最後,為了確保路書的正確性,加上勘路時間還允許,我們第 3 次進入比賽路段,於路書上再加入直線距離、入彎前及出彎後靠左靠右,還有會彈跳的部分加以標註之外,我和正駕駛也一再討論報路時機,最好的狀況就是當正駕駛對前方路況產生猶豫前,副駕駛就要報出路來,循著這個節奏,我們順利地進行了一次完美的搭配,路書及報路節奏都沒有問題,讓我鬆了一大口氣。

忙碌的夜晚,新手講習後的影片複習

下午製作完路書後其實已經有點疲累,但再來還有晚上的新手講習課程要參加,這是給沒有越野賽賽車執照,也就是初次參加越野賽的車手參加,由 TRCC 主辦人、大家都叫他張老師的張文溥親自主持。

舉辦於賽事總部的新手講習,是尚未參加過越野賽的車手都必須要出席的課程,由 TRCC 主辦人張老師親自主持,向所有拉力新手講解比賽時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拉力賽特有的旗號。

課程一開始,張老師告訴大家拉力賽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時間,只要未依大會規定的時間抵達指定地點就是遲到,會遭到罰秒而影響成績。所謂指定地點包含驗車點、TC 點 (Time Contorl)、起跑點等地方,而大會指定抵達的時間都記載在時間卡 (Time Card)上, 每位車手 Time Card 上的時間會依發車順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拿到 Time Card 是參加拉力賽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副駕駛的任務之一。

拉力賽有許多和場地賽不同的旗號,其中驗車和 TC 點,都必須按照 Time Card 上大會訂定的時間準時抵達。而拉力賽獨有的黃底方格旗代表距離 SS 終點約只有 200 公尺、紅底方格旗代表距離 Stop 停止點約只有 100 公尺,通過紅底方格旗後就必須將車速放慢,並在最後的 Stop 停止點繳交 Time card,讓大會裁判在 Time card 上記錄 SS 路段所花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你的比賽成績。
睡前用影片再次和正駕駛討論路書有無需要修改的地方。

結束重要的新手講習,腦中雖然還沒消化完剛上的課,但是回到下榻的民宿、看看手錶時間卻已經是晚上 10 點,除了趕緊把少得可憐的贊助商貼紙、車手姓名與大會號碼牌貼紙依照規定貼到小白身上外,稍加梳洗後,我們便又回到房間讀出車內攝影機的影片,再次檢查路書是否有錯誤或是需要補強的地方,直到再三確認都沒有問題後,才安心地躺上床,準備迎接明天正式挑戰的到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