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Hybrid 混合動力系統 (超級跑車)

由於重量的控制是相當大的難題,加上整體過於復雜的機械結構,Hybrid 混合動力系統的前景曾一度被認為不甚樂觀。然而,隨著 Porsche 918 Spyder、McLaren P1 以及 Ferrari Laferrari 的相繼面世,世人也對 Hybrid 系統蘊含的的魅力折服,特別是 BMW i8 的出現,不僅強力吸引全球車迷的目光,也出現在全球任何一個汽車類評選的年度列表當中。

由於重量的控制是相當大的難題,加上整體過於復雜的機械結構,Hybrid 混合動力系統的前景曾一度被認為不甚樂觀。然而,隨著 Porsche 918 Spyder、McLaren P1 以及 Ferrari Laferrari 的相繼面世,世人也對 Hybrid 系統蘊含的的魅力折服。

贏家:Maserati

Maserati 的擴張計劃已經逐步展開,首當其衝的全新概念車款 Alfieri,為車迷構建出一幅美妙的未來願景。不過,在這幅尚未展開的畫卷之中,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AMG-GT,已經做好了準備。

Maserati 的全新概念車款 Alfieri,為車迷構建出一幅美妙的未來願景。不過,在這幅尚未展開的畫卷之中,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AMG-GT,已經做好了準備。

贏家:AMG

打造自己的 AMG-GT 跑車去對抗 Porsche 911,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進步;同時,Porsche 在運動房車領域的銷量,也高於市場預期。

Mercedes-Benz 打造的 AMG-GT 對抗 Porsche 911,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進步。

贏家:渦輪增壓 (Turbocharger)

一群小排量、輸出又強勁的汽油渦輪引擎,在 2014 年的汽車市場上大放異彩,並頗有取代自然進氣引擎的意味。渦輪增壓技術的風潮,不僅席捲了一般乘用車的領域 (例如 Ford Fiesta 的 1.0 升 Ecoboost 渦輪引擎),甚至連長久以來恪守自然進氣動力的 Ferrari,也為 California T 搭載了 3.9 升 V8 渦輪引擎。

渦輪增壓技術的風潮,不僅席捲了一般乘用車的領域,甚至連長久以來恪守自然進氣動力的 Ferrari,也在麾下新車款使用了 3.9 升 V8 渦輪引擎。

贏家:PSA Peugeot Citroën 集團

Peugeot 308 憑著優秀的車體與全新引擎,被評選為歐洲年度車款;同時,身為小型都會 SUV 的代表:Peugeot 2008,其銷售業績也頗為亮眼。而 Citroën Cactus 完美的闡釋了 Citroën 品牌全新的設計理念。PSA Peugeot Citroën 展現出對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不僅是用口號隨便喊喊,原場更將它融入車輛的設計與研發層面。越來越多的穩定客群,對 Citroën 的高端子品牌 DS 的銷量也有幫助。

Peugeot 308 憑著優秀的車體與全新引擎,被評選為歐洲年度車款;同時,身為小型都會 SUV 的代表:Peugeot 2008,其銷售業績也頗為亮眼。

贏家:後置引擎

不僅是 BMW i8 之流的跑車採用此種配局,由於獨特的空間結構特性,Renault Twingo、Smart Forfour 等小巧的都會用車,也選擇了後置引擎的空間佈局。

由於獨特的空間結構特性,Renault Twingo、Smart Forfour 等小巧的都會用車,也選擇了後置引擎的空間佈局。(圖為 Smart Forfour)

贏家:令人叫絕的美式 V8 引擎

無論是 Chevrolet Corvette Z06,還是 Ford Mustang GT350,搭載著醇美 V8 引擎的美國肌肉車,不但擁有獨特的設計感,引擎在 8,000 轉運作時的轟鳴聲,更是令人陶醉。

美式肌肉車的 V8 引擎,在 8,000 轉運作時的轟鳴聲更是令人陶醉。
廣  告

當然,有贏家就有輸家,接下來就帶各位看看,在 2014 年過得比較不順遂的一群。

輸家:Hybrid 混合動力系統 (乘用車)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然在不計造車成本的超跑領域,Hybrid 混和動力系統的獨特技術性,讓車迷們讚不絕口。但若是在乘用車領域,大多數的 Hybrid 混和動力車卻沒有真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而若是討論現行臺灣法規,目前想擁有 Hybrid 車款,意味著要付出更高的金錢,「省油、環保」或許有優勢,但若聽到車輛的售價、相信購車欲望都去了一半。

若是討論現行臺灣法規,目前想擁有 Hybrid 車款,意味著要付出更高的金錢,「省油、環保」或許有優勢,但若聽到車輛的售價、相信購車欲望都去了一半。

輸家:Alfa Romeo

2014 年,Alfa Romeo 依然難逃銷售量下滑的厄運,對於一個深受車迷愛戴的義大利品牌,我們只能希望它在 2015 年能夠更上一層。

輸家:Bertone 設計室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室與車身製造廠,Bertone 曾經是盛極一時的汽車設計先鋒,卻在新世紀慘澹收場。

輸家:Hyundai 汽車

雖然 Hyundai 在前些年於歐洲市場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讓市場規模和品牌認同度一路走高,但在 2014 年,其增長態勢卻止步不前,在許多市場調查中,不少消費者更傾向於 Peugeot 和 Opel 品牌。隨著 PSA Peugeot Citroën 集團和 Opel 汽車逐漸走出經濟危機,在可預見的未來裡,Hyundai 汽車將在歐洲市場面臨重重危機。

2014 年,Hyundai 增長態勢止步不前。在許多市場調查中,不少消費者更傾向於 Peugeot 和 Opel 品牌。隨著 PSA Peugeot Citroën 集團和 Opel 汽車逐漸走出經濟危機,在可預見的未來裡,Hyundai 汽車將在歐洲市場面臨重重危機。

有待觀察:混合動力系統 (未來發展)

大多數消費者對 Hybrid 車款仍保持著謹慎的態度,而且在激烈操駕的狀況下,它們也不能幫你節省多少燃料;但隨著各大賽事活動中、Hybrid 車型逐漸嶄露頭角,特別是在 2014 年的 F1 賽事,各車隊的燃料消耗量與前年相比下降了 33%,更能展現出技術進步對於油耗控制的優勢。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究竟,這些技術何時才能投入量產市場?

2014 年的 F1 賽事,各車隊的燃料消耗量與前年相比下降了 33%,高級技術展現出對於油耗控制的優勢。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究竟,這些高端技術何時才能投入量產市場?

有待觀察:前驅的 BMW

隨著 BMW 2 Series Avtive Tourer 的發表,不少死忠的 BMW 車迷,都將矛頭對準了這輛「離經叛道」的小車。不過有消息指出,由於空間上的優勢,2015 年的 BMW X1 也將成為採用前驅平台的車系。此外,有民調特別針對 Mercedes-Benz A-Class、CLA-Class、GLA-Class 作調查,一般消費者對於車輛驅動方式的堅持,沒有像熱血車迷那麼強烈,這也代表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可能會更得人心。

有民調特別針對 Mercedes-Benz A-Class、CLA-Class、GLA-Class 作調查,一般消費者對於車輛驅動方式的堅持,沒有像熱血車迷那麼強烈,這也代表採用前驅設定的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可能會更得人心。

有待觀察:燃料電池 (Fuel Cell)

雖然得益於 Toyota、Honda、Hyndai 等汽車大廠,2014 年湧現了一大批燃料電池驅動的車輛,不過從長遠市場角度考慮,在氫能源加油站的網絡布建以前,燃料電池車的前途依然並不明朗。

在氫能源加油站的網絡布建完善以前,氫燃料電池車的前途依然並不明朗。

有待觀察:Volvo

新推出的 Volvo XC90,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機械結構,都替 Volvo 開創了一套全新的體系,不過,在經過市場銷量的檢驗前,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有待觀察:Honda

2014 年的 Honda 可說是風生水起,除了推出新一代的 NSX,還發表了全新 Civic Type-R,讓車迷熱血沸騰,Vezel 與 XR-V 則是讓年輕客層有了新的選擇。不過,2015 年的藍圖尚未展開,Honda 究竟能否再創銷售巔峰還未可知。

2014 年的 Honda 可說是風生水起,除了推出新一代的 NSX,還發表了圖中這輛全新 Civic Type-R,讓車迷熱血沸騰,

CEO 動態

10 月份,Ferrari 車隊的老闆 Luca di Montezemolo 正式辭職,Ferrari 掌門人的身份將由 Fiat Chrysler 集團 (以下簡稱 FCA) 首席執行官 Sergio Marchionne 兼任。對於 Luca di Montezemolo 來說,這不是一個功成後的急流湧退,因為就在辭職前 4 天,法拉利 F1 車隊於主場再次遭遇慘敗。至此,執著的 Luca di Montezemolo 終將 FCA 的耐心耗盡,由此也向外界證實了長久以來,Luca di Montezemolo 與 FCA 集團 Sergio Marchionne 的不合傳聞。

10 月份,Ferrari 車隊的老闆 Luca di Montezemolo 正式辭職,Ferrari 掌門人的身份將由 Fiat Chrysler 集團 (以下簡稱 FCA) 首席執行官 Sergio Marchionne 兼任。

Infiniti 執行副總裁 Andy Palmer,在 2014 年 9 月份向公司提出辭呈,轉而出任 Aston Martin 新任 CEO 職務。Palmer 曾是一名工程師和賽車手,同時他也和 Mercedes-Benz 過從甚密,在轉戰 Aston Martin 以後,相信能帶來引擎與電子設備等方面的幫助。

Infiniti 執行副總裁 Andy Palmer,在 2014 年 9 月份向公司提出辭呈,轉而出任 Aston Martin 新任 CEO 職務。

曾任 Ford COO 的 Mark Fields,如今已晉升成為公司的 CEO。而時任 BMW 生產業務負責人的 Harald Krüger,將出任 BMW 的 CEO,現任 BMW 的 CEO:Norbert Reithofer 將接替 77 歲的 Joachim Milberg 擔任監事會主席。這些內部選拔出來的領導階層雖然都盡忠職守,但各界媒體普遍不認為他們能為企業帶來新的變化。

曾任 Ford COO 的 Mark Fields,如今已晉升成為公司的 CEO。

此外,Lotus 在 2014 年 5 月任命了 Jean Marc-Gales 當作 CEO。Lotus 現階段的計劃是穩住銷量,然後逐步打開市場;Citroën 的 CEO Linda Jackson,顯然對客戶需求的注意程度提升許多;Volkswagen 集團部分,則由於面臨高層管裡方面的調整以及 MQB 平台的失利,似乎仍未能從泥沼中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