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英凱這次在回國撰寫 BMW Digital Day 2018 德國慕尼黑參訪體驗時,心裡不時跟灰姑娘南瓜馬車劇情連結在一起,因為,莫約半天的緊湊參訪行程,加上完全不能攝影記錄,在渡過充滿未來感的 BMW 品牌數位科技虛實體驗後,卻像灰姑娘盛裝參加舞會後,在午夜 12 點回歸於平淡,雖然有滿滿驚喜回憶,但卻苦於沒有即時記錄的影像素材。

雖然,原廠官網有釋出一部分 BMW Digital Day 2018 活動現場的影音與照片,但眼尖的網友肯定會發現,仍有許多機密被刻意技術性避開,尤其是現場展出的 X7 偽裝測試車,以及示範自動駕駛模擬程式的新世代 X5,並沒有出現在原廠素材內。

下篇要觸及的議題,英凱覺得很有趣,但畫面也許不太充足,就請各位讀者多包涵,也適時請發揮點想像力吧。

混合實境全球首試 X5,X7 偽裝車與虛擬 X5 展現 iDrive 7.0

若綜觀 BMW Digital Day 2018 整場活動,英凱覺得最驚喜的體驗,首推各類型的混合實境體驗(Mixed Reality) ,這也是 BMW 近幾年積極運用混合實境技術投入新車設計、開發與測試流程,以協助更快速、有效率地且更不受限制,獲得精準的評估與測試結果。在混合實境體驗項目,尤其是 BMW 新世代 X5 體驗行程最讓英凱印象深刻,不過,跟以往所謂的「實車試駕」體驗完全不同,是在 BMW 原廠工程團隊人員的導引下,戴上 VR 虛擬實境裝置後,搭配座椅、iDrive 與方向盤等實體介面,展開各類型的混合實境體驗。

隨著混合實境科技的進步,包括 BMW 車廠在內,大量運用混合實境的技術,在產品設計開發與測試流程上,相信,未來很快在銷售端的產品展示體驗,也有機會導入相關技術。

當天先後安排給媒體的體驗行程,先是現行款 7 系列後座虛擬體驗,能輕鬆躺在實體 7 系列舒適的後座椅,感受座艙全景式天窗搭配不同 LED 燈光氛圍基調的變化,體驗者可以 360 度轉換視角,虛擬視野也即時在座艙內轉變,另外,總裁級後座椅支援的多向電動可調,甚至按摩功能也能實際體驗 (座椅就是 7 系列實車座椅) ,甚至原廠還特別安排特殊橋段,連香氛氣味可以實際嗅聞感受得到,非常具有臨場感。

大家沒看錯,這就是由外面看體驗 MR 混合實境試車體驗的樣子。

當然,最令人驚喜的體驗行程,是新世代 X5 測試車的混合實境體驗,英凱興奮地戴上 VR 虛擬實境裝置後,一開始的畫面,不就是昨天才抵達的慕尼黑機場停車場,環顧車外四周甚至還可以看到德國漢莎航空的招牌。

座艙部分,若未來量產版本真的照這款 X5 測試車型,可以篤定地說,座艙風格跟全新 X7 不僅相當接近,包括搭載全新數位儀表介面的 BMW Operating System 7.0 (也可稱為 iDrive 7.0) 、內嵌大螢幕的新款中控模組、全新方向盤與 iDrive 中央旋鈕介面等,雖然這次體驗的 X5 是採用自動駕駛模式,所以沒有提供實體的方向盤給媒體操作,但在虛擬實境內是呈現完整 X5 座艙,包括沒辦法操控的虛擬方向盤。

X7 偽裝車實車的大致風格延續 X7 Concept,新世代 X5 也跟 X7 座艙鋪陳很接近,不論是 X7 偽裝車的實際觸感,或者 X5 虛擬實境下的視覺質感,都有相當出色的水準。
這張圖可以清楚看出,BMW 在歷代數位儀表版的演進,到了 2018 年將跨入揚棄傳統雙環儀表概念的全新設計。

不過,為了不讓媒體失望,原廠還是提供新款 iDrive 7.0 的實體操控旋鈕介面,讓人可以操作虛擬 X5 裡面的系統,包括可以切換 BMW ConnectedDrive 支援功能、車輛設定、影音娛樂、整合即時交通路況與天候資訊的高畫質精準衛星導航圖資等,不過,部分功能還是有所隱藏還是未能顯示出來,另外,英凱也嘗試手勢控制音量,但似乎這套系統沒有支援。

甚至,由於 X5 與 X7 的座艙第一印象實在太接近,英凱一開始還沒辦法確認這到底是 X7 還是 X5 啊?還特別轉頭看一下,嗯,5 人座設計,那應該就是 X5 標準 5 人座版本,接著,還試著探頭到車窗外,看看新世代 X5 的造型輪廓,這時才哭笑不得,竟然連 X5 虛擬測試車都是黑白格線的偽裝車塗裝!讓你猜不透到底長怎樣?

X7 偽裝車展現 iDrive 7.0,預告品牌將邁入全數位虛擬儀表

體驗完 X5 虛擬自動駕駛後,接著,還有一款 BMW 休旅產品線的全新老大哥迎接媒體,那就是 X7,不過,它是被偽裝包覆得緊緊的 X7 偽裝車,也就是先前原廠官網先行釋出與路上被媒體逮獲的 X7 偽裝車其中一輛。

原本在路上跑的 X7 偽裝車,實際展示給媒體近距離欣賞,也是難得的採訪體驗。不過,很抱歉,一樣只給媒體看不給拍攝。
新世代 iDrive 7.0 將針對每款車的專屬塗裝樣式,在出廠時就同步到專屬個人的 iDrive 系統畫面,車主也能輸入專屬個人資料,讓這套 iDrive 系統更貼近個人化風格,同時,也支援更多的訊息與互聯服務功能。

對英凱來說,由照片看各廠牌的偽裝車早已不新鮮,但能如此近距離看原廠測試偽裝實車,倒是頗新鮮的經驗,近距離觀察 X7 偽裝車,就可以察覺車體外側,尤其是尾柱到後葉子板部分,其實有另外包覆一片偽裝板,甚至外層燈罩也是偽裝款式,車窗也是採深色玻璃樣式,難怪外界難以一窺究竟!

大家肯定好奇,原廠為什麼要展示 X7 偽裝車呢?原廠工程團隊透過 X7 來展示搭載數位儀表的 BMW Operating System 7.0 系統 ,現場工程師也透露中控與儀表設計接近的 X7 與 X5,將是 BMW 原廠首批進入新世代 iDrive 的車款,而若以產品更替來推估,接下來 BMW 品牌新車應該也會陸續換搭,逐步達到新世代數位儀表全品牌化。

延續 BMW 儀表駕駛模式切換的傳統,紅色光代表運動模式、藍色光代表節能模式,至於一般模式則維持標準黑色基調。

其實,BMW 現行並非沒有全液晶數位儀表的車款,包括 2015 年 7 Series 的大改款(原廠代號 G11/G12)就將全液晶數位儀表列入標配,另外,包括 i8 車系也是採用全液晶數位儀表,但是這次不同之處,包括 BMW 捨棄在邁向數位儀表時仍不放棄的傳統雙環設計概念,真正解放數位儀表的「傳統框架」,導入類菱形設計以保留更多的液晶數位顯示區塊,更具彈性地顯示各類型的訊息,以滿足未來車載系統龐大的資訊顯示需求,當然,在上篇所提到的涵蓋 5G 傳輸科技、更精進的 BMW ConnectedDrive 互聯駕駛與 HD 高畫質影音顯示等,也勢必會在這架構上獲得實現。

簡單講,這次的變革將會是 BMW 產品家族,在儀表顯示科技的跨世代演進!往後,換搭這套 BMW Operating System 7.0 數位化儀表的新車,將是作為判斷為 BMW 新世代產品的重要依據。自此,也讓 BMW 車款在搭載數位儀表科技,成為車壇領先群的一員。

廣  告

自駕、電動車與共享,由產業鏈革新看 BMW i Ventures

關於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已經是各車廠與系統供應商所傾力開發的科技,當然,身為全球主要豪華車廠的 BMW,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這次 BMW Digital Day 2018 並非以自動駕駛技術的展示作為主軸,而是可視為未來自動駕駛車大腦的 AI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切入點。對於 BMW 原廠工程人員而言,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所帶來的重大效益在於提升行駛安全並降低事故,畢竟在人類駕駛環境下,會受到疲勞、專注力不集中、操作失誤與各種人為因素,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AI 人工智慧在自動駕駛車能推展到實際上路,將扮演關鍵的角色,成熟的 AI 將有助於車輛更精確應對真實的道路環境。

相反的,在自動駕駛系統下由影像、雷達波、光達、高精度定位系統與車輛互聯功能等構組監測系統,不論是車外訊息獲取、運算能力與不會疲勞的穩定性,絕對遠超過人類感官,這部分將可以彌補人類的不足,但關鍵是要讓車輛學會人類的「判讀能力」,才能讓自動駕駛核心運算兼備系統可靠度與判讀的智慧,也就是 AI 人工智慧。

如何讓逐步推進到自動駕駛的車輛,變得比現在更為聰明,就需要倚重 AI 人工智慧的開發 。

這訓練過程相當有趣,就是工程團隊不斷地讓電腦學習甚麼判讀是正確與錯誤,並持續累積記憶起來,例如,車輛的前方監測影像判讀,到底是系統需要對應的汽車、機車、自行車與行人,或者只是公車站牌與建築物等,系統都能比人力更快速且全面掌握與判讀,但判讀的標準就得由人類來協助。

同樣道理,也包括自動駕駛判斷哪條路線是最佳化,或者,更精準預測前車變換車道的動作 (例如主動偵測到方向燈與他車行駛路線變化等參數,AI 就可提前判讀,而非被動感測車輛進入所行駛的車道內),自動駕駛車能更精準做出加減速或者變換車道等反應,以上,逐漸累積而成的就是具備 AI 人工智慧的自動駕駛系統。

最後,BMW 原廠也邀請 BMW i Ventures 創投事業所投資的新成員,包括來自加拿大,居於全球氮化鎵功率半導體領先企業的 GaN System,將協助 BMW 在縮小電動車電池體積與效能管理提升,另一家是專精於駕駛行為監測、自動駕駛與 AI 人工智慧技術的 Nauto,最後則是在美國加州新創公司,以手機平臺 APP 推出汽車租賃服務的 Fair,BMW 原廠邀請上述公司的經營者與媒體做交流。

BMW i Ventures 創投透過投資具技術力與潛力的新創公司,並透過策略合作,協助 BMW 品牌鞏固在開發未來新車與服務事業,所需的各領域先進技術。

其實,我覺得最早於 2011 年因應 BMW i 電動車品牌推出,BMW 原廠以 1 億美元所初期成立的 BMW i Ventures 創投部門,在這場所 BMW Digital Day 2018 展現的價值,絕對不只有邀請這幾位新投資的公司經營者,來論述所屬公司的新創與技術能力。

BMW i Ventures 網頁列出所有投資的相關公司,涵蓋不同領域並各有專精技術。 (頁面擷取自 https://www.bmwiventures.com/)
面對瞬息萬變的汽車產業與科技演進,BMW 如何維持創新活力與應變能力,是這家百年車廠所重視的,而 BMW i Ventures 創投事業,正跟扮演與外界新創領域連結的重要角色。

真正的價值,是反應出 BMW 原廠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數位、網路、新能源產業與無數新科技被開創的時代,藉由 BMW i Ventures 這個創投平臺,建立能因應新型態汽車產業需求的各種新產業鏈,畢竟百年汽車產業早已形成穩固且成熟的產業供應鏈,但近 10 年的變化幅度,遠超過這百年來的累積,不論是日益成熟與廣泛的數位科技與無線網路運用、足以撼動內燃機驅動基礎的新能源電動科技,以及徹底改變駕駛模式的自動駕駛技術,更不用說無數新創公司對於汽車產業所進行的各類嘗試,這些都是以往傳統汽車產業鏈內所陌生甚至沒有的變革。

對於 BMW 原廠而言,實務上也不可能見一家買一家,改以創投機制保持策略聯盟並形成另類的新產業鏈,持續提供跨越百年歷程的 BMW 車廠,足以應對新時代變革挑戰所需的養分,我認為這是相當聰明的策略。

不是酒後大話,高層所盤算的 1 億輛 BMW

最後的結尾,我想引用董事會成員 Peter Schwarzenbauer 在與媒體訪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論述。Peter Schwarzenbauer 語帶開玩笑地說,先前對外宣示 2025 年 BMW 要擴大到 1 億輛,別人說他是不是喝醉酒了?因為,相較於 2017 年 BMW 品牌全年銷售 208 萬輛,BMW 集團 246.3 萬輛的規模,以及品牌累積銷售的 2 千萬輛的規模,這項論述似乎有點天方夜譚。

Peter Schwarzenbauer (右) 在訪談中語帶開玩笑地說,心中所盤算的 1 億輛 BMW,別人說他是不是喝醉酒了?他說這不是酒後大話,而是如何在互聯駕駛、數位科技服務與共享平臺等創新體系下,讓 BMW 跳脫以往品牌銷售車輛的框架,讓品牌影響力能達到 1 億輛!

但若跳脫傳統對於「品牌車輛=品牌影響力」的思維,換個角度來思考,嘗試改為「跨品牌車輛只要影響所及=品牌實際影響力」,Peter Schwarzenbauer 心中所盤算的 1 億輛 BMW,就不是酒後大話,而是如何在共享平臺服務、互聯駕駛服務與各類型新創智能移動服務下,讓 BMW 未來成功跳脫品牌銷售車輛的框架,實際影響力能達到 1 億輛!

Peter Schwarzenbauer 這樣的思維,也呼應先前 2018 年 3 月 BMW 與 Daimler 雙方簽署協議,宣布整合各自集團內的移動服務事業體,涵蓋車輛共享、叫車服務、車輛停放、充電服務與多樣化模式等領域,擴大品牌服務範圍與實際影響力。

畢竟,未來車廠不只有賣車,整個涵蓋各類型行動服務體系的價值鏈,才是努力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