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2
2018
6月
4
每日中午,滑開手機、打開電視,新聞上所報導的車禍案件屢見不鮮,「吃飯配行車記錄器」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多數人在看到相關新聞時,往往都指責特定駕駛族群;而若是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也多只談論保險、肇事者究責等問題;而同樣重要的汽車本身的硬體設計與駕駛人的觀念,反而常常被世人淡忘。
其實車禍意外會發生,常是因為駕駛在開車時,陷入了自己所不知道的「盲點」。因此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於5月30日邀請多家媒體參與「盲點檢測之旅」,U-CAR也受邀出席。透過本次的ARTC參訪,要讓讀者了解,後視鏡與盲點偵測系統(BSW)的檢測規範,尤其後視鏡的標準已納入法律規範。此外,也要讓讀者了解,無論是身為汽、機車駕駛或是行人,都要清楚車輛的盲點,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的資料顯示,2007年至2011年間,小型車輛事故的主要肇因除未發現肇因外,居次的就是「開啟車門不當」。而開啟車門不當與起步未注意、違規停車等事故次數佔了20.6%。如此大量的事故,是否代表「盲點」為造成車禍的主要問題之一?可惜的是,因為統計並沒有行車盲點的分類,目前在車禍數據上是看不出來的,僅有「轉彎(向)不當」,這也讓盲點成為了民眾容易忽略的重要項目之一。
而為了克服行車盲點,ARTC特別以後視鏡與盲點偵測系統兩大主軸,介紹一般民眾會忽略的行車盲點區域,以及如何透過法律規範、行車觀念的矯正來減少盲點產生。
首先先讓讀者了解,目前法規所規定新車需要搭載的各類視鏡。小客車為大家所熟悉的車內後視鏡與車外左右後視鏡。大貨車則除了主視鏡與廣角鏡外,新車還有強制搭載近側視鏡等,配備有相當多的輔助視鏡。在搭載這麼多後視鏡之後,該要如何檢測有無正常作用,便是ARTC與VSCC車安中心的課題。
ARTC為了能夠讓各式不同車型,都可以透過科學化的方式來檢驗駕駛人實際行車時的視野範圍,特地在暗房內用燈泡模擬駕駛視線的方式,以燈光照亮的區域,來劃定後視鏡的視野。
以作為示範的小型車來說,燈泡的架設位置為每一輛車的R點(調整座椅位置、椅背角度至規範條件之後,位於空間中的一個點)上方63.5公分,將駕駛人視野透過燈泡光線模擬,在暗房中反射出可視範圍,亮部外之區域則為盲區。
場景拉至室外,為了實際模擬大型車與小型車駕駛視野的盲點,ARTC準備了2輛大貨車與1輛小型車作為示範,並安排了假人與摩托車等作為比較盲點範圍的依據。
首先先坐上最常見的舊式大貨車。舊式大貨車在法規上僅有強制搭載主視鏡與廣角鏡,缺少了近側視鏡與前視鏡,結果便是視野相當受限。即便為平車頭設計加上較高的座椅視角,舊式的大貨車在面對前方的行人時,仍是看不到的。
之後換至有強制搭載近側視鏡與前視鏡的新式大車,有著較佳的車側與車前視野,駕駛可看到前方穿越之行人,以及在車側欲超車的車輛等。但受到廣角鏡的影響,在後視鏡視線上的機車,雖然僅距離3米,但可說是非常小,駕駛人相當不易察覺。加上難保駕駛可同時注意車內外6面視鏡。因此,在與大型車並排,或是遇到大型車要轉彎時,車輛仍需多加留意。簡單來說,就是「你以為他看得到你,但其實並沒有」。
而在車禍數量最多的機車與小型車路邊停靠問題部分,ARTC現場也模擬此情境。機車由於體積小、加速快,在車流緩慢或停等紅燈時,許多騎士會在車流間移動(即車道分割/鑽車縫),而若是汽車在此時變換車道,或從路邊切入/開車門,便可能會有危險產生。
雖然作為示範的機車體積較一般速克達大,但是坐上汽車,若不依賴後視鏡,是完全看不到位於盲區的機車。若是依照過去一般民眾的習慣,左右兩邊後視鏡,以看到車身3分之1為基準,也出乎意外的完全看不見。而直到依照汽車防禦駕駛手冊的建議,將其剛好調至看不到車身邊緣,機車車身才進到後視鏡視野。
由上述3個實際操作的案例可知,車輛的盲點比想像中還要大。因此,無論是作為機車騎士、或是小型車駕駛,都要擁有預防性駕駛的觀念,以及養成全時開頭燈的習慣。有關於預防性駕駛的部分,文末會有更多補充說明。不過,現在已有許多汽車安全科技問世,可以協助駕駛人提高行車安全性。
許多汽車安全科技的開發問世,都是朝向讓行車安全防護更為完整,包括近幾年已經越來越普及的LDW車道偏移警示(Lane Departure Warning) 與BSW盲點警示系統(Blind Spot Warning),其實都是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s)的一環。而其中的「BSW盲點警示系統」便是在ARTC可測試的項目之一,本次ARTC便請出了測試車與目標車各1輛,揭露盲點警示系統是如何進行測試的。
目前國際標準組織 (ISO) 對於車輛盲點偵測系統有ISO 17387的規範, ARTC以此規範進行測試,檢視作動方式與時機是否符合標準。以目標車(LX 470)來對裝設盲點偵測系統的測試車(Colt Plus)進行尾隨,並切換車道至側方,再加速超越,時速維持72km/h ,透過搭載於車上的筆記型電腦,檢視盲點偵測機制作動的情形。
更簡單來說,測試車(Colt Plus)與目標車(LX 470)車上均有裝置定位雷達來偵測兩車距離。無論是測試車超車或是被超車,車上的盲點警示系統都要在兩車規定的距離內作動或取消作動。
本次的測試車採用原廠的BSW盲點警示系統,警示燈號位於後視鏡上。ARTC使用鋁箔紙將右後視鏡包覆以取得作動的光線訊號,傳送至車內的筆記型電腦上,以測試有無在正常範圍內作動。
事實上,在以上的盲點檢測實作之後,ARTC希望讓媒體與讀者了解的是,只要清楚自己與對方車輛的盲點,加上防禦駕駛的觀念,在事故發生前可以有正確的認知與判斷,便可避免大部分的車禍。
防禦駕駛的部分,其實重點就在於「預防」,與盲點相關的防禦駕駛要領包括前文提到的後視鏡調整、常開大燈與遠離大型車輛外,還包含了汽車駕駛左彎時擺頭、與注意前車路線等。時時存有「確認別人有看到我」,不要存有「別人一定會看到我/禮讓我」的心態,便是防禦駕駛的觀念之一。
此外,在汽車安全的部分,繼2018年起ESC動態穩定BAS煞車輔助列為車輛標配外,在未來3年,更有將SLD車速限制機能、AEB緊急煞車輔助與LDW車偏警示輔助等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列為車輛安全檢測基準。ARTC除了已是合格的檢測機構,未來也將公開更多檢測技術,U-CAR也會持續追蹤,帶給讀者更多汽車安全的檢測資訊。
標籤:
從Toyota到BMW,歷經2大龍頭品牌,我在數十個品牌之中,選擇了Kia。設計、科技、樂趣、安全、質感,Kia全數到位,而且更具有親和力的價格,十分適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請讓我為您介紹這個全球快速崛起的品牌。
你家的大小事,包含你家的狗要生了,我都能幫你處理,我是Kia文心所的業代、臺中義消的隊員,張純維
我是BMW經銷商南投長慶汽車的銷售顧問林志嘉,同時亦是公司內部的種子講師,對全車系產品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深入的認識與理解,能提供給您最專業的建議與服務。
大家好 我是Rock 對於運動、車子、健康生活有高度熱愛及興趣 並且過去在不同的環境 培養了我不同的能力 認真負責 處理事情快速不推拖 ;立即給您最好的咨詢、售後服務 爾後不論您於用車或是健康生活上,我將會是您最值得信賴的顧問 互相一起討論 能學習更多事物、共同成長! I'm your source for all THINGs of Mercedes. From sales to service to parts,Rock can help. Come join our family RIGHT NOW and see what Rock has to offer!!!
U團長嚴選
U 團長秉持著「不買不會怎麼樣,買了會很不一樣」的理念,為廣大的網友服務!
[預購]U-CAR 2019 台灣汽車年鑑 精裝版
特價:
$350
完整收錄②⓪①⑧ 全年度銷售報告
全本無廣告頁面,提供精緻資訊的閱讀體驗
汽車迷的書架上的典藏書
汽車從業人員的必備工具書
如需便利商店店到店,請至蝦皮搜尋『ucar4s』訂購
填寫購買資訊
相關內容
全站最新
選擇數量
數量
運費
$80
總計
$350
選擇發票開立方式
發票將於收貨後10天寄出,超過14天未收到發票,請與客服聯絡。
客服專線:02-2767-1885#145
客服時間:10:00~19:00
選擇付款方式
請確認您的訂單
訂單內容
[預購]U-CAR 2019 台灣汽車年鑑 精裝版
數量
單價
總計
運費
支付總額
信用卡卡號
-
-
-
檢查碼
(位於卡片背後)
有效期限
月
年
如有任何問題或意見,請致電客服與我們聯絡。
客服專線
02-2767-1885#145
客服時間
10:00~19:00
請核對信用卡號及有效日期,正確後再按確認付款鍵
請確認您的訂單
訂單內容
[預購]U-CAR 2019 台灣汽車年鑑 精裝版
數量
單價
總計
運費
支付總額
姓名
手機
地址
發票開立方式
公司紙本發票(三聯式)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