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快速成長有目共睹,對於汽車工業來說更是兵家必爭的一級戰區,不斷吸引全球頂尖車廠資源的不斷挹注、甚至再行擴張,除了眾多歐系重量級車廠之外,最具美系車廠代表的 Ford,也在近年來對於亞洲新興市場投注相當多的資源與心力,2012 年北京車展上更是一口氣展出了旗下最新的 4 款 SUV 與新世代 Focus,以實現 Ford 向中國喊出 2015 推出 15 輛新車的諾言。

相較之下,國內市場規模雖然不比中國來的大,但是 Ford 原廠以及總代理福特六和對臺灣市場仍抱持積極態度經營,並持續朝著實踐黃金五年計劃前進,今年 3 月份更是舉辦了品牌高峰會,將還未正式推出的車款曝光於眾家媒體之前,宣誓重振旗鼓的決心。而 Ford 大中華區總裁 David L. Schoch 除了在 2012 北京車展率領新車一同登台之外,在品牌高峰會活動當中亦親身到場,並與 U-CAR 面對面專訪,一談在 Ford 集團全球策略之下,面對亞太地區與新興市場的計劃與企圖。

2012 年北京車展上,Ford 一口氣展出了旗下多款新世代 SUV 與第 3 代 Focus,以實現 Ford 向中國喊出 2015 推出 15 輛新車的諾言。而 Ford 大中華區總裁 David L. Schoch 除了在 2012 北京車展率領新車一同登台之外,在國內稍早的品牌高峰會活動當中亦親身到場,並與 U-CAR 面對面專訪。

現年 60 歲的 David L. Schoch 自 1977 年即加入 Ford 集團,並擔任財務分析師一職,直到 2011 年 11 月 1 日正式上任 Ford 大中華區總裁之前,曾任 Ford 亞太非區以及 Ford 歐洲財務長與策略規劃副總監,之後更擔任 Ford 加拿大、墨西哥與南美洲執行長,於全球各地擔任 Ford 集團要職的 David L. Schoch,本次在集團遴選下出任 Ford 大中華區總裁,期望藉由財務背景出身與豐富管理經驗,持續推動、實踐 Ford 於中國的拓展計劃。

年 60 歲的 David L. Schoch 自 1977 年即加入 Ford 集團,直到 2011 年 11 月 1 日正式上任 Ford 大中華區總裁之前,曾任 Ford 亞太非區以及 Ford 歐洲財務長與策略規劃副總監,之後更擔任 Ford 加拿大、墨西哥與南美洲執行長,於全球擁有相當豐富的管理經驗。

One Ford 準則,產品因地制宜

我們知道,One Ford 是近年來 Ford 進軍全球的最高指導原則,Ford 品牌現行諸多產品如 Fiesta、Focus 或是最新的全球戰略小型 SUV 車款 Ecosport,皆以全球為目標誕生。而令人好奇的是,當面對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Ford 是否會與都多車廠一般,針對某一特定市場而開發專屬產品。而對此 David L. Schoch 表示,早在 2005 年至 2006 年間,Ford 集團當時已決定了將來不會專為某一市場開發產品,如此一來 Ford 即可將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同時在成本控管方面也將更有效率,這也間接的顯示,即使是面對市場潛力雄厚的中國市場,Ford 亦不會推出專屬中國之車款,而是從全球化的車款編成中,選合適當的產品導入。

David L. Schoch 表示,早在 2005 年至 2006 年間,Ford 集團當時已決定了將來不會專為某一市場開發產品,如此一來 Ford 即可將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同時在成本控管方面也將更有效率。

雖然 One Ford 看似 Ford 集團的執行鐵則,並且也不會專為某一市場開發產品,不過為了因應各地需求,產品其實也會跟著市場環境不同而變化,以 Ford 與 Microsoft 合作開發的 SYNC 聲控通訊多媒體整合系統為例,該系統最早於北美發表時僅可支援 3 種語言,不過發展至今該系統已可支援多達 19 種語言,其中還包含了於北京車展中宣布導入中國的中文語音辨識。對此 David L. Schoh 表示,由於中國各省份口音不盡相同且複雜,因此可謂是在開發中文辨識軟體時的最大挑戰。而在國內部份,據目前了解預計於 2012 年中下旬上市的第 3 代 Focus,亦將搭載 SYNC 聲控通訊多媒體整合系統,並且支援臺灣所使用的標準國語和繁體中文。

Ford 與 Microsoft 合作開發的 SYNC 聲控通訊多媒體整合系統,最早於北美發表時僅可支援 3 種語言,不過發展至今該系統已可支援多達 19 種語言,其中包含了繁體中文。

新世代能源車款的亞洲動向

除了各式新車款與新技術陸續導入至亞洲市場,同時也必須要注意到 Ford 在過去 10 年當中,大量投入研發替代能源車款、如今也已有所展獲,甚至 2011 年底 Ford 亦公開期望在 2013 年,Ford 電動車款量產速度能夠提升達 3 倍之多。而正當國內主要競爭對手,於今年相繼推出多款節能產品時,在此領域上也有所成果的 Ford 未來是否也會跟進導入節能車款,相信也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而 David L. Schoh 表示,全球各市場在累積節能車款的速度不一,所以 Ford 會不斷的去了解關注各地市場對此類車款的需求,一旦見到市場時機成熟時,便會將已準備完成的節能產品引進至該市場當中,而 David L. Schoh 表示,臺灣也是如此。由此可見,距離 Ford 要引進節能車款還要一段時間。

Ford 在過去 10 年當中,大量投入研發替代能源車款、如今也已有所斬獲,甚至 2011 年底 Ford 亦公開期望在 2013 年電動車款量產速度能夠提升達 3 倍。

此外 David L. Schoh 進一步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車廠敢於明確表示新世代能源車款要開發到何種程度、或是採用何種技術才符合未來趨勢,因此 Ford 決定將決定權交給消費者,並讓同一塊生產平台能夠打造出 Hybird、Plug-in Hybrid 與純電動車等 3 種不同動力技術之車款,如此一來便不用為了生產節能車款而另闢產線,在現行產品當中最為鮮明的例子即是 Focus 以及 C-Max,迄今已衍生出 Focus Electric、C-MAX Energi 與 C-Max Hybrid。而 David L. Schoh 認為,未來若是真要將節能車款導入不同市場,最可行的車款即是與採用傳動動力系統汽車差異不大、構造較為簡單的混合動力車款,電動車則是由於全球仍有許多國家未俱備相關配套措施,因此在推行上較 Hybrid 車款困難。

David L. Schoh 認為,未來若是真要將節能車款導入不同市場,最可行的車款即是與採用傳動動力系統汽車差異不大、構造較為簡單的混合動力車款。由於全球仍有許多國家未俱備電動車相關配套措施,如充電站的設置普及化,因此在推行上較 Hybrid 車款困難。
廣  告

15 萬輛到 60 萬輛,加速發展具體實現

現在看到 Ford 不論是在中國或是臺灣引進的新車,只不過是一連串計劃與決定的結果,不過相較於其餘國際大廠,Ford 在中國現有產品力相對較為薄弱,而 David L. Schoch 表示,Ford 於 90 年代末期進入中國市場時,所採取的策略是傾向較為保守的,因此當時所投注的資源與產能規模都相當小,初期年產能也僅只有 5 萬輛而已,之後才逐漸成長為 15 萬輛,不料在 2006 年至 2008 年間,Ford 受到美國金融海嘯的波及,而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迫使 Ford 必須集中全球資源、全力回歸美國母廠以紓緩當時所面臨的困境,而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的發展計劃因此而推延,當時 David L. Schoch 本身即是美國母廠復甦計劃的執行者之一。

2006 年開始到 2008 年間,Ford 受到美國金融海嘯的影響,因此迫使 Ford 必須集中全球資源、全力舒緩美國母廠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雖然 Ford 於美國表現至今仍未全然復甦,不過約莫在 2 年前,Ford 集團已開始著手投入更多資源於新興市場,因此幕僚於 2010 年初將具體計劃呈現給董事會,而這份計劃即是為中國地區所打造的 Better Plan。在這計劃當中包含了 2015 年前將 15 款新車導入中國,以及加速擴大生產與營銷版圖,而現在我們也看到了當時計劃的具體實現,除了在北京車展當中展出多款新世代 SUV,15 款新車中的第 1 款車:第 3 代 Focus 亦成功在地生產上市。

在 Better Plan 計劃當中衍生出 2015 年前將 15 款新車導入中國之目標,並同時加速擴大生產與營銷版圖,而現在我們也看到了當時計劃的具體實現,除了在北京車展當中展出多款新世代 SUV,15 款新車中的第 1 款車:第 3 代 Focus 亦成功在地生產上市。

相較於表面上新產品的導入,Ford 加碼投資的生產事業層面更具意義,除了與 Ford 中國合資方長安福特的重慶 1 廠之外,斥資 4.9 億美元打造的重慶 2 廠也於 2012 年 2 月份揭幕,並負責新世代 Focus 的生產,不僅如此,極力拓展的企圖還未停止,2012 年 4 月 Ford 再一次宣布將挹注 7.6 億美元於杭州設廠,並預計於 2015 年完工,估計未來可讓 Ford 於中國之產能提升至 60 萬輛,David L. Schoch 更進一步表示,重慶還會拓展新的變速箱與引擎工廠,以及等待中國政府許可的重慶 4 廠,明顯看到 Ford 於中國加速發展的企圖已逐一化為實現。而在臺灣方面 David L. Schoch 表示,Ford 在臺灣總代理福特六和的計劃之下,亦提出了黃金 5 年計劃,如今包含已上市的 Fiesta 以及即將於今年推出的新世代 Focus、Ranger 與 Mustang,則也是計劃的具體實現。

除了重慶 1 廠與 2 廠之外,2012 年 4 月 Ford 再一次宣布將挹注 7.6 億美元於杭州設廠,並預計於 2015 年完工,估計未來可讓 Ford 於中國產能提升至 60 萬輛。

儘管 Ford 對於中國市場有著別於其他地區的發展節奏,不過從近年來的動向以及本次專訪中,其實不難發現 One Ford 這個全球化戰略指標,在在影響著 Ford 的決定與成果,最後 David L. Schoch 也表示,近年在新興市場大舉投注資源、並在幾年之間見到具體成效,其實也得歸功於 One Ford 全球策略,由於在此策略之下,以全球化平台來打造新世代車款,使得新產品能夠快速擴展至全球各地市場,不但解決了過往 Ford 於全球各地充斥不同車款的問題,同時也節省許多研發成本、提升獲利速度與程度。而臺灣也不只是受到 One Ford 影響而引進新世代車款,福特六和的黃金五年計劃也因應臺灣環境而生,接下來的幾年之間 Ford 於國內表現會為國內車壇帶來什麼變化,令人充滿期待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