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的電腦展:Computex 為臺灣難得的國際盛會,而美國車廠 Ford 相當重視本次的展覽,不僅帶來經典車款 Mustang,也端出了 V2V 車對車通訊系統及 AppLink 車用應用軟體共同展演。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53.jpg)
而除了各式展示項目,Ford 全球團隊也齊聚臺灣,其中 Ford 亞太區產品開發副總裁 Trevor Worthington 亦來到臺灣向國際媒體介紹 Ford 最新的電子科技發展,U-CAR 則為少數受邀與 Trevor 進行 1 對 1 專訪的汽車媒體,U-CAR 也藉此對本次 Trevor 來臺之目的做進一步了解。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9.jpg)
Trevor 其實曾在 1989 年被外派到臺灣工作,雖然已過 25 年的時間,但 Trevor 至今仍對這片土地和人們擁有相當好的印象。擁有航太工程與管理背景的 Trevor,自 1985 年即加入 Ford 汽車,專長於產品策略與節能動力的開發,現今銷售於全球 250 個國家以上的 Ranger 車系,便是 Trevor 一手催生下的產物。
突破 iOS 和 Android 框架,期盼以 Ford AppLink 豎立車用 App 標準
作為 Ford 本次在臺灣的主秀,U-CAR 第 1 個問題也當然與 Ford AppLink 車用應用軟體有關。U-CAR 先前曾對 Ford AppLink 的相關消息進行報導,AppLink 能夠讓智慧型手機上的 App 透過車用藍牙系統與車載多媒體主機連線,並透過 Ford 車款的 SYNC 語音系統和車輛上之按鍵直接操控 App 功能。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512.jpg)
這已不是 Ford 首次在臺灣發表 AppLink 的相關發展計畫,Ford 曾於 2013 年 Computex 宣布啟動亞太及非洲區 APP Developer Program 福特軟體開發計畫。Ford 於本屆 Computex 也持續對開發者展開胸懷,希望更多人能夠投入 AppLink 軟體開發的行列。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80.jpg)
![]() |
不過 Trevor 認為,相較於去年,今年比較屬於 Ford 與軟體開發商一年來在車用 App 方面的成果發表場合,並且是 Ford 向亞洲市場宣布 AppLink 市場導入計畫的重要時機。而工程背景的 Trevor 也在此時拿出紙筆,闡述軟體開發商對 AppLink 計畫的重要性。
Trevor 畫出了一道時間軸,表明 Ford 車廠目前 48 個月的產品週期,並表示 Ford 若以推出新產品的時間週期對軟體進行更新,那麼將會跟不上軟體科技發展快速的腳步,不過若軟體開發商能夠直接將 Ford AppLink 的功能寫入 App 中,以 App 為出發點即可跟上軟體快速變遷的腳步。
在人手一機的智慧化時代,智慧型手機 App 與車載多媒體系統的連動,可說是車用電子當今的重點發展項目之一。而除了 Ford 外,美國兩個科技巨人 Apple 蘋果電腦以及 Google 亦在車用電子上有相關規劃,其中 Apple 已帶來了 CarPlay 的 iOS 車載系統,而 Google 則計畫與 Audi、GM、Honda、Hyundai 共 4 家汽車大廠以及電子大廠 NVIDIA 宣布成立 OAA (Open Automotive Alliance) 開放汽車聯盟,要將 Android 作業系統導入車上。
U-CAR 也向 Trevor 詢問對這兩個直接競爭對手的看法。Trevor 認為要將 Apple 和 Google 視為競爭對手還太早,不過以汽車製造商角度出發的 Ford 是為了滿足駕駛之需求而提供 AppLink,而這將有助於 Ford AppLink 從中脫穎而出,從 App 這源頭下手,讓 iOS 系統或 Android 系統的手機皆能在 Ford 車款上使用,則是 AppLink 的最大優勢。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508.jpg)
雖然 AppLink 是 Ford 專屬的系統,不過 Trevor 也表示,軟體開發商若開發出了適用於 AppLink 的 App,那麼這 App 只要經過細微修改就能適用於其他汽車製造商的平台,因為以駕駛使用為出發點打造的車用 App 功能,應更能符合一般消費者的用車需求,這也是吸引軟體商投入 AppLink 開發的優勢之一。
3 階段發展藍圖,V2V 車對車通訊離市場化仍有段時間
Ford 在 2014 年 Computex 展演之際也在臺北市進行了 V2V 車用通訊系統的科技示範,U-CAR 也就這方面詢問 Trevor 關於 Ford 未來的車用科技規劃。
透過 V2V 車輛通訊系統,車輛間可分享彼此的行車速度、相對位置等數據訊息進行分享與分析,在可能發生碰撞意外時對車輛進行警示。雖然 V2V 車用通訊系統在科技方面已逐步到位、且相關技術也在持續研究開發當中,但位居 Ford 高層的 Trevor 也很老實地說,他無法告訴我們一個確切的時間點,因為這攸關政府規範、各車廠的通訊標準以及 V2V 技術的全面普及,而這都需要相當久的時間。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509.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8.jpg)
不過他也表明 Ford 現在有 3 階段的發展藍圖;在 V2V 技術能夠正式問世前,Ford 第 1 階段是要車輛擁有基本的環境偵測能力,除了 Active City Stop 主動式都會行車防護系統、BLIS 盲點偵測和 Lane Keeping Aid 車道偏移輔助等車輛本身的主動式系統,Ford 希望車輛能夠與其他獨立單位進行連線,例如停車場,讓車主在前往停車場前就知道有多少空位。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1.jpg)
在完成第 1 階段後,Trevor 認為 Ford 才會演進第 2 階段:V2V 車對車通訊技術的實現。不過這也將產生很多問題,因為只要道路上有 1 輛車沒有 V2V 系統,這個漏洞就會對仰賴 V2V 系統的消費者造成危險,因此 V2V 系統的正式上線將不會是 Ford 本身的任務,而是所有汽車製造商的共同議題。而在達成這目標後,Ford 才會往影響層面更廣的 V2I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車對基礎建設通訊系統發展,畢竟 V2I 所涉及的社會議題更為敏感,例如政府監控和人民隱私等。
Ford 核心價值信奉者,職業生涯不斷與日本車廠競爭
Ford 在 Computex 現身無疑是為了展現其科技實力,因此 U-CAR 也好奇 Ford 到底想要對消費者傳達什麼樣的品牌印象,畢竟本次活動所傳達的科技氣息相當濃厚。雖然已坐到 Ford 產品副總裁的職位,但 Trevor 卻相當堅信 Quality 品質、Green 綠能、Safe 安全以及 Smart 智慧的 Ford 4 大品牌價值,而不是只把這 4 個價值視為品牌口號而已。Trevor 表示本次 Ford 在 Computex 展視的就是 Smart 智慧部分,但這不代表 Ford 在其他項目就有所缺少,無論屬下向他提出什麼樣的產品計畫,都需符合 Ford 這 4 大品牌價值。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510.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0.jpg)
既然 Ford 那麼注重這 4 大品牌價值,那面對臺灣和亞洲市場表現強勢的日本車廠,Ford 有什麼明顯優勢則為 U-CAR 接下來的問題。Trevor 表示,他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與 Toyota、Nissan、Honda 等日本車廠競爭,而日本車廠從起創就擁有相當好的成本管理能力,Ford 亦從這些競爭對手中學習到了很多。
雖然 Ford 產品在其他方面都擁有與日本車廠不相上下的競爭力,能夠提供相仿的品質和油耗表現,但消費者仍對日本車廠根深蒂固的觀念,因此 Ford 需要在這 4 大價值上超越消費者的期待,不過 Trevor 也坦誠,Ford 在 Smart 智慧科技部分確實擁有較明顯的特色和優勢。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4.jpg)
身為汽車媒體,筆者當然也想對 Ford 未來可能導入臺灣市場的產品多做了解,不過 Trevor 口風很緊,僅開玩笑表示:「I can tell you, but I would have to kill you, We wouldn't like to do that, I like you too much」(我可以跟你說,不過我需要把你幹掉,我們不會這麼做,我太喜歡你了)。
EcoBoost 將添增性能魅力,看好新世代 Mustang 在亞洲發展
除了品牌價值或科技策路,在臺灣首次亮相的 Ford 經典肌肉車款:新世代 Mustang 當然也成為我們訪談中聊到的話題。身為性能車迷,筆者也不禁擔心,隨著新一代 Mustang 首次搭載 2.3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會不會也代表 Ford 對高排氣量 V8、V6 引擎的動力策略有所轉變。不過 Trevor 表示並沒有這一回事,他也不認為渦輪增壓動力對新世代 Mustang 的性能魅力有所減損。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2.jpg)
Trevor 也反問:「亞洲消費者如果想要對車輛進行性能提升會怎麼做?他們會為 4 缸引擎加裝渦輪增壓系統。」「Mustang 向來都會為消費者提供容易入手的動力選項,例如 V6 和 V8,多數剛入手 Mustang 的美國大學新鮮人都會選擇 V6 的選項,一方面售價較低,另一方面滿足外觀和駕馭樂趣的需求」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477377.jpg)
因此,Trevor 相信能夠提供 305 匹最大馬力和 41.5 公斤米最大扭力的 2.3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能夠吸引更多人的關愛,在亞洲市場中更是如此,而就他自己本身駕駛 Mustang 原型車的經驗,他也確信新世代 Mustang 為 Ford 所打造出史上最好的一代車款。Trevor 也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不少賽車手將會駕馭著擁有渦輪增壓大扭力、後輪驅動的新世代 Mustang 進行甩尾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