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凡全球的汽車公司,莫不以提高品牌汽車銷售量做為最重要的經營指標。直覺來想,強調資源運用最佳化、讓使用者共用汽車、不需要自行購車的計劃,能以 1 輛車滿足 15 位使用者需求的汽車共享服務,應該是汽車公司利益的大敵,全力防衛的目標。然而,全球汽車產業的指標公司、Mercedes-Benz 所屬的 Daimler 集團,卻在 2013 年率先將旗下試行多年的 car2go 汽車共享服務投入商業運轉,提供汽車消費者不同的汽車使用服務。這種全新的嚐試,是否是一種破壞性的創新?或是其有著想像不到的效果?
Daimler 集團旗下子公司 moovel 的亞太營運發展總監 Rainer Becker 日前受歐洲在臺商務會的邀請,來到高雄及臺北,與歐洲商會的會員分享汽車共享服務的商務經營經驗,並與臺灣市場的使用者進行交流,溝通未來用車型態改變的可能性。U-CAR 亦有幸受邀參與這場演講,與讀者分享這項汽車共享的服務。
moovel 對於讀者而言可能較為陌生。事實上,該公司營運的最主要服務,便是 Daimler 集團於 2008 年年底所推出的 car2go 汽車共享計劃。
新穎都會交通方案,共享概念從德國 Ulm 市開始
為了通勤、載物、舒適等各種需求,眾多使用者選擇以開車做為每日通勤上班的方式。但絕大多數車輛在進入上班時間之後,便是停泊超過 8 個小時沒有使用,除了需要支付高額的停車費用,還佔用了大量的都會區空間。而隨著經濟環境的成熟,塞車更已經成為全球各大都會區持續惡化的夢魘。
Car2go 概念的出現,是試著為現代化都會的汽車生活尋找新的出路。Car2go 試圖活化車輛在交通之間的空白時間,透過共享的機制,將車輛無意義的停泊時間縮至最短,讓車輛能長時間運轉,以最少的車輛滿足最多都會人的交通需求,減少都會區的用車總數,改善都會區的交通環境,並減少資源的浪費。
Rainer Becker 表示,由 Daimler 財務公司所發起的這項實驗,以 Daimler 總部東南方的中型城市 Ulm 市做為第一個實驗的據點,以旗下的 Smart fortwo 車型做為營運用的載具,打造一種全新的用車體驗。
Car2go 在 Ulm 市區中提供 50 輛的 smart fortwo 供會員使用。消費者僅需繳交 19 歐元,便可以加入會員,取得晶片會員卡。透過此卡,便能開啟任何一輛停泊在市區內的 car2go 車輛的車門,再輸入密碼,從車輛由的控制盒中取得鑰匙,便可以即刻開始用車。而當車用完之後,車輛無需交還特定服務中心,僅需隨意停放在市區內合法的停車格位,將鑰匙放回控制盒並登出後,便可以離開。而停放的車輛即便開放其他會員刷卡使用,讓車輛的使用率能提至最高。
每分鐘 0.29 歐元計價,租車、加油、保養全包
至於計費方式則是以分鐘為單位進行計劃,系統僅會對會員針對使用時間進行收費,開 5 分鐘便僅收取 5 分鐘的費用。以歐洲目前的收費標準,平均每分鐘的費用是 0.29 歐元,使用者僅需支付約新臺幣 60 元的費用,便包含這段交通時間內所包含所有的車輛租用、加油、保養、停車等問題,會員完全無需背負汽車購入的成本,亦無需費心進行保養維修以及各項規費的繳交。即便是行駛里程太長讓油箱耗盡,車上亦有提供加油用的支付卡,讓會員無需自費加油。而 car2go 亦有專屬的維修團隊,在 Ulm 市中隨時待命,透過雲端系統,隨時監控車輛的狀況以及會員的回應,當剩油量僅剩 20%時,便會出動為車輛加油,並隨時進行必要的清潔、保養、維修等,以提供最佳的服務品質。
簡而言之,car2go 的服務方式,與臺北市的 U-Bike 公用自行車使用方式極為類似,卻因為汽車的安全機制更高,又有電力可供遙測連線之用,因此無需定點還車,使用的自由度更高。
創新的用車服務方式,在 Ulm 市中獲得極大的回響,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市民加入了 car2go 的會員,享用這項服務,並有極高的會員滿意度,讓 car2go 獲得成功的第 1 步。而根據運轉的數據顯示,透過 car2go 的系統,單一車輛便足以滿足 15 位消費者一天的交通需求,亦即可以讓用效率提高 15 倍,並能減少超過 9 成的車輛數,亦讓 Daimler 有信心持續在擴展 car2go 的試行範圍。
與智慧手機結合,提供更多元便利服務
而除了在歐洲之外,car2go 亦在 2009 年,在美國德州的 Austin 市,進行試驗。在凡事講究大的德州,精巧的 smart 似乎顯得格格不入,但是 car2go 的服務,與 smart 的大空間,卻在 Austin 得到良好的回應,亦讓 Daimler 將試行的範圍,擴大至美國。
隨著行動應用市場的成熟,daimler 亦在 2012 年推出了 moovel App,供會員使用。Moovel 透過簡單的使用介面,讓會員能輕鬆掌握 car2go 服務車輛位置的所在,提供更方便的使用經驗。而除了 car2go 之外,moovel 更與多種不同的交通服務公司合作,包含大眾運輸、計程車公司、租車公司等,即時為會員提供前往目的地各式交通解決方案的時間及成本比較,讓會員能自行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並能輕鬆購買車票、預約叫車、預約租車等,提供更為全面的選擇。
已有 3 個城市開始獲利,獨立成為商業公司持續擴大版圖
這項最早屬於實驗性質的計劃,在累積多年的實務經驗之後,了解實際運行時的各種疑難雜症並找出其中的解決方案後,Daimler 財務服務公司在 2013 年將 car2go 以及 moovel,轉型為獨立的商業公司 Daimler Mobility Service GmbH,正式進行商務運轉,並隨後改名為 moovel GmbH,負責 car2go 汽車共享服務的營運。
多年累積的經驗,car2go 有著十分耀眼的成績。在歐美國家的運轉之中,目前總計在 26 個城市提供服務,並有超過 70 萬名的會員,共享超過 11,000 輛的 smart fortwo 所帶來的便利,其中更已經有 3 個城市開始獲利。
另外,在電動車基礎建設成熟的德國的 Stuttgart、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以及美國的聖地牙哥,更是採用純電動的 smart fortwo ed 提供 car2go 的汽車共享服務,在 3 個城市中更總計已有 1,250 輛純電版的 smart fortwo 上路運轉。
累計繞地球 3,750 圈,未對 smart 銷售造成影響
所有 car2go 的車輛累計已行駛超過 1.5 億公里,可以繞行地圈 3,750 圈。所有會員累計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 2,100 萬分鐘;平均每 2 秒鐘的間隔,便又有 1 位會員坐進 smart 的車室之中,輕鬆地在都會區穿梭。
就汽車租賃服務的角度來看,成績的確斐然。但讓人好奇的是,如果有著如此方便的服務,那是否會對 Daimler 集團旗下的小客車銷售本業產生影響?關於這點,Rainer Becker 表示,這是 car2go 運行以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而相信在場的臺灣賓士的經營團隊亦是極為關心。而就 car2go 的營運至今以來,就數據上來看,並沒有任何一個城市的 smart 銷售受到明顯的影響。而就 moovel 的立場,他們並不期待 car2go 能夠滿足所有汽車使用者的需求,而是能成為未來都會區使用者的交通選擇之一。而就目前的成績來看,這項目的是成功的。而透過 car2go 的服務,亦有更多的使用者對於 smart 的產品力有更深的了解,也成為 smart 銷售上的助益。
進軍亞洲,文化與法規因素待克服
至於是否有可能引進臺灣,Rainer Becker 亦清楚的表示,亞洲亦是 moovel 下一階段發展的重要市場,以期能在歐洲與美國之外,提供更多使用者的服務。然而他亦不諱言,由於文化的差異,亞洲使用者對於共享以及擁用價值認定上的不同,會是 car2go 服務推動上的阻礙。而各國對於駕駛人、停車等其他相關法規,亦是 car2go 在進入各市場中所必須要克服的問題。而在臺灣市場便利的大眾運轉、相對便宜的計程車費用與機車的普及,則會決定 moovel 是否選擇在臺灣營運 car2go 服務時重要的考量因素。
自毀或是更多商機?值得持續關注
由汽車公司直接推動使用效率高 15 倍的汽車共享計劃,看似一種瘋狂的自我催毀動作,但是實際的成效,卻是出人意料。事實上,營運模式類似的 U-Bike,也有相同的成果出現。捷安特品牌的巨大機械,正是臺北市 U-Bike 的營運商,在 U-Bike 的推出之後,雖然造成臺北市的自行車店家數減少了 2 成,但是捷安特體系的經銷商營收卻是提升了 2 成。如今,Daimler 在以 smart 營運的 car2go 獲得成功之後,又持續推出以 Mercedes-Benz B-Class 共享的 car2go black 服務,這項看似革自己命的服務,會不會像是 U-Bike 一樣,為 Mercedes-Benz 創造更多的商機?是個值得汽車業界持續觀察思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