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關注 U-CAR 網站的朋友們,應該還會記得 U-CAR 在上星期發表的一篇文章「隨意開車門?天使折翼的慘痛啟示」,這篇文章以在日前發生亂開車門、導致寶貴生命驟逝的事件,而不僅文章點擊也突破 2.2 萬次,更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答覆以及討論,以下會將各方想法彙整並重新論述。
科技面、來自車廠的先進配備
最簡單的方式,除了在上篇有提到車主自行安裝車門反光貼片、防撞燈之外,在車廠中越來越普及的科技配備,包含 Hyundai 的 SEA 安全離座輔助系統、Audi 的 EWA 離車安全警示系統、豪華品牌的 RCTA 後方車測交通警示系統及其延伸出新一代的 BSA 系統 (Blind Spot Assist System) 等,這些透過類似於盲點偵測,改良在停止時也能作動、提醒甚至直接介入門鎖的系統,都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效果。
盲點偵測系統,對於行進間的視線盲角確實有很大的助益,若將此概念延伸至靜止時的行車狀態,即能夠在任意開車門時有所提醒。實際上,各車廠正朝這方向積極開發中,例如豪華車廠陸續搭載的 RCTA 後方車側交通警示系統,正是利用後方車側雷達系統,即時偵測兩側有無來車,並在倒車時針對駕駛人可能產生的視線盲角進行警示輔助。
另外,Mercedes-Benz 在新世代 A-Class 車系所搭載的最新款 BSA (Blind Spot Assist System) 系統,也正是面對隨意開車門的行為而來,系統甚至可以偵測後方有無腳踏車此類更小的車輛,適時發出警示避免駕駛誤開車門而發生意外,在顧及周邊交通工具的車用安全領域,這套系統確實擁有代表性的進展。
設計面、來自車輛本體的特殊配置
而上段所描述的幾乎都是車廠在車輛設計本身之外,所附加的科技配備。
不過,如果就隨意開車門、車門撞倒行經車輛側面的機車與腳踏車等用路人情況來說,我們所常見的側滑門設計,也能改善掉後座乘客隨意開車門,車門開啟幅度所帶來的結果,不過,同樣的,由於靠內側車道的乘員下車後,身體將直接曝露在後方車輛 (汽機車與腳踏車) 可能撞擊的範圍內,同樣也要謹慎開門以確保人身安全。
另外,在歐洲部分國家的交通法規,駕駛使用靠內側手開車門已經是列為標準之一 (舉例,左駕駕駛用右手開門),若是車輛將車內把手裝置在接近 B 柱 (前座)、C 柱 (第二排) 的位置,在開車門的同時就必須要往後看,進而從設計面來使得意外發生的機會降低。
政策面、來自公共建設的多一份貼心
探討完車輛的科技面、設計面後,我們接著來看政府的交通政策面吧。
我們日常所看到的停車格線,與一般可行駛道路通常只有一線之隔,更大條一點的路,頂多也只會多隔出一條機慢車優先道路,但這是不是間接使得機慢車用路人更靠近路邊停車車輛、進而釀成意外的原因?
若是所有道路的路邊停車格,多畫出一條線,並將該條線定義為車門開啟時會突出的範圍線 (類似槽化線),讓機慢車優先道得以離得較遠,就能夠更少一點碰觸到路邊停靠的車輛。當然,這也必須要與用路人的道路擁擠度來加以權衡,所需要的是完善的規劃,才能製造出雙贏局面,種種情況都是政府需要多方考量的面向。
行為面、來自用路人的警覺性
最後,仍然不免俗地回到「人」的行為面來探討。交通部一再強調的兩段式開門已應當是基本觀念,駕駛人、開車門者都應該再開啟車門時,先注意到後方的交通情況,確認無人無車才能打開。
機慢車用路人也必須具備防禦性駕駛的心態,接近路邊停靠的車輛時,應該降低速度、先確認後方沒有任何來車,並預先保持若車門突然開啟時的安全距離,才能夠繼續前進,透過各式面向來加以防範意外的發生、提高用路環境的安全性,杜絕憾事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