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在中國安徽省蕪湖市的宜居國際博覽中心。當张贵兵站上舞臺之際,現場三千多名的全球合作夥伴爆起了如雷的掌聲。

這三千多個合作夥伴,來自全球超過 40 個市場。而將他們匯聚在這裡的,就是全球汽車市場的新品牌─Omoda 與 Jaecoo,而張貴兵,正是這 2 個品牌誕生的靈魂人物。

奇瑞國際總經理张贵兵是 Omoda 與 Jaecoo 品牌的推手,臺下 3000 位合作夥伴報以熱烈掌聲,並紛紛站起拍照留念。

對臺灣消費者而言,有點熟悉,因為 2023 年年底,這 2 個品牌就在 facebook 上開設了 Omoda Taiwan 與 Jaecoo Taiwan 的原廠帳號與粉絲頁,揭露產品的訊息。在沒有子公司或是代理商的狀況之下,這樣的操作極為罕見,因而引起大家的討論。

Omoda 與 Jaecoo 在臺灣還沒有任何人員之前,就先在 facebook 創建粉絲頁,引起市場好奇。

事實上,Omoda 與 Jaecoo 對於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而言,都是極為新鮮的品牌,原因無他,這 2 個品牌是在 2023 年的上海車展才正式向全世界揭露的品牌。

身為臺灣最大汽車網站,U-CAR 受到 Omoda/Jaecoo 原廠的邀請,至蕪湖參加 2024 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深入了解這 2 個品牌。

Omoda/Jaecoo─奇瑞進軍國際市場的生力軍

Omoda 與 Jaecoo 的母公司是奇瑞汽車。這就是大家較熟悉的名字。太子集團曾在 2010 年以勝榮汽車將奇瑞品牌 Chery 引進臺灣汽車市場,可惜太子集團出現財務危機,臺灣的銷售僅千餘輛就結束,之後便一直沒有引進臺灣市場。

臺灣曾在 2010 年導入 Chery Apola,在銷售千餘輛後因太子集團財務問題而結束。

重視自主研發,成為中國前 10 大汽車集團

事實上,提到中國汽車市場,奇瑞是必然會提到的,因為奇瑞是中國前 10 大汽車集團,而且是其中極為特別的一員。

奇瑞創立於 1997 年,並在 1999 年打造出第 1 輛汽車產品。在世紀之交,中國市場開始對外開放,各國際品牌無不蜂湧而至,希望能在這個想像空間無限大的市場中,取得先機。對國際車廠而言,來自三線城市安徽蕪湖的奇瑞,自然比起北上廣深等以一線城市為基地的汽車集團來得沒有吸引力,因此不論是德國、美國或是日本的國際級大廠,均優先與上海汽車、第一汽車、北京汽車、廣州汽車等汽車集團合資,也為這些汽車集團帶來了廣大資源與技術。而各大汽車集團的根據地的廣大市場,也為這些汽車集團的成長帶來豐富的養份。

缺乏國際車廠的技術奧援,奇瑞在發展初期,選擇以自行研發讓技術能力得以持續積累,也形成奇瑞對技術重視的企業文化。現任董事長尹同跃,就是首批產線導入及成功量產的核心人物。而在奇瑞的管理高層中,有 65%是從技術部門出身,目前其所持有的專利更在中國汽車集團之中名列前茅。也讓「技術的奇瑞」,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上極具份量的存在。

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跃就是奇瑞首批產線設立時的核心人物。
65%的管理高層來自技術背景是奇瑞引以為傲的企業文化

最全球化的中國汽車集團,連續 21 年中國汽車出口冠軍

而在銷售上,奇瑞也走出了一條很不一樣的道路。沒有國際車廠的既有車款,奇瑞在創建之初,就是以價格具親和力的小型車輛起家,在眾多國際品牌合資汽車公司的環繞之下,發展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是在創建之初,便有敍利亞的汽車商與奇瑞連絡,想要將奇瑞的小車輸出,並在 2001 年便開始批量出口。這樣的發展,讓奇瑞看到了中國市場之外的世界。與當時各大國際品牌爭先恐後想要擠進中國這塊預期中的最大單一市場不同,奇瑞放眼全球,開始對外發展。

奇瑞從 2001 年外銷敍利亞開始,走向國際。

因此當中國各大汽車集團均全力與國際品牌合作經營中國市場之際,奇瑞一方面耕耘中國市場,一方面向國際快速發展。從 2003 年起,奇瑞便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至 2023 年已連續 21 年蟬聯此寶座。2023 年全年的出口量已超過 93 萬輛,佔奇瑞集團總產量 188 萬輛的一半。

業務的國際化,奇瑞的組織發展也走全球布局。以生產而言,除了中國的工廠之外,奇瑞目前還有馬來西亞、印尼、巴西、埃及、越南等生產基地,以能就近對各個市場進行供應。而在英國、土耳期、沙烏地阿拉伯、澳洲、墨西哥、埃及等地,也設置有研發中心。目前銷售網路也已經前進超過 80 個國家,是中國汽車集團之中,全球化最完整的一員。

以新品牌突破市場印象,開創成長契機

在這樣成長的過程,奇瑞自然面臨到品牌發展的困境,尤其是在國際市場。從平價小車起家的奇瑞品牌 Chery,長期建立起的品牌形象已經深紮在消費者心中,對於國際市場消費者而言,奇瑞已然與平價打上等號。

對汽車公司而言,持續推升市場定位,是維持品牌活動,擴大營運的必然。新科技與新配備的導入,勢必要對應價格的增加,但消費者長久以來品牌印象的錨定,在銷售上便成為極大的阻礙。

在這種狀況之下,設立新品牌、以全新的定位與價格向消費者溝通,便成為最好的方法。當年 Toyota 新增 Lexus 品牌進軍豪華車市場就是最成功的案例。Omoda 與 Jaecoo 的概念,就此成形。

用全新的品牌與消費者溝通,成為奇瑞國際擴大市場的方法。

說起來容易,推動並不輕鬆。身為奇瑞國際的總經理,負責集團在國際版圖的發展,張貴兵在大會中分享,他事前花了 1 年的時間才成功說服奇瑞內部,同意為國際市場打造出全新的品牌。

廣  告

Omoda 吸引年輕客層,Jaecoo 鎖定富裕精英

奇瑞國際選擇以 Omoda 以及 Jaecoo 的 2 個品牌,以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的生活形態訴求,跳脫 Chery 品牌錨定已久的形象,為公司開創出全新的空間。

Omoda 衍生自拉丁字根,代表的是全新的時尚潮流,鎖定的是新世代的年輕都會消費客層,講究科技與生活。Jaecoo 則是來自德文的獵人與英文的 Cool 所組合的新字,產品以豪華走向 SUV 為主,鎖定的是事業有成的精英階層。

全新的品牌可以重新定位,要搶佔更高的市場定位,仍必須要靠著產品的實力。國際化的奇瑞,早已吸納了大量的國際人才,因而能為 Omoda 及 Jaecoo 打造符合國際需求的產品。包含 2017 年從上汽通用被挖角的韓裔美籍設計總監 Steven Eum、來自 Jaguar Land Rover 的 Jaecoo 總工程師 Peter John Matkin,為 Omoda 及 Jaecoo 打造出國際化的產品。

Omoda 的設計總監 Steven Eum 曾在 Hyundai 與 GM 集團任職。
Jaecoo 總工程師 Peter John Matkin 則是在 Jaguar Land Rover 負責產品開發多年。

此外,奇瑞國際亦為 Omoda 與 Jaecoo 做出完整的產品定位與行銷規劃,包含展示間設計及風格、品牌行銷、售後零配件及精品的規劃,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均已做出詳細的規劃。

為了吸引 Omoda 的年輕客層,Omoda 將 2023 年品牌發表時的數位人偶實體化,開發出可獨立行走的客服機器人,還有機器寵物狗,以提供完整而科技感的品牌體驗。
Jaecoo 則以強悍的越野能力,以吸引富裕的菁英階層。

1 年達成 16 萬輛成績,進軍西歐挑戰 2030 年 150 萬輛目標

完整的規劃,讓 Omoda 以及 Jaecoo 在短短的 1 年之中,已經獲得超過 40 個市場的合作夥伴認同,在全球建置了 873 間展間,並在 2023 年全年合計賣出 16 萬輛,佔奇瑞國際 2023 年全年 93 萬輛銷售的 18%,表現十分出色。

定位在 Chery 品牌之上,旨在吸引更高階市場的消費者,奇瑞國際亦準備進軍全球最嚴格的市場─西歐地區。Omoda 與 Jaecoo 旗下的產品,已陸續完成歐盟市場所需的認證,在 2024 年第 3 季起,就將會開始在英國等市場販售。

為了就近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奇瑞國際更已經與西班牙的汽車公司 EBro-EV 簽約,將在巴塞隆納附近的生產線,開始在地組裝新世代電動車,成為第 1 家在歐洲生產的中國汽車公司。

奇瑞國際亦為 Omoda 與 Jaecoo 設定了極為積極的目標,計劃在 2026 年,進入超過 60 個市場,全球展示中心可以超過 3,000 間。並計劃在 2030 年前,達到 Omoda 與 Jaecoo 合計 150 萬輛的目標。

奇瑞國際為 Omoda 與 Jaecoo 在 2030 年設下年販 150 萬輛的目標。

臺灣成為積極開發市場

在積極的發展之下,臺灣也成為 Omoda 與 Jaecoo 積極進入的市場。臺灣市場因為臨近中國市場,在中國 3,000 萬輛的年銷售量旁,臺灣市場的 40 萬輛相對看起來極小。然而,臺灣市場規模在全球排名約在 20 名至 25 名之間。當奇瑞國際以 60 個市場、年販 150 萬輛為目標時,自然不會錯過臺灣市場。

另一方面,臺灣汽車法規大體上與歐盟法令相當,當 Omoda 與 Jaecoo 的產品已經滿足歐盟法規要求後,進入臺灣市場的機會已然成熟。也因此奇瑞國際的行銷團隊從 2023 年底就開始在臺灣的社群媒體上進行宣傳,以讓臺灣的消費者提前熟悉 Omoda 與 Jaecoo 的品牌與產品。

不過,這是指產品面。

在實務面,不可諱言,由於臺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情勢,由奇瑞國際直接來臺設立子公司的機會並不大。而在近期的政治氛圍之下,以零件進口,進行 SKD 部份組裝或是 CKD 全車組裝的方式亦有不小的挑戰,因此目前判斷,以 CBU 全車進口的方式,從中國之外的奇瑞組裝線進口全車,應是較為可行的方式。

據 U-CAR 了解,目前已有多個臺灣團隊與奇瑞國際接觸,表達代理進口 Omoda 與 Jaecoo 的意圖,並已有複數團隊進入實質運作、產品、價格等協商談判。當商務條件談妥,亦確定排除所有導入障礙後,Omoda 與 Jaecoo,應就能正式在臺灣消費者面前亮相。以奇瑞國際的規劃,希望這能在 2024 年的年底前達成。U-CAR 將密集觀察相關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一手資訊。

若順利與臺灣代理商達成協議,Omoda 與 Jaecoo 將可出現在臺灣消費者的面前。左為本次大會所發表 Omoda 7,右則為北京車展發表的 Jaecoo J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