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Taiwan 先前於 2025 年 7 月底公佈其品牌在臺首款國產 MPV 7 座車型–G50 Plus 之預售,其預售價為旗艦版 110 萬設定,揭示其標配 MG Pilot 2.0,擁有全速域 ACC+LKA 車道保持系統,國內車型採用 2+2+3 座 7 座配置,預售文宣更提及其擁有 406 至 1,044 公升的行李箱容積等內容。

而雖然後續媒體公辦試駕時,還進一步公布其在旗艦版之上、還追加了搭載第二排電動座椅的「Premium」版等完整規配資訊。不過我們在相關完整產品資訊公開之前,[U 指數 ] 問卷就已獲得多達 1,123 位網友的響應,在此我們將網友相關的意見整理,可一坦網友們主要聚焦售價,還有 G50 Plus 採用傳統側開門、未採用滑門設定的看法!

  1. 問卷主題:您對於 MG G50 Plus 展開預售的看法?
  2. 問卷限時期間:2025 年 7 月 30 日下午 12 點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下午 6 點截止
  3. 成功收集問卷數:1,123 名網友參加
  4. 問卷收集方法:U-CAR 全站新聞內嵌問卷表

網友們對 110 萬預售價持保留態度,並希望正式售價能向 100 萬以下靠攏

首先 [U 指數 ] 第 1 題我們先問網友們,對於 G50 Plus 公布預售價格的看法。其中有多達 31%認為「不滿意,覺得價格沒有吸引力」,另外也有 24%網友選擇「非常不滿意,覺得價格不合理」等於合計有超過半數、約 55%的網友在針對 G50 Plus 預售價的看法,選擇了較為負向的指標。

不過選擇正向指標的網友,亦不在少數,像就有約 12%選擇最為正向肯定的「非常滿意,會想購買」,另外也有多達 18%的網友選擇「滿意,會列入購車考慮清單」,等於合計針對 110 萬預售價給予正面肯定的網友為 30%、佔 3 成。至於則有 15%的網友為「普通,無意見」持觀望態度。

接著第 2 題,我們進一步詢問網友們期望 MG G50 Plus 正式價格的合理區間。其中有包含目前預售價 110 萬的「106~110 萬元」區間的選項,僅獲得約 6%網友的認同,代表前一題許多網友認為 G50 Plus 的預售價偏高的看法,在此題進一步呈現輪廓。甚至是 100 萬以上的第 2 個選項「101~105 萬元」,也只有約 13%網友選擇,等於 100 萬以上的 2 個選項「106~110 萬元」與「101~105 萬元」合計,只有不到 2 成的認同。

至於在 100 萬以下的區間部分,選擇包含「96~100 萬元」、「89~95 萬元」這 2 個選項合計就超過 8 成以上、來到 81%,其中「96~100 萬元」選項有多達 31%指名,售價最低的區間「89~95 萬元」更有獲得多達 50%半數的支持。

雖然截至目前我們尚未能在上市前得知 MG G50 Plus 正式售價的調整走向,但以 G50 Plus 在國內採用豐富配備的內容、甚至 MG Taiwan 也指出不會另有低於「旗艦版」車型配備的車型來看,正式售價要能夠壓低在 100 萬內、機率仍為不高。但若 MG Taiwan 能將正式售價壓低在 105 萬以下,甚至 104.9 萬設定、溝通舊換新售價 99.9 萬的話,相信在市場上溝通會更具魅力。

廣  告

7 人座空間配置獲得消費者認同,但未有側滑門、PHEV 動力成網友考慮點

緊接著,我們來探究網友們針對 G50 Plus 的產品特色,認為哪些產品特點最具吸引力,以及哪些產品特點或指標,會是網友們認為 G50 Plus 需要再加強、甚或是成為網友們在購車時有所考量的疑慮之處。

其中在正向指標方面,網友們有多達 57%指名認為 G50 Plus 採用的「2+2+3 7 人座配置」、是其在國內產品陣容的亮點,尤其 7 座車型第二排為獨立雙座設定,讓第三排乘客可以輕鬆透過第二排的中央走道進出,對於國內 MPV 車款的空間運用彈性而言,這樣的空間配置是受到消費者喜愛的。

另外幾項正向指標方面,包含全車系「標配 MG Pilot 2.0 Leve 2 ADAS 系統」、就獲得約 19%的網友們肯定,至於動力能夠應對 7 座乘員滿載的「1.5T 渦輪增壓動力」、亦有 16%的網友們只名具有吸引力。反倒是預售初期溝通的載物機能「406~1,044 公升行李容積」,可能由於網友們當時尚未有接觸到實車,對此一特色並未有充分的認知。

至於網友們希望 G50 Plus 能夠改進、或者是可稱為目前購車前抱有疑慮的產品細節,最多網友們給予反應的則是有多達 65%選擇「後側門未採側滑門設計」,主要是過去國人熟知的 MPV 車款多半在後座採用側滑門設定、甚至部分高階車型還有電動啟閉滑門。

雖然 G50 Plus 對外溝通傳統的側開門設計與轎車/SUV 等車款相同,開啟相當便利迅速、無須重新學習,另外少了滑軌售後養護成本也有一定助益。但許多消費者普遍認同滑門機構對於 MPV 第二排、第三排在狹窄空間進出的優勢,因此要讓消費者認知 G50 Plus 採用傳統側開門是否便利,只能藉由其他產品特色吸引消費者上門賞車後、自行衡量使用需求進行評估,或許才會有所改觀。

雖然 G50 Plus 對外溝通傳統的側開門設計與轎車/SUV 等車款相同,開啟相當便利迅速、無須重新學習。但許多消費者普遍認同滑門機構對於 MPV 第二排、第三排在狹窄空間進出的優勢,要讓滑門+MPV 的既有印象連結改觀,確實是 MG Tawian 要面對的課題。

另外 G50 Plus 公布其能源署平均油耗為 13.6km/L,還有市區油耗 11.16km/L、高速油耗為 15.55km/L,整體而言能耗表現並非其優勢,因此也有網友認為對照海外部分市場有提供 1.5 升 PHEV 插電式油電動力、多達 24%網友認為「無提供 PHEV 動力」是可改進之處,不過經 U-CAR 向 MG Taiwan 詢問,目前確認 G50 Plus 不會引進 PHEV 動力選項。而也有部分 6%網友認為國內無 8 人座車型選擇稍嫌可惜,至於「其他」選項中亦有網友再度表達目前預售價格偏高的看法。

有近 2 成網友認為 G50 Plus 無直接競爭對手,但也有超過 6 成網友直指對手是 Custin

至於在 G50 Plus 的潛在對手方面,有約 61%網友認為其主要對手就是售價 132.9 萬至 149.9 萬的「Hyundai Custin」,即便兩者目前價差為超過 20 萬以上,但由於相近的尺碼設定,還有偏向轎車底盤的屬性、與許多歐系偏向商旅產品有所不同,自然也有網友將 MG G50 Plus 與 Hyundai Custin 直接進行比較。

當然,由於國產 7 座 MPV 加上 110 萬的預售價定位特殊,也有多達 17%網友們認為 MG G50 Plus「無直接競爭對手」,若屆時正式售價能再往下探,價格優勢也將成為其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利基。至於國內偏向商旅的進口產品如 Citroen Berlingo(8%)、Ford Tourneo Connect(5%)、Volkswagen Caddy Maxi(3%),各自都有約不到 10%的指名度認為其是 G50 Plus 潛在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