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著長長的電扶梯,來到了上層的展示空間,映入眼簾的,Porsche Type 64 原型車。當鋁合金鈑件的反光進入眼中的剎那,轉三趟飛機的辛苦,都值得了。

我所處在的地方是德國性能車廠 Porsche 於 2008 年 12 月 8 日落成,並於 2009 年 1 月 31 日正式啟用的全新 Porsche Museum。在正式啟用之前,受原廠的邀請,前來參觀這項 Porsche 歷史上最大的建築計劃。
世界級的車廠大多有著各自的博物館,陳列著自家品牌發展數十年來的歷史軌跡。Porsche 亦不例外。Porsche 位於 Zuffenhausen 總廠,一直設置有 Porsche Museum,只不過相對於其他車廠的規模,原本的 Porsche Museum 比較像是個陳列室,在一個大約 3 個教室大的空間裡,只能擺下不到 20 輛的經典車款,相對於 Porsche 超過 60 年精采的歷史,每每讓參觀者覺得意猶未盡。

這樣規模的汽車博物館,對於 Porsche 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過去,Porsche 一直是小規模的性能車廠,甚至有一段時間主要靠著當家的 911 車系獨撐大局,慘淡經營,博物館的規格,自然難以放大。
![]() |
Porsche 品牌的谷底大約是在 1993 年,當時車廠即將破產的消息甚囂塵上。然而一如在賽車場上的屹立不搖,1993 年的經營危機,並沒有擊倒 Porsche。在現任總裁 Wendelin Wiedeking 博士重回 Porsche,投入自有資金,取得大股東 Porsche 與 Piëch 家族的支持進行全面的再造,引進新的經營管理方式,讓整個 Porsche 的執行力大幅成長。而該年以概念車亮相的 Boxster 車系一炮而紅,進而再推出熱賣的 Cayenne 車系以及 Cayman,整體的營運成績蒸蒸日上,獲利能力更是居於全球汽車廠之冠,更創下在 2008 年以小併大,成為歐洲最大汽車集團的亮眼成績。
在經過 10 年的經營之後,Porsche 與德國其他車廠一樣,在 21 世紀的初期有著亮眼的經營成績。而 2003 年至 2004 年德國汽車工業全面豐收的年代,各大車廠更紛紛決定興建新的品牌博物館,以與消費者有更深一層溝通。在此熱潮上,Porsche 亦於 2004 年決定要蓋一個全新的 Porsche Museum,提高展出空間,讓 Porsche 所擁有超過 400 輛的珍藏品,能有更佳的展示空間,讓全球的消費者對於 Porsche 的歷史與品牌精神能有更全面的認識,而我現在所站的地方,便是全新的 Porsche Museum。全新的建築思維,更大的展示空間,讓參觀者能更全面的了解 Porsche 過去的歷史與品牌精神,而眼前的 Type 64 正是最好的例子。
源起
Type 64 對於大多數的臺灣朋友而言均是陌生的,即便是臺灣多年來的汽車相關資料,亦少有 Type 64 的圖片。原因無他,因為 Type 64 總共只有打造過 3 輛,而其中一輛更在當年參加賽事時早已撞毀,因此現存的 Type 64 僅剩 2 輛,十分的珍貴,一直是 Porsche 家族以及收藏家的珍寶,世人並無太多機會能夠親眼看見。在原有的 Porsche 博物館中,Type 64 亦無陳設,全賴全新的 Porsche Museum,世人方能拜見這款深具歷史意義的車輛。

Type 64 是 Porsche 創始人 Ferdinand Porsche 所親手設計開發的車款之一,生產於 1939 年,全車以鋁合金手工打造。從外觀來看,包含與前輪拱結合的前燈組、低扁前伸的車頭設計、圓渾流線的車身型態、符合流體力學的車尾等,這些在現在 Porsche 車系上都仍能見到的設計元素,在這輛二次大戰前設計的 Type 64 上,都能完整的見到,展現出 Ferdinand Porsche 對於汽車工程思維的完整與正確,讓其在歷經了數十年時間的考驗之下,依舊在新世代的產品上,繼續流傳。這輛當初為了羅馬至柏林之間賽車所設計的產品,時速可以高達 130 公里之高,亦是 Ferdinand Porsche 當時自行使用,在德國境來往來交通的代步工具,歷史意義自然不在話下。
Ferdinand Porsche─Porsche / Porsche Museum 的原點
而由 Type 64 負責迎接參觀者,亦代表著 Porsche Musuem 對於歷史傳承的重視,以及對於 Ferdinand Porsche 創始人的尊崇。
Porsche Museum 的展示空間,是一個單層開放式的巨大空間,電扶梯進入的地點,正是在展示空間中央的低點,讓參觀者在各個地點,均能看到整個展示空間,讓使用者能夠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到所有的展示品,而各展示區之間亦是四通八達,彼此連通,讓參觀者可以恣意而行,任意以自己喜歡的步調,參觀 Porsche Museum。
然而在看似自由擺設的展示車輛之間,Porsche Museum 隱隱以緩緩上升的螺旋狀設計,安排了參觀的主動線,自中間的低點,反時針向外擴散。在螺旋的中央,Porsche Museum 所展示的,全部都是創始人 Ferdinand Porsche 所設計的各式產品,告訴全世界,Ferdinand Porsche 的智慧,是 Porsche 車廠的源頭。而當參觀者搭上螺旋狀的主動線,將可以流暢地依循著館方安排,對於 Porsche 的歷史與全貌,有著更深一層的了解。

Porsche 的 Hybrid 技術─1900 年開始
在 Type 64 的隔壁,又是一項全新的展出品─Porsche 所設計電動車的輪內馬達。關心汽車產業的朋友一定曉得,電動車與輪內馬達的設計,仍是近年各車廠發展環保概念車時所愛用的技術。但這一個概念,在 1900 年,24 歲的 Ferdinand Porsche 便已經發想,打造出一輛電動車,並在同年將技術再行擴大,結合了汽油引擎、電池以及發電機,讓車輛可以利用汽油引擎的發電,推動輪內馬達以行駛。沒錯,1900 年的 Ferdinand Porsche,便已設計出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車。

賽車運動─Porsche 的 DNA
而在前瞻技術視野的展示之後,立刻地,我們便能看到 Porsche 對於賽車運動的喜好。賽車運動,一直是 Ferdinand Porsche 所鍾愛的事業,對於速度、性能、操控等,一直是 Ferdinand Porsche 所熱烈追求的主軸。而 Ferdinand Porsche 所設計著名的 Sascha 賽車,便亮麗地陳立在展示臺上,向參觀者陳述著 Porsche 賽車運動光榮的歷史。

這輛由 Ferdinand Porsche 在 1922 年於 Austro-Daimler 公司服務時所設計的賽車,有著 1,089cc 的排氣量,與 45 匹的馬力,僅有 598 公斤重的車體,讓最高時速可以達到 144 公里,在 1922 年於西西里島所舉辦的 Targa Florio 大賽中,一舉拿下所參加級別冠亞軍的頭銜,讓 Porsche 的名號,在賽車界中發光發熱。而相對於其他參賽對手均另一載具將車輛載至比賽現場,Sascha 賽車令人驚豔地在比賽後直接從義大利一路行駛回奧地利的維也納。兼具性能與耐用度,讓 Sascha 成為 Porsche Museum 挑選出來的展出品,向參觀者訴說者 Porsche 對於產品性能與耐用度同等重視的精神。

傳承─父子相傳的工程血統
而在 Monza 賽車之後,著名的救父賽車 Cisitalia 陳現在眼前。這款在 1946 年受義大利 Cisitalia 品牌委託打造的賽車,並不是由 Ferdinand Porsche 所設計的,而是由其子 Ferry Porsche 所設計打造。在二次大戰之後,Ferdinand Porsche 由於曾受德國政府委託設計開發眾多軍事用途機械,而身陷牢獄之中。Cisitalia 賽車設計的設計費,便是 Ferdinand Porsche 保釋金的主要來源。而據館方表示,Ferdinand Porsche 出獄後,曾親自檢視 Cisitalia 賽車的設計,並表示,Ferry Porsche 的設計,無懈可擊,即便是由他本人出馬,亦無法變更其中任何一個螺絲的設計。

Cisitalia 的展示,亦為 Porsche Musuem 所要訴說的故事,巧妙的做了一個轉折。
事實上,雖然 Ferdinand Porsche 是 Porsche 的創始人,但是終其一生,並沒有 1 輛汽車是掛著 Porsche 的品牌行銷於世的。
從工程師起家的 Ferdinand Porsche,原本是奧地利一家電力公司的工程師,後來轉投入汽車與賽車的領域,並曾擔任 Daimler Motoren AG 的總工程師,因而自奧地利遷移至德國南部汽車工業重鎮的 Stuttgart,這亦是後來 Porsche 工程設計公司落腳於 Stuttgart 旁 Zuffenhausen 地區的緣故。工程能力傑出的 Ferdinand Porsche,雖開發出眾多的賽車及前衛的汽車設計,但多是以工程師或是工程設計公司的角色,接受委託,為其他的公司開發的產品。真正讓 Porsche 自成一家,並開創自有品牌進行銷售的,是其子 Ferry Porsche。Porsche Museum 藉由 Cisitalia 的展出,宣告著 Ferdinand Porsche 與 Ferry Porsche 的父子傳承,而螺旋動線的內圈亦已到了盡頭,象徵著 Porsche 品牌在此展開新頁,正式在汽車市場揚名立萬。
而在此所展出的,自然就是 Porsche 的創業代表作,356。

而在 356 旁的牆面上,Porsche Museum 則貼著 Ferry Porsche 創業之時所說的那句著名的話:

「我環顧四週,可是我找不到我理想中的那輛車,因此我決定自己打造一輛。」
就是這句話,世界上多了個 Porsche 的品牌。而 Porsche Museum 在這裡,不熅不火地,自傲地宣告著:我們專門打造著大家所夢想的好車!
而從這裡,世人所熟知的 Porsche,也將一一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揚名立萬:11 座冠軍頭銜的 Targa Florio 榮光
在進入螺旋的外圈之後,參觀者想必都會和我一樣,覺得五彩繽紛,到處都是想看的經典,生怕一不小心錯過了。相較於螺旋內圈主軸的單一,螺旋外圈,Porsche Museum 以內側與外側兩條不同的主軸,將 Porsche 的精彩,呈現在參觀者的面前。
在內側的展示空間上,Porsche 大方地依著不同的主題,把自家的壓箱寶一股腦的展現出來。一開始的展示主題,便是 Porsche 便是對於 Porsche 而言最重要的 Targa Florio 賽事。

Targa Florio,是在 1906 年開始於義大利西西里島所舉辦的賽事,是全球最早的道路賽事之一。由於西西里島位於地中海,氣溫較歐洲大陸來得高,而全島亦屬地中海常見的石灰岩地質,植被不易茂盛,塵土飛揚,道路充滿石礫,加上以環島公路為賽道主軸,單圈的里程達 72 公里之高,並有 704 個彎道,對於賽車的耐用性、操控性而言,均是極嚴苛的挑戰,在 1973 年停辦之前,一直是歐洲賽車中難度極高的比賽。
而除了之前為 Austro-Daimler 公司所打造的 Sascha 賽車得到亮眼的成績外,Porsche 公司自己所打造的各式賽車,總計在這項艱困的賽事中,拿下了 11 個冠軍頭銜,讓 Porsche 的名號,為全世界性能車玩家所知曉,在過去強調大排氣量等於性能的時代中,讓 Porsche 以小排氣量、高輸出、輕量化的造車哲學,為全世界所接受。對 Porsche 而言,Targa Florio 可以說是品牌的基石,其在展示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是合情合理。包含 1973 年 911 Carrera RSR、1960 年的 718 RS 60 Spyder、1963 年的 356 B 2000 GS Carrera GT 等經典的參賽車輛,都一一陳列眼前,讓參觀者能感受 Targa Florio 賽事的勁道。

以及 1973 年 911 Carrera RSR。
設計發展的軌跡:概念車專區
而當過了 Targa Florio 專區之後,迎接參觀者的,是一系列 Porsche 產品。看著這些車,喜歡汽車的朋友一定都覺得有點眼熟,卻又不太一樣。沒錯,因為這裡所陳列出來的,都是 Porsche 在新車上市前所開發的概念車款,都是屬於試作的產品,並沒有真正的上市販售。
以第 1 輛映入眼簾綠色車輛來說,光看車頭,任誰都能說得出這是一輛初代 911,但是後方近似房車的造型,則讓人不禁菀爾一笑。這輛名為「T7」概念車的車體,正是由 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於 1959 年所打造,具有 4 個座位,是輛空間機能良好的雙門跑車,已可看出 911 的雛型。而他亦是將 T7 的設計略做修改,以 2+2 座的方式,取代完整的 4 座,讓其車尾的線條更為流線,才打造出經典的 911。而其旁的橘紅色 911 看起來似乎並無不同,事實上,Porsche 的工程師在 1970 年打造出這輛長軸版的 911,原廠代號為 915,其軸距較市售版的 911 長了 15 公分,讓其內擁有成為完整 4 座的條件,但在原廠避免車系間彼此競爭而未能面市。

而有著登月車般風格的概念車,則是 1989 年在法蘭克福車展所展出的 Panamericana 概念車。這輛在數個月時間內,以 911 Carrera 4 為基礎所開發出來的概念車,是 Porsche 送給第 2 代 Ferry Porsche 80 歲生日的禮物,是一輛可以直接上路的產品。而從其車頭的造型,我們也看到了後來 993 世代的設計元素。而這輛車的設計造型,影響了後來 911 Targa 的造型,敞篷的概念,則激發了 Boxster 車系的誕生。

而緊接在 911 車系概念車旁的,自然是讓 Porsche 起死回生的 Boxster 概念車。這款在 1993 年底特律車展大受好評的概念車,Porsche 的設計師結合了 356 以及 550 Spyder 的設計概念所打造而成,從外觀來看,其與 1996 年上市的 Boxster 已經幾無二致。月彎型的頭燈、渾圓的外型、中置後驅的設定,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當然,身為車展的 Show Car,Boxster 概念車的內裝與後方的包絡面,看起來較市售版的更為搶眼。而 Boxster 的車主,對於那金屬油箱蓋,想必更是喜愛。

耐久力的呈現:Le Mans 專區
而在概念車之後,Porsche 展出的,則是其在另一項賽事上卓越的成就─Le Mans。相對於 Formula 1 這種專屬型的賽車,Porsche 一向對於耐久型的賽事情有獨鍾。因為 Porsche 知道,不論如何,Porsche 仍是一個市售車的品牌,Porsche 品牌的產品,不僅要有 Porsche 強大的性能,更還要有耐久穩定的特性,才能符合消費者的期待,也才能真正符合市場對性能跑車的真正需求。這正是 Porsche 鍾情於 Targa Florio 賽事的原因,亦是 Porsche 至今仍投注大量心力在 Le Mans 等耐久賽事之中的原因,而在 Le Mans 專區,便可以看到 Porsche 對於產品性能耐久力的重視,除了 908、962、911 GT1 等專為賽事打造的耐久賽車外,亦可看到 924、959 市售產品改裝的耐久賽車。

1. 1969 年 Porsche 908 長尾版。獨特的長尾造型,意在降低後方空氣拖曳力。
2. 1987 年 Porsche 962 C,是該年 Le Mans 冠車實車。Porsche 憑著 956 與 962 車型,在 1982 年至 1994 年間的 Le Mans,拿下 7 次冠軍。
3. 1998 年 Porsche 911 GT1 賽車,該年度 Le Mans 冠亞車得主,亦是 Porsche 史上首次使用碳纖維底盤的賽車。
4. 1981 年 Porsche 924 GTP,這款車原是 Porsche 944 的原形車,送上 Le Mans 賽道原只為進行測試,不料取得分組冠軍、不分組第 7 名的佳績。
而在 Le Mans 專區旁,Porsche 更為其威名赫赫的 917 賽車,開設了一個專區。一開始同樣為了 Le Mans 賽事所打造的 917,搭載了 12 缸的引擎,在雙渦輪的加持下,輸出的功率超過 1,000 匹馬力。在引擎性能推至如此極限的同時,良好的空氣力學與機械耐用性,讓其在 1970 年及 1971 年,連續拿下 Le Mans 的車手與車隊冠軍,並以改裝的版本,越洋挑戰 CanAm 賽事,同樣連續拿下 2 年的冠軍頭銜,讓主辦單位不得不改變賽例,以避免 Porsche 一面倒的戰果。如此光榮的成績,自然讓 Porsche Museum 為其開設專區,讓全球的參觀者,都能知道這段光榮的歷史。


1. 1969 年 917 PA Spyder:為參加北美 CanAm 賽事所打造,配置水平對臥 16 汽缸自然進氣引擎,卻因為輸出不如 12 缸雙渦輪版本,並未上場。
2. 1970 年 917 KH:Gulf 石油贊助版,1971 年在 Spa 賽道 1,000 公里賽事中創下平均時速每小時 249.069 公里的記錄。後在 Weissach 研發中心供 VIP 體驗,獲得「Taxi」的小名。
3. 1971 年 917 LH:為 Le Mans 賽事打造的長尾版,創下時速 387 公里的記錄。但是未能在 Le Mans 取得全勝戰績。
4. 1971 年 917/20:為長尾版與短尾版混合的實驗車,未出賽,但因獨特的塗裝,獲得「Pink Pig」的小名。
5. 1971 年 917 KH:在 Le Mans 24 小時賽事超過 5,300 公里的賽程中創下平均時速 222.30 公里的記錄。
6. 1973 年 917/30 Spyder:在 CanAm 賽事中遙遙領先對手,讓主辦單位修改賽例,造成 917 退出賽事的經典。
Porsche 工藝的精髓:Porsche Idea 展示區
而螺旋內側五花八門精采萬分的展出,讓人對於 Porsche 光榮的歷史有著全面的了解,但是真正的精髓,卻是在外側的展示區上。延著展示區的牆面,Porsche 陳列著歷年的經典市售車款以及特仕車款,並以與白色基調對比極大的黑色霧面漆,強化出展出車輛的線條,讓參觀者能看到 Porsche 歷史上著名的產品。

1. 1950 年 356 Coupe:擁有 Ferdinand 的小名,是 Porsche 車廠最重要的 1 輛產品,曾經送給 Ferdinand Porsche 做為 75 歲生日禮物,後用做測試之用,在 6 年之內行駛超過 40 萬公里的里程。
2. 1948 年 356/2 Coupe:首批的 356 Coupe,鋁合金打造車體,並首度將引擎移至後軸之後。
3. 1964 年 911 2.0 Coupe:911 車系的始祖。
4. 1974 年 924 Baustufe 1:由於能源危機與 Volkswagen 合作開發的產品,後窗設計相當特別。
5. 1976 年 911 Turbo 3.0 Coupe:Porsche 首輛使用渦輪增壓的市售車,輸出高達 260 匹馬力。是 911 Turbo 的開山始祖。
6. 1983 年 928 S:前置 4.7 升 V8 引擎,在 1978 年發表之時,曾拿下 Car of the Year 的榮銜,是史上第 1 輛拿下 COTY 的跑車。
7. 1981 年 924 Carrera GTS:924 車系一開始是為了賽事而設計的產品,而此車屬於道路競技版,安裝有 935 的賽車椅與 911 Turbo 的輪圈與剎車。原廠表示:別期待這輛車有舒適性。
8. 1987 年 944 Turbo Cup:Porsche Cup 概念的創始,是現在眾多 Porsche 原廠賽事的鼻祖。
9. Porsche 959:1986 年至 1989 年生產的 Porsche 經典車款,2.9 升水平對臥 6 缸雙渦輪引擎,可輸出 450 匹馬力,並有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與電子控制懸載系統,是 Porsche 史上的科技結晶之作。
![]() |
但是更值得愛車朋友仔細咀嚼的,則是 Porsche 稱之為 Porsche Idea 展出。在黑色帶狀的展示之間,Porsche 間雜著白色的 Porsche Idea 展出區,分別以德文標示著:Leicht 輕量化、Clever 創新、Stark 力量、Schnell 速度,向參觀者解釋著,這些元素,如何被 Porsche 內化在汽車工程之中,並讓 Porsche 能開創如此亮眼的成績。而各個元素,更以具體的展出物,讓參觀者能輕鬆而直覺地,了解 Porsche 成功的真諦。而在此將 Porsche Museum 說明文字翻譯於下,讓網友能更精確了解 Porsche Idea。
Leicht:輕量化
「一輛跑車就是要快。決定其速度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其功率/重量比,亦即代表其引擎必須推動加速的質量大小。簡而言之:成功的方程式就是『輕=快』。
輕量化結構是強化行駛表現最有效率的方法。有著最佳化功率/重量比的車輛有著良好的操控。其加速表現更快、剎停距離更短,而在彎道中的反應更佳,亦更容易控制。
『輕量化』是透過使用輕量材質、智慧與創新的工程技術所達成。908 賽車的車體以飛機機體使用的特殊塑膠打造而成,正是輕量化最好的例證。
時間證明,Porsche 透過其原創的減重方式,對其競爭對手取得先機─不論是在市售車或是賽車。從 356 America Roadster─當時最輕的跑車─開始,以及在 Targa Florio 打敗眾多大排氣量對手的賽車及跑車,有效率、輕量化的結構,是 Porsche 打造優質車輛的祕技之一。」

Schnell:速度
「如果 500 匹的馬力不能有效轉換成速度,那又有何用?在決定一輛車能跑多快,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空氣力學。
若有 2 輛引擎輸出功率與重量均相同的汽車,2 輛車的車體將會造成決定性的差異:空氣阻力較小的汽車,速度將會較快。一如 Porsche 多次在 Le Mans 以及其他眾多賽事中證明的一般,空氣力學設計的改善,例如流線化的底盤與擾流翼等,將能讓車輛在達到高速的同時,還能保有駕駛對於車輛的操控能力。
讓車輛能跑得快又容易控制,是從 Ferdinand Porsche 開始便追求的主要目標。而要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空氣力學的效率:在所需要的抓地力 (下壓力) 與不希望的空氣阻力間取得最佳的平衡。
這項原則在市售車與賽車上均適用,這亦是讓 911 Carrera RS 2.7 成為當時最快量產車的主要原因:最佳的行駛性能是來自於最佳化的空氣力學設計。」

Stark:力量
「要駕馭利用強大的力量,需要特殊的引擎,而數十年前 Porsche 的雙渦輪增壓正是最好的例證:1970 年代早期 917 賽車引擎以及 1974 年開始市售的 911 Turbo 引擎。2 具引擎都是 Porsche 公司史上的里程碑,並開創了汽車工藝的新頁。在輕量化結構鑽研多年,Porsche 同時挑戰打造輸出最大強引擎的目標,希望能讓其在賽事中擁有更多的優勢。
一開始,917 從 4.5 升的排氣量中,獲得 560 匹的馬力。而在加上了 2 具渦輪增壓引擎後,這具 12 汽缸的水平對臥引擎可以輸出 1,200 匹的馬力。而在市售車方面,渦輪增壓版的 911 亦是各世代 911 車型中的王者。
得力於持續的改進與新技術的導入,渦輪增壓很快的變成 Porsche 的招牌。在低轉速時便能達到高增壓值讓增壓系統能大幅提高引擎動力的輸出。在這種情形下會產生渦輪遲滯的問題,但是 Porsche 的工程師透過洩壓閥的方式,排放過多的廢氣,巧妙的解決,讓其進入歷史。強力,更強力─這就是 Porsche。」

Clever:創新
「好的駕駛需要有好的思考─這是 Ferdinand Porsche 自 1931 年創設工程公司並為 Porsche 打下基礎時便認同的基本原則。現在,Porsche 甚至擁有自己的智庫。其原因很簡單:know-how 以及專長對想在現在這個快速變動時代保持成長的汽車公司而言十分重要。
自 1971 年起,Porsche 位於 Weissach 的設計研發中心便一直試圖為困難的問題找到最好的解決方式─不僅為了 Porsche,亦為許多其他公司。是什麼讓 Weissach 的團隊如此與眾不同?關鍵在於,他們對於工程細節,與 Ferdinand Porsche 一樣的著迷。而多年來,Porsche 取得數千項國際專利,證明了 Porsche 研發團隊擁有另一個特質:前瞻性的思考力。
Weissach 的關鍵字就是創新─不論 Porsche 工程師是在進行全新的發明,或是改善現有的技術。創意與開創性的思考是新想法的源頭,而這些新想法,之後都會在最嚴苛的條件下進行驗證:賽車。賽車運動正是終極的實驗室。
而 Porsche 人都有的另一項人格特質是:堅定地信仰科技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只有天際是我們的界限!
Intensiv:意志
在 Porsche Idea 的最後一站,現場標示著大大的「INTENSIV」,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說明文字。但是在現場,Porsche Musuem 以滿滿的各式賽事冠軍獎盃,以及碩大的「28,000」字樣。意在言外,感受同樣強烈。

富科技感的前衛建築
而除了展出的內容之外,Porsche Museum 的硬體建築,亦是極為可觀的工藝產品。在 Porsche 決定要興建博物館後,全球有超過 170 家建築設計公司參與比稿,最後由奧地利的 Delugan Meissl 公司勝出。設計概念是以流雲的概念,讓博物館有著飄浮在半空中的感覺,透過入口的通道,將地球與展出空間做出連結,以營造出抽離獨立的展示空間。

而整個概念的落實更是驚人。這棟全新概念的建築物,展示空間全部以鋼構打造,總共使用了 6,000 公噸的鋼材做出了整個結構,加上外覆的建材,上層的展示空間總重超過 35,000 公噸。而整個展示中心僅以 3 個 V 型混凝土結構支撐,且支撐柱之間的跨距最大達 60 公尺,其在力學設計上亦是極大的考驗。由於興建期間正逢原物料大漲,加上施工過程之中的設計變更,整個建築花費,總結算為 1 億歐元,是當初提案預算的 2 倍。

然而在重金投資之下,整個建築的效果相當的好,從空中鳥瞰,就像是一架降落在 Zuffenhausen 的太空船,極為醒目,並成為 Stuttgart 的代表建築之一。

而 Porsche Museum 的內部展出方式的概念與設計,則是由 Stuttgart HG Merz 建築師事務所與鄰近的 Tübingen 大學博物館學教授 Gottfried Korff 所負責。他們除了提出現有螺旋式的導覽動線概念外,更提出多功能複合的概念,利建築物中,加入了會議空間與經典車款維修中心、透明儲放中心等,讓整個 Porsche Museum 不僅只死板的靜態展示,還擁有會議、音樂會、電影首映等多樣化機能,並能讓 Porsche 的車主生活融於其中,成為一個有機複合體。

而在 Stuttgart 政府單位的全面配合下,Porsche Museum 還與 S-Bahn 車站結合,在 2009 年 4 月便能開通,加上 A81 高速公路交流通就在臨近,讓 Porsche Museum 擁有便利交通的優勢。而 Porsche 表示,Porsche Museum 在開放之後,預計 1 年將可以吸引 20 萬人次的參觀者,對於創造 Zuffenhausen 以及 Stuttgart 的經濟,將能有極大的貢獻。
餘韻不絕
在螺旋的最後,是名為 Christophorus 餐廳,提供參觀者豐盛的美食,可以透過窗口,眺望 Zuffenhausen 總廳的全貌,並享受美味的佳餚。


而我卻選擇坐在外面的階梯上,靜靜著欣賞著最後的展出品。在整個展覽動線的最後,Porsche 以極為寬敞的空間,安裝著 5 具車用的轉盤,5 個世代的 911 Turbo,靜靜地、平行地停在上面,坐在階梯上,看著 Porsche 的鎮廠之寶,在面前慢慢的轉動,在精心安排的光照之下,將 Porsche 嘔心瀝血所打造的每一個精彩的折線,呈現在參觀者的面前。從右看到左,讓參觀者能清楚的感受到 Porsche 歷史的每一個進步。也能細細比較著各代 911 之間每一個細節的差異。


而離開博物館的動線,是一個比入館更長的電扶梯,透過開放的設計,每一個參觀過的展品,再次一一的略過眼前,讓參觀者在長長的梯程中,再次回味博物館的每一個角落。

從沈思中醒來,專車已經開動,我突然發現自己忘了去紀念品店好好逛逛,帶點收藏品回家。可是我並不覺得遺憾,因為 Porsche Museum 之行,我已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