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已低迷許久的汽車銷售市場,在 10 月份一開始就出現震撼性發展,而出手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前的市場龍頭 Toyota。
Toyota 國內總代理和泰汽車日前宣佈,自 10 月 1 日起,新車原廠基本保固期限,由原先 2 年或 5 萬公里,一舉延長至 3 年或 10 萬公里。此舉,不僅讓 Toyota 擠身國產車最長保固期,對於低迷的買氣也產生一定的激勵效果。除此之外,以 Toyota 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龍頭地位,此次延長保固之舉,對於在消費者權益、整體產業成本結構與品牌競爭等層面,都將產生重大影響,並非一般促銷方案所能比擬。
高里程車主,保固效益倍增
首先,就車主自身權益來看原廠保固期的實際效益。消費者在買車時,原廠保固為購車的重要考量之一。道理很簡單,在大筆錢買車子後,總是期待車輛的狀況良好。然而,在接續的現實環境中,擁有車就是展開漫長的保養與維修旅程。排除可預期的定期保養外,新車若出現任何故障狀況,就代表車主必須付出額外臨時支出。因此,若能獲得原廠越久越完整的保固服務,便代表車主在維修支出的潛在風險,將能大幅將低。
對於行駛里程數低的車主而言,以當今的造車技術水準,新車在二、三年內的故障率其實並不高,因此,保固年限提高一年的實際效益,相對是較低的。
相反地,對於行駛里程高的車主,車輛因使用頻繁而發生故障的機會較高。2 年或 5 萬公里的保固,往往面臨尚未到達保固年限,行駛里程已超過 5 萬公里的困擾,而必須自行負擔之後的故障風險。而 Toyota 將保固里程大幅增至 10 萬公里後,就高里程車主來說,保固效益增大了一倍,無疑讓高行駛里程車主成為此波調整的最大受益者。
高門檻承諾,對手難以立即招架
而就車廠的角度而言,延長保固期限的重大決策,絕非短期內可輕率決定。其中牽涉整體的成本精算以及售後維修體系的配合,畢竟原廠保固不比一般促銷方案,可隨促銷檔期的結束而告終,而是全面性的營運調整。
回顧近年台灣車壇發展,提供 3 年或 10 萬公里保固者,Toyota 並非第一人。在 Toyota 推出延長原廠保固前,另一家國產車廠 Honda,早於 2003 年 1 月以 CR-V 重返國內時,即推出 3 年或 10 萬公里原廠保固。然而,以 Honda 在國產車廠中相對較低的市佔率,Honda 當時創下的國產車廠最高保固服務,並未持續在車壇激起漣漪,讓 Toyota、Nissan、Mitsubishi、Ford 與 Mazda 等國產大廠,僅採取觀望態勢而未有跟進動作。
然而事隔 3 年多,坐擁國內近三成市佔率的龍頭車廠-Toyota,在宣佈擠進 3 年或 10 萬公里原廠保固之列後,這項由市場領導品牌發起的全新競爭策略,對於車壇所爆發的全面衝擊,力道之強勁堪稱歷年罕見。而原本握有最高原廠保固的獨門銷售利器的 Honda,耀眼光環也削弱不少。
對於奮力與 Toyota 正面肉搏的國產大廠,衝擊更是不在話下,眼下立即面臨兩難抉擇。首先,若決定不跟進,勢必面臨客群流失的危機,對於今年已飽受整體汽車銷售市場低迷的眾家車廠,相信會是其不可承載之重;即便要比照 Toyota 跟進的話,當中又涉及了與母廠、零件供應商的協商,涉及層面之廣,非但國內車廠內部作業可獨力完成,一旦準備期間過長,也有客層流失的風險。
3 年或 10 萬保固,台灣車市的新基準線
目前,國內各車廠的保固條件相當分歧 (見下表),其中最長的保固是 Porsche 的 4 年不限里程。大體上來說,在 Toyota 尚未宣佈延長保固之前,2 年或 5 萬公里是最為普遍的作法。
但在和泰汽車祭出新措施後,3 年或 10 萬公里的保固服務,將成為國內汽車保固的新基準。在可預期的一兩年內,整體市場上的主要品牌,提供的保固條件將陸續拉升到 3 年或 10 萬公里。屆時,消費者將是最大受惠者。
台灣車市各品牌保固條件 | |||||||||||||||||||||||||
| |||||||||||||||||||||||||
製表日期:2006/10/05 資料來源:各車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