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保險大觀園(一)」裡面,看見 2015 年整個臺灣產險之本國保險公司的總收入約 1334 億,汽機車險包括強制與任意險有 733 億,佔了 55%,顯見隨著人人都擁有一輛汽車或機車時,這塊餅自然成為各家產險公司不能缺席的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上百億的車險保費,不外乎也是消費者透過新車業代或者產險業務員的推銷而累積出來,除了少許人是透過自行了解的線上投保,因此不免讓人好奇:車險到底要跟誰買才划算?車險裡的細節有多少魔鬼藏在其中卻是民眾不知的?這也是本篇將要探討的內容。

汽車業代、保險業務員、自行投保,優惠到底誰優誰劣?

說到車險,筆者也先說明這邊主要著重的在於汽車保險,而購買汽車保險途徑大致上可分為:汽車業代(以下簡稱業代)、保險業務員(以下簡稱業務)、自行投保(包含線上或自行到產險公司)。相信絕大多數的民眾投保車險都是透過汽車業代居多,其次可能是因為親友在當保險業務員,出於讓認識的人做業績而投保,最後則是少許民眾因為夠熟悉而自行投保。

撇除掉強制險的投保不談,由於政府已明文規定,民眾不太會遇到太多的變數或者吃虧的狀況,所以尋找不同的投保途徑,差異往往就在於「投保任意險」的細節,以及投保任意險之後的售後服務了。

絕大多數的民眾投保車險都是透過汽車業代居多,其次可能是因為親友在當保險業務員,出於讓認識的人做業績而投保,最後則是少許民眾因為夠熟悉而自行投保。

看到這裡或許多數的讀者心裡最想問的是:所以到底找誰最好?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產險公司會給予賣保險的人「佣金」這件事,其實如果只要論「便宜」的話,自行投保絕對是最便宜的,因為你的保費當中可以省去保險公司要給汽車業代或業務的佣金。

民眾如果不信,可以拿起任一份向業務或業代投保的保單進行線上試算,正常來說就會發現同樣的投保項目,費用確實比較低;但如果好巧不巧算出來的結果金額居然一模一樣?答案可能有三個,一是那位業代人真的好的徹底,完全不跟你賺任何錢,就代替你投保;二是這家產險公司的線上系統也只是列出「定價」而非折扣之後的方案;最後就是這家產險真的太摳門不給優惠!建議可以盡快換間進行投保吧!

如果只要論「便宜」的話,自行投保絕對是最便宜的,因為你的保費當中可以省去保險公司要給汽車業代或業務的佣金。(圖為富邦產險的線上試算畫面)

雖然自行投保便宜,不過一項缺點就是民眾真的要夠熟悉保險,要不然面對「愛玩文字遊戲又落落長」的條文,常會因此在需要出險時卻吃悶虧,所以 U-CAR 希望透過接下來的系列相關報導,讓大家更能應對需出險時的狀況,或者看看汽車業代或保險業務背後藏了什麼利益,不要讓民眾成為一塊待宰羔羊。

接著話題先回到讓大家認識汽車業代與保險業務員,汽車業代能給予的折扣往往比起保險業務員更多的原因在於,由於業代是最直接與消費者接洽的人員,所以對保險公司來說,這些業代比起自家業務員要去一個個開發客戶,擁有更廣的客戶群,自然會給予業代更多的折扣能夠給客戶。而保險業務員是保險公司的員工,生殺大權都在公司手上,自然也沒太多的籌碼去優惠給客戶。

對保險公司來說,汽車業代比起自家業務員要去一個個開發客戶,擁有更廣的客戶群,自然會給予業代更多的折扣能夠給客戶。

目前來說,車商大多都會同時與幾家產險公司合作,例如臺灣最暢銷的 Toyota,和泰汽車旗下的和安保代公司就同時有 15 家合作公司,那產險公司如何讓業代能願意推銷自家的車險?

首先是給予業代更高的佣金,這也成了消費者能拿到的折扣,就好比買車時拿到的折價,如果該名業代要與別人削價競爭,除了原廠給予的折扣範圍,業代也會將能賺的獎金當作折扣給予客戶;又或者保險公司會讓保代公司設計該品牌特有的「專屬保單」,不僅能幫助新車銷售,也能增加民眾投保的意願,且民眾也無從比價起,因此背後利益關係為何也更加成謎。

保險公司會讓保代公司設計該品牌特有的「專屬保單」,不僅能幫助新車銷售,也能增加民眾投保的意願。圖為和安保代公司官網顯示之和安專屬的車險商品。

看到這裡,基本上就可明白保險也是業代其中一個賺取獎金的地方,除了新車獎金、分期獎金、用品配件獎金等等之外,就是賣保險的佣金了,假設民眾殺新車價格殺得很兇的話,這時可能保險費就沒有什麼折扣了(換句話說就是業代保留能另外賺取的部分)。因此,有的業代可能會將保險費與新車折扣「綁在一起」,並且表示如果保險不透過業代投保,則無法給予民眾想要的折扣優惠,一部分原因在這。

至於這些佣金或折扣怎麼分配呢?要先說到 2009 年正式開始「產險費率自由化」之後,保險費率與商品之自由化,使保險公司面臨相當大之競爭壓力,以車險來說,規劃不完善之費率自由化導致車商的惡性削價或剝削競爭,不論是保險公司與保單持有人皆蒙受其害,因此後來政府規範最多就是 18.4%的佣金。

以當今民眾購買車險最主要來源的汽車業代來說,從車商的保代公司、經銷商、各據點的所長或是最底層的業代等等,就是保單費用裡的 18.4%在做分配,如果是 10,000 元的保單,即 1,840 元的利益在分配,所以如果今天民眾自行投保任一家產險公司,最多有機會得到 18.4%的折扣,可省下不小的荷包,不過到各家產險公司底是幾%,之後有機會也會再為讀者進行介紹。

廣  告

售後服務比一比,保險業務員常常只能未戰先輸?

看完前一段之後,可以發現業務其實若要與業代拚折扣,幾乎是沒有勝算,但如果比售後服務呢?再探討這些細節之前,話仍要先說在前頭:由於差異在於「人」的身上,所以其實沒有絕對誰好誰壞,畢竟只要夠盡心盡力為客戶服務,都能帶給客戶賓至如歸的感受,因此這裡要說的不是「服務態度」,而是一種老闆不同帶來的差異性而已(即業代的老闆是經銷商、業務的老闆是保險公司)。

業務與業代其實沒有絕對誰好誰壞,畢竟只要夠盡心盡力為客戶服務,都能帶給客戶賓至如歸的感受。(圖片來源:普羅租賃)

舉例來說,某車主開車發生車禍而車體受損,這時牽涉到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到哪裡修車?而這場戰役常常保險業務員已經是「未戰先輸」的狀態,原因其實與前段所提相同,業務員是保險公司的員工。

站在多數車主的立場,想必都是認為,既然繳了保費而需要維修,當然就是回原廠修車,反正是保險公司出錢。而如果是向汽車業代投保,也都是請車主一定要回原廠修車,除了表面上的公司規定,背後當然也藏有各種利益的糾葛,讓經銷商、汽車業代等等都能向保險公司再賺一手。

這種狀況下,就可看出保險公司最不喜歡車主回原廠修車,想當然爾,勢必會給予保險業務員壓力,減少客戶回原廠的機會,只要非原廠保修,才更有機會節省成本,這也讓保險業務員無法滿足客戶想回原廠的訴求。

所幸其實還有經銷商會給予保險公司壓力,即使是向保險業務投保,但經銷商也會施壓保險公司:為何我們家的車不是回我們原廠維修?(畢竟回原廠修車、出險,經銷商都有賺錢的機會),這也才讓保險業務員較能讓車主也回原廠維修。

不管是業代還是業務員,只要車輛需要維修並且出險,通常都會請車主回原廠維修。

不過撇除利益先不談,對車主來說回原廠也確實會比較有保障,因為一般來說,非原廠的保修廠通常都不喜歡與保險公司合作,原因在於當下該筆維修費無法立刻從保險公司手中拿到,所以有時甚至會請車主先自行負擔費用再去請領保險費,而且還常常會被保險理賠員再砍價,可謂吃力不討好。

但原廠保修處理出險的經驗比較豐富,也會先負擔該筆需出險的維修費用,且原廠的維修報價對保險公司來說較有說服力,理賠員也比較無法對原廠人員施壓砍價,這也是為何車主若回原廠維修,不管今天自行投保或向任何人投保,都更能擁有向保險公司施壓的籌碼。

原廠的維修報價對保險公司來說較有說服力,理賠員也比較無法對原廠人員施壓砍價,這也是為何都會要求車主回原廠維修,除了好掌握車況,更能擁有向保險公司施壓的籌碼。

另外再談到「續保問題」,這比較常發生在汽車業代身上,是什麼呢?

一些汽車業代可能常會鼓勵投保車體險、且一年內都沒出險的車主可以「刻意」出險,讓車主看似不須花一毛錢就能得到免費鈑噴、洗車打蠟等等整理愛車的服務,且往往還會告訴車主說明年保費一樣會變便宜,然而這其中往往藏著「車商的陰謀」在內。

以車體險來說,其實隨著車齡升高而車輛會折舊,保費自然就會比之前還低一些,但其實如果車主沒有出險,依照法律規範,保費是可以再打折的。我們假設第一年投保乙式車損險 20,000 元,到了第二年因為車輛折舊而變為 15,000 元,但如果車主都沒出險,可能可以再打個 8 折,僅需支付 12,000 元的保費。

一些汽車業代可能常會鼓勵投保車體險、且一年內都沒出險的車主,可以「刻意」出險,讓車主看似不須花一毛錢就能得到免費鈑噴、洗車打蠟等等整理愛車的服務,然而這其中往往藏著「車商的陰謀」在內。

但剛剛前段提到車商的陰謀,因為鼓勵車主出險以獲得免費鈑噴,使得車主無法拿到再打 8 折的折扣,變相的車主支付 15,000 元的保費裡頭,實際上可能是花了 3,000 元的費用去獲得免費鈑噴(甚至還有可能因為出險,使得隔年保費由 15,000 元再增加)。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想:那也就是看要省錢還是要賺車輛整修罷了,為何說是陰謀?

第一個原因就在於車主會被要求回原廠出險整修車輛,車商這時候就能向保險公司再賺一筆,再者民眾支付越多保險費,相對的業代的佣金就越高,試想 15,000 元的 10%與 12,000 元的 10%,業代就多賺了 300 元,甚至說不定經銷商會給予業代再一筆獎金,所以背後利益誘因常常是車主變成沾版上的肉,仍覺得沾沾自喜「有鈑噴、保費也有降低,我賺到了!」

不過這個問題基本上就不會發生在保險業務員身上了,如果保險業務員刻意請車主出險,可能就會被保險公司盯上。但不論如何,這裡也是呼籲讀者,如果未來遇到這種狀況,建議能不出險就不出險,基本上保費會有折扣的。

呼籲讀者,如果未來遇到業代鼓勵車主刻意出險狀況,建議能不出險就不出險,基本上保費在隔年都是會有折扣的。

總結來說,汽車業代較能作為的地方在原廠維修、以及對保險公司的施壓等等,因為業代有著廣大的客戶群,不管是新車投保還是老車續保都讓產險公司又愛又恨,這個狀況最明確的一個案例就是被金管會密切關注,事實上屬於不合法的「乙式甲賠」,不過由於不合法,筆者也不鼓勵,所以在此也不多做說明。

而保險業務員因為受限於其為保險公司的員工,因此常常影響力會受限,甚至與理賠員的溝通容易發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情形。

投保途徑 保費 售後服務 特色
汽車業代 折扣較多、有專屬保單 維修配合原廠要求 較能給予保險公司壓力
保險業務員 折扣較少 常只能配合保險公司做事 較受限於保險公司
自行投保 保險公司省佣金、最便宜 需自行做足功課 最多有機會省下 18%保費

不管新車舊車找誰投保,重點是要認識保險

雖然本篇說明了向業代或業務買保險的一些差異,不過總歸來說也是因為車險中的「眉眉角角」太多,又希望能把錢花在刀口上,因此網路上也常有人在詢問向誰買保險好不好?買的項目是否值得?等等的問題。

不過在認識車險、瞭解自身需求之餘,我們也可以來看看「理賠率」增加對險種的認知。除了強制險對保險公司來說是必做的虧本生意之外,其他任意車險的費率、設定投保限制條件的多寡,常會看理賠率的狀況,因為理賠率若高,代表這對保險公司的績效差、賠出去的很多,費率也會居高不下,接著就以任意第三人責任險、車體損失險、竊盜險,來看看保險公司的心態是什麼。

險種 承保車數 保費總額(元) 平均保費(元) 賠款率
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傷害) 5,402,792 7,287,824,012 1,349 94.76%
任意第三人責任險(財損) 7,369,214 8,434,378,411 1,145 88.09%
竊盜損失險 1,736,355 3,997,143,674 2,302 7.91%
車體損失險-甲式 20,100 662,088,708 32,940 59.28%
車體損失險-乙式 253,531 6,070,397,272 23,943 68.35%
車體損失險-丙式 661,075 4,187,386,169 6,334 50%

第三人責任險理賠率高,保險公司最不賺錢

首先在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其實在「汽車保險大觀園(一)」中有提到,這個理賠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台壽保曾率先將汽車第三人責任險一口氣調漲 10%,為了解決理賠率一直超過 100%的賠錢狀況,但這項險種的重要性也漸漸深植人心,所以保險公司只能以一些條件來限制投保,免除可能會常出險的狀況。

任意第三人責任險是賠償他人,所以一大關鍵在車主,如果該名車主常常出險,啟動任意第三人責任險使得理賠率很高,又或者年齡為該間保險公司的限制,這都可能會形成保險公司拒保的狀況。

任意第三人責任險是賠償他人,所以一大關鍵在車主,如果該名車主常常出險,啟動任意第三人責任險使得理賠率很高,又或者年齡為該間保險公司的限制,這都可能會形成保險公司拒保的狀況。

另外就是車齡太高的問題,在保險公司認為,車齡高意味著容易發生故障舉例像煞車失靈等等,恐會造成意外機率增加,所以大部分保險公司看見車主駕駛的車輛如果車齡超過 10 年之後,卻斷保一陣子,接著想再投保往往都會被拒絕,因此提醒車主如果有持續投保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切勿中斷才又反悔想續保,避免因車齡問題遭到拒絕。

所以提醒想買中古車的朋友,如果買到的中古車車齡過高,可能也會遇上無法投保第三人責任險的狀況,這點也務必注意。

大部分保險公司看見車主駕駛的車輛如果車齡超過 10 年之後,卻斷保一陣子,接著想再投保往往都會被拒絕,因此提醒車主如果有持續投保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切勿中斷才又反悔想續保,避免因車齡問題遭到拒絕。

車齡越高,車體損失險越便宜;竊盜損失險要啟動稍嫌嚴苛

接著談到車體損失險,車齡高低對車損險費率的影響反而與第三人責任險相反,隨著車齡越高、費率越低,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車輛會折舊的緣故。

至於有沒有什麼狀況不保?首先是某些特殊車輛,舉例像聯結車、大型重機、超跑等等,這些車輛對於一些保險公司可能會拒保。而其他一般車輛,大致上除非車主的理賠率過高,否則鮮少會有保險公司拒保,甚至反而車主還會覺得自己車輛的殘值不如修車費用,因此也自然而然不再投保車損險。

大部分保險公司面對一般車輛要保車體險都會接受,且隨著車齡越高越便宜;至於一些特殊車輛像是昂貴的超跑等等,則會有一些產險公司拒保。

最後竊盜損失險,若是精打細算的民眾,可以衡量自己的車是否為竊賊喜愛下手的熱門車款,因為要能啟動這個險需要的條件稍嫌嚴苛一些。打個比方,如果車輛停在台北,結果要去牽車時發現輪子怎麼被偷走了,但車還在原地,則這個情況是不賠的!除非是車輛停在台北,去牽車時發現車子不見卻找不回來,又或者可能在桃園找回來但發現車內的百萬音響被拆走了,則這個狀況才可能理賠。

因此保險公司才又另外推出一些附加險,像是高額零配件竊盜險等等,就是要彌補原地零配件遭竊而也可以賠償的狀況,但僅會賠償原廠零配件金額,例如某車主改了一個幾十萬的鋁圈卻遭竊,這時保險公司也只會賠償原廠幾萬元的輪圈而已。

竊盜險基本上只賠車體不賠零配件,即便有投保一些特殊的附加險像是高額零配件竊盜險,如果車主改裝了昂貴的改裝套件卻失竊,保險公司也只會賠原廠的零配件而已,實用性其實並不高。

看到這裡就可知道竊盜險以及相關附加險其實啟動確實不易,在 2015 年的汽車品牌裡,幾家主要的汽車品牌損失頻率僅連 0.1%都不到,加上車子防竊科技也越來越先進,根據警政署資料統計,從 2004 年開始一年有 5 萬件汽車竊盜案,連年減少,直到 2016 年全年僅 4 千多件,因此如果預算有限,竊盜險確實較無投保需求。

不過像當年某熱門車款的面板與組線因為市場需求量大,常常成為竊賊下手的對象,甚至因為一失竊就造成需求量更大,竊賊再去偷別台車來賣給民眾的惡性循環,畢竟偷車業也是看市場需求做事,因此還是要提醒衡量自己車輛的熱門度、是否常停放在外頭還是車庫等等的狀況,來判斷投保竊盜險的需求性。

2015 國產主要品牌 承保件數 賠款件數 損失頻率 賠款率
國瑞汽車 457,097 392 0.09% 22.31%
中華汽車 208,997 75 0.04% 4.93%
裕隆汽車 203,455 32 0.02% 1.57%
福特汽車 94,283 26 0.03% 2.83%
本田汽車 123,172 55 0.04% 8.17%
納智捷汽車 40,560 8 0.02% 1.25%
馬自達汽車 56,025 60 0.11% 11.87%
全國產車總計 1,256,138 669 0.05% 10.58%

最後整理一份有趣的竊盜理賠數據,國產方面,國瑞汽車生產的 Toyota 賠款率較其他品牌高出不少,至於曾經以國產進行銷售的 Mazda 則是損失頻率最高的國產車種。

而在進口車部分,下表列出 2015 年承保件數超過 1 萬件的品牌,以 BMW 的失竊率最高,不過賠款率卻依舊是 Toyota 最高;至於 Volvo 則未有任何失竊發生,因此保險公司在 2015 年承接 Volvo 車主的保單可說是最賺的!這也代表 Volvo 的車輛除了安全之外,防盜功力也是一流的?

所以不管在國產或是進口車,Toyota 的賠款率都是最高的,但原因為何?筆者在此提供幾點做參考:

  1. 1.被偷的大部分是高價車款。
  2. 2.被偷的大多是年式較低的新車。
  3. 3.Toyota 的殘值較高、中古車價維持良好。
  4. 4.保險公司對於 Toyota 特別有好感或者因為市佔最高而不敢得罪?
2015 進口主要品牌 承保件數 賠款件數 損失頻率 賠款率
Mercedes-Benz 74,758 14 0.02% 3.11%
Audi 18,717 5 0.03% 8.05%
Volkswagen 50,657 6 0.01% 1.78%
BMW 62,107 102 0.16% 7.61%
Volvo 20,216 0 0.00% -
Mazda(日本) 23,215 4 0.02% 1.49%
Toyota+Lexus(日本) 129,047 79 0.06% 12.37%
Nissan+Infiniti(日本) 14,461 12 0.08% 8.65%
Suzuki 15,818 4 0.03% 3.72%
Subaru 12,049 2 0.02% 1.97%
全進口車總計 496,206 245 0.05% 5.80%

結論:了解透徹就能避免成為砧板上的肉

沒有任何一個車險是非誰投保不可,如果對車險夠熟悉,親自出馬線上投保都可以,所以才會有業代或業務可能會以其他相關折扣或售後事項來綁住消費者,營造「非他不可」的情境,但其實這些人員只不過像是我們花錢(自行投保與對方列出保單的價差),聘請一位秘書協助我們跑腿、了解車險罷了。

畢竟大家都是人,民眾只要願意自行了解保險,避免無法理賠的狀況,不僅能省下一筆荷包,也不必擔心變成不肖業務或業代砧板上的肉卻不自知。所以自行投保之後,大家可能會擔心未來出險的話,要如何對抗保險公司?之後我們也將會帶大家來看看該如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