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臺灣新車銷售趨勢的讀者們,應該可以觀察到 SUV 運動休旅車型,不論是國產與進口車,或是大小車型級距,近十幾年持續在銷售獲得成長,並有逐步取代傳統四門轎車,成為市場主流車型的趨勢。然而,儘管 SUV 運動休旅車日益走紅,並非全體的消費者仍獨鍾青睞 SUV 運動休旅車,市場上仍有不同於 SUV 運動休旅車,以獨特的風格與車型設計,獲得忠實客層的穩定支持,Wagon 旅行車型就是如此。

因此,對於旅行車型能獲得部分消費者青睞,並在 SUV 運動休旅崛起的全球浪潮下,依然屹立不搖獨走一派的原因為何?成為 [U 指數 ] 此次透過發動「休旅車與旅行車認知度大調查」,從國內參與問卷調達的網友們,想要分析與尋找的答案。非常感謝 U-CAR 網友的支持,讓此次的大調查能在 10 天的時間內,就累積超過 7 百位的網友們,提供最切實的觀點。

  1. 問卷限時期間:2020 年 12 月 04 日上午 11 點 至 12 月 14 日下午 6 點截止
  2. 成功收集問卷數:708 名網友參加
  3. 問卷收集方法:U-CAR 全站新聞內嵌問卷表單

休旅車重心高與操控感不佳,成為最主要的缺點

第 1 題詢問網友對於休旅車型,認為哪一項是主要的缺點?在問卷所提供 5 個選項中,有高達 62%的網友一致認為是「重心高,操控感不佳」,休旅車受限於較一般車型更高的車身高度,在物理特性上難免放大車身側傾幅度與不利於車輛操控的動態反應,因此,在多數參與問卷的讀者心目中,成為最突出的缺點。

排名第 2 名的選項,是獲得 20.3%選填的「高油耗」選項,成為網友認為休旅車的主要缺點之一。所以,若合併第 1 與 2 名選項,「重心高,操控感不佳」與「高油耗」總共有超過 8 成的比例,是參與問卷的網友們,認為休旅車最主要的缺點。至於「迴轉半徑大」、「車輛距地高度太高」與「車輛長度高度都大」等選項,各自獲得 5-6%的選填比例。

以 SUV 運動休旅車為主體的休旅車型,網友對其缺點集中在高重心不利於操控這特點。

平日使用休旅車不便處,包括山路易暈車、不能用機械車位與市區油耗較高

接著,我們進一步來詢問網友,若在平日使用的情境下,休旅車最容易遇到那些不便的狀況?在此次 [U 指數 ] 準備的 7 個選項中,有 3 大選項獲得顯著的認同度,依序是有 40.8%的人認為休旅車「重心高開山路,後座乘客容易暈車」,可以發現此選項其實跟上一題的休旅車缺點「重心高,操控感不佳」選填答案有高度關聯,也凸顯了消費者對於休旅車此印象的擔憂與顧慮。

休旅車較高的重心,也讓不少網友對於平日使用情境下,山路可能較易暈車有所擔憂。

接著,蠻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有 23.6%、超過 2 成的網友,指出車身較高的休旅車「不可能使用機械式停車位」,是平常使用最覺得不便的地方,確實,受限於都會用車環境與空間,不少住宅大樓停車場採用機械停車位,而不是車高較不受限的平面式車位。依據法規機械式停車位,分有無提供人員通道的差異,不供乘車人進出使用之機械停車空間,法規淨高度不得低於 1.6 公尺,至於車共乘式兼供乘車人通道使用之機械停車空間,法規淨高度不得低於 1.8 公尺,然而,休旅車高多數超過 1.6 公尺,主要落在 1.7 公尺上下,大型 SUV 或箱式休旅車甚至車高達到 1.8-1.9 公尺之間,容易因機械車位高度限制而無法使用。

大型休旅車型雖然擁有良好座艙空間,不過,車身高度往往超過 1.8 公尺,將遇到停車場高度與機械車位的限高問題,成為日常使用上的不便利處。

而考量市區路段較常遇到的走走停停狀況,因此有 16.7%佔比的網友,認為休旅車得面對「市區油耗較高」的狀況,將是較感不便的因素。最後,「市區路邊難停車」、「路口迴轉,難以一次完成」、「上下車極度不方便」與「行李廂空間雖然夠,但高度太高重物取放不便」等不便狀況,也依序有 8.6%到 2.1%不等的選填比例。

由於車重與風阻等因素,較不利於油耗的表現,也讓休旅車在市區油耗較高,成為網友選購時的隱憂。

休旅車購車主要用途,戶外休旅、日常通勤與消費裝載方便

既然休旅車能蔚為車壇風潮,想必也有許多讓人肯定的特點,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因此,[U 指數 ] 這題就聚焦在大家購買休旅車主要目的為何?

在我們準備的選題中,填答的輪廓呈現 3 項主要的購車考量,成為消費者購買休旅車主要使用目的,依序是著重戶外休旅用途的「熱愛戶外時光,時常會出門踏青」,有高達 32.8%比例的網友選為購買旅車的主要用途,這也貼切臺灣車壇因應周休二日實施後,國內所興起的休旅浪潮。

戶外休旅的需求,是最多數網友認同購買休旅車款主要使用目的。

接著,「日常通勤使用」與「大賣場消費裝載方便」拿到相接近的支持度,各別有 19.5%與 18.1%的占比,顯示隨著新世代 SUV 運動休旅,逐步擺脫傳統越野休旅車色彩,更偏向道路用的車輛設定,也爭取消費者對於日常通勤使用需求,另外,休旅車相較於轎車彈性的座艙空間,也讓乘載機能的優勢,成為 18.1%的網友選擇「大賣場消費裝載方便」作為主要用途。

隨著產品越偏向都會休旅設定,也讓運動休旅車的日常使用,成為消費者所著重的使用需求。
廣  告

6 成認為旅行車贏在兼具轎車與休旅車優勢,近 3 成肯定較休旅車更佳的操控表現

問完休旅車議題後,[U 指數 ] 切入本次大調查的核心議題, 詢問大家心目中的旅行車,相較於其他車型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答案終於出爐,大家在 [U 指數 ] 調查中呈現清楚的結果,旅行車能獲得青睞的最主要原因,在於融合各家所長,尤其是兩大車型主流的轎車與休旅車!總共有高達 60.3%的網友,認同「兼具轎車舒適以及休旅車的空間優勢」,是旅行車最具競爭優勢與魅力的特點。

融合休旅車的空間優勢,以及轎車低重心的行駛舒適性,讓旅行車成為兼備各家之長的產品。

同樣延續先前幾題,持續被提出來的操控感,在此題也成為排行第 2 名的選項,有 26.4%佔比的網友認為「重心低操控表現較休旅車佳」,是心目中旅行車最主要優勢。前面兩者的合併支持度已經將近 9 成,成為旅行車最顯著的優勢。

最後,「停車便利性高 (利於機械車位)」、「行李廂高度較休旅車低,收納裝載方便」與「離地高度低,進出車室便利」等特點,也各自有 5 到 2%不等的支持度。

相較於休旅車高重心較不利於操控,旅行車的低重心與操控優勢,在此次 [U 指數 ] 問卷答案中,都佔據網友選項的前面,也顯示網友對此特徵的肯定。

乘載彈性機能、安全防護與動力操控,成旅行車選購三大考量

在進一步詢問網友在選購旅行車款時,哪項會是最重要的考慮關鍵?在我們準備的 4 個主要選項中,呈現的 3 大項選購考量。首先,35.9%佔比的網友認同「車室空間與運用靈活性」,是選購旅行車最優先的考量與評估重點,這也呼應了旅行車融合轎車舒適性與休旅車空間的設定中,最多人會偏重空間乘載機能作為旅行車選購重點。

空間、安全與操控,成為旅行車購買時,消費者最重視的選購焦點。

接著,也同樣有超過 3 成的支持度,有 33.2%佔比的網友認同「主被動安全防護多寡」,會是選購旅行車時最優先的考量,這點也順應 [U 指數 ] 目前針對各新車議題做調查時,消費者對於新車安全性能的重視度,已經隨著安全意識提高與汽車安全科技發展,而達到與時俱進的趨勢。

第 3 名的「動力與操控的配置」也有 21.8%佔比的支持,代表除了認同空間機能與安全之外,選購旅行車的消費者中,仍有一部分會偏重在想買的旅行車,在動力操控上的表現。

豪華旅行車品牌偏好度 Volvo 取得領先,依序為 BMW、Audi 與 Mercedes-Benz

最後一題我們以品牌來切入,詢問網友們在選購旅行車款時,哪一個豪華汽車品牌會是首選?在目前臺灣車壇主要提供豪華旅行車的 4 大品牌,Audi、BMW、Mercedes-Benz 與 Volvo 之中,北歐豪華品牌 Volvo 獲得 32.8%佔比的高支持度,成為網友心目中的旅行車選購首選,這多少反映出儘管品牌總銷售量,雖然跟 Mercedes-Benz 與 BMW 相距甚遠,但是 Volvo 品牌自歷代 V 系列旅行車系,以及初期 XC 到現行 Cross Country 跨界旅行車系,已在 Volvo 品牌產品線拓展豐富的旅行車家族,長期經營的成果也反應在消費者對於品牌與旅行車的好感度連結。

近十幾年來,Volvo 在臺灣的旅行車系並未缺席,包括 V40 與 V70 Cross Country 等產品,都持續建立認同 Volvo 品牌的旅行車客層。

除了 Volvo 取得領先之外,3 家德系豪華車品牌的支持度,依序是以 3 系列與 5 系列 Touring 為主力旅行車的 BMW,獲得排名第 2 的 26%支持度,接著,以 A4 與 A6 歷代 Avant 車型獲得不少旅行車客層的 Audi,也在此次問卷調查擁有 23%的支持度。至於在問卷選項中,臺灣銷售量最高的 Mercedes-Benz,旗下擁有 C-Class Estate 與 E-Class Estate 兩款主力旅行車型,不過,品牌支持度是 18.2%,略少於其他 3 家豪華車廠。

進口豪華旅行車各家均有主力車款,提供喜愛旅行車的消費者選購,品牌支持也各有偏好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