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車活動起家的 Maserati,在踏入量產車之後,仍以帶有性能風格的 Coupe 雙門轎跑車作為產品主軸。車廠雖在 1914 年便成立,然早期多以製造或改裝賽車為主,直至 1946 年才有第一部市售版 Coupe 雙門轎跑車問世,而到了 1957 年 3500 GT 問世,才開始真正大量生產。而隨著量產車系的發展,也可看出 Maserati 在引擎方面的科技演進,自 60 年代初起,DOHC、雙星點火系統、噴射供油系統、乾式油底殼及渦輪增壓等裝置便陸續出現,精湛工藝令人相當嘆服。

3500 GT(1957~1964)
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 Maserati

  1. Maserati 車廠第一款大量生產車款,使這家車廠從手工訂製廠、賽車隊,轉型為具有市場規模的車廠。
  2. 與 007 的座駕 DB4 系出同源,都由 Carrozzeria Touring 設計並打造車體。
  3. 第一款採用噴射供油系統的義大利車;第一款採用碟式剎車的 Maserati。
  4. 鋁合金車身讓它保有僅 1440 公斤的輕盈身形。
  5. 深獲各國名流富豪喜愛,在車系歷史中有許多以 3500GT 底盤為基礎,委由各設計名家訂製獨一無二的特殊車型。
  6. 總生產量 2200 輛

走出二戰的陰霾,50 年代被稱為「黃金年代」,人們開始追尋過往生活的美好。在汽車的發展上,這個時期的汽車線條更加優雅時髦,底盤明顯降低,流線型的設計概念也透過柔和的線條體現於車身造型上。1957 年的 3500 GT 就帶有這樣優雅且流線的義式奢華氣質。

1957 年面世的 3500 GT 車型,對 Maserati 車廠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它是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 Maserati,讓這家車廠從手工訂製廠、賽車隊,轉型為具有市場規模的車廠。

3500 GT 的外型設計與車體製造係委由米蘭的車體製造廠 Carrozzeria Touring 負責,這家名廠從 1930 年代起就打造出許多諸如 Alfa Romeo 8C、BMW 328、Alfa Romeo 1900 等經典車款,圓滑優美的車身線條是這家車體廠作品的一貫特色。

如果您是古董車迷,您是不是覺得 3500 GT 與早期 007 的座駕 DB4 很神似?事實上,這兩個車款系出同源都在 Carrozzeria Touring 打造車體,二者的生產時間也幾乎重疊,造型風格相近似乎也可以理解。輕量化一直是 Maserati 在賽場上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技術,3500 GT 自然也承襲了這個特點,鋁合金車身讓它保有輕盈的身形(僅 1440 公斤),並讓引擎性能得以發揮。

3500 GT 推出初期,搭載的 3485c.c.直六引擎採用三具韋伯化油器設計;1960 年則將前輪改採碟式剎車系統,也是 Maserati 首次採用前碟煞設計的車款。1961 年後 Maserati 更將賽車上的噴射系統移植到 3500 GT 車款上,成為 3500 GTI,「I」就是「Injection」(噴射供油)的縮寫,3500 GTI 也成為首輛配備噴射系統的義大利汽車。除了供油系統的升級,最大馬力輸出高達 235 匹的 3500 GTI 還配備更新的 ZF 五速變速箱,讓性能更獲提升,極速可達 240km/h。這些改進讓 3500 GT 車系的銷量大幅成長,3500 GT 初面市的 1958 年僅銷售約 120 輛,但 3500 GTI 則創下一年銷售 500 輛的佳績。

3500 GT 車系(包含敞篷車型)在八年的生產期中,一共銷售超過 2200 輛。對於 Maserati 車廠而言,這是一個成功而且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Quattroporte I(1963~1971)
Maserati 正式進軍豪華房車市場之作

  1. Maserati 正式進軍豪華房車市場之作
  2. 第一款四門跑車,也是 Maserati 第一次嘗試進入四門豪華車款市場之代表作。
  3. 日後共發展了六代車型,是 Maserati 品牌歷史最悠久的主流車系。
  4. Maserati 工程設計團隊為 Quattroporte 開發全新鋼板底盤,包含結合了前軸底盤的完整承載結構。
  5. 總生產量 2100 輛

首款量產車型─3500 GT 在市場上的成功,讓 Maserati 車廠確定自己正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因此,更多的量產車開發計劃也陸續展開,同時 Modena 工廠也不斷擴建,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產量。

1963 年,Quattroporte 四門豪華房車的推出,開啟了 Maserati 歷史的新頁,也是第一家義大利車廠正式進軍過去從未涉足的豪華車市場。是的,如您所知,Quattroporte 目前仍是 Maserati 品牌的主力車系,而在過去 50 年來,這個經典車名一共衍生了六個世代,時至今日仍然延續著輝煌風姿。很多車迷都以為「Quattroporte」肯定是一個寓意高深的字眼,其實在義大利文中,它指的是「四個車門」,如此簡單。

Maserati 在 50、60 年代,藉著賽場上的輝煌戰績,而成為各國富豪及王公貴族的新寵,許多身分特別的客戶都向 Maserati 訂製專屬車款,而 Quattroporte 的誕生,也與這樣的風氣有關。
1960 年代初期,一位中東的 VIP 客戶向 Maserati 訂製了一部 5000 WP,車身外型交由 Pietro Frua 設計,而過了幾年 Maserati 就推出了 Quattroporte 車款,車身線條極為神似這部訂製車,因為外型設計師也同樣是 Pietro Frua。

Quattroporte I 車款開發的目標就是創造一輛能夠體現品牌線條創新、內部至少能容納四人、操作便捷、性能卓越,充分彰顯 Maserati 優雅、奢華品質等特質的汽車。由 Giulio Alfieri 領導的 Maserati 工程設計團隊為此開發了全新的鋼板底盤,包含結合了前軸底盤的完整承載結構。該車後軸採用獨立 De Dion 式懸載,即便在高速行駛的狀況下仍能高度保持方向穩定。

1965 年,第一代 Quattroporte 車型進行了第一次小改款,將方形大燈改為兩個圓燈;同時,為符合美國市場法規要求,還引入了帶片簧的剛性前軸。

強大的動力輸出,是豪華轎車必備條件,為此,Maserati 首度將 4,135.8cc 的自然進氣 V8 引擎搭載於 Quattroporte I 上,最大馬力輸出達 260 匹。這具引擎採 DOHC 雙頂置凸輪軸、每缸兩氣門設計,以四具韋伯 DCNL5 化油器供油。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Quattroporte I 的最高時速可推至 230km/h。而客戶在此時也能選訂三速自排變速箱了。

1969 年, Quattroporte I 在機械方面又做了一次更新,引擎排氣量增加至 4,709 c.c.,也讓最大馬力輸出進一步提升至 290 匹,極速也推進到 255km/h,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快的四門房車。Quattroporte I 成功的切入頂級四門豪華房車市場,也開啟了 Quattroporte 車系的輝煌歷史,成為 Maserati 品牌最長青的主力車系。

Ghibli/Ghibli Spyder(1966~1973)
造型前衛的 300hp 猛獸

  1. 開啟 Maseraati GT 歷史的經典車款。
  2. Ghibli 是 Maserati 車廠首款楔形流線車身加上採用隱藏式大燈設計之車款。前中置引擎設計,長車頭為其造型特色。
  3. 引擎採用乾式油底殼設計,移植自賽車技術。
  4. Ghibli 是 Maserati 旗下首款最大馬力輸出突破 300 匹的市售車型。
  5. 總生產量 1300 輛

60 年代是解放自由的年代,這個年代的汽車設計開始朝向兩個方向發展:呈現未來概念與走入日常實用生活。70 年代則開始有反叛風潮,人們對於汽車的要求不再僅限於交通工具,而是要能展現速度與激情,並且代表車主的性格。Ghibli 誕生於這段思潮與文化衝擊的時期,帶來 Maserati 風格的答案。

北非的利比亞曾是義大利的殖民地,Maserati 在 1966 年推出的一款流線型跑車,就利比亞語中形容從撒哈拉沙漠西南方吹向地中海中一種又熱又乾的風暴名稱─Ghibli,為其命名。

Ghibli 是 Maserati 車廠首款楔形流線車身加上採用隱藏式大燈設計之車款。所採用的 V8 引擎不但引擎聲浪迷人,亦首次用上乾式油底殼技術,同時也是旗下首款最大馬力輸出突破 300 匹的市售車型。而在雙門跑車 Ghibli 推出三年後的 1969 年,敞篷版 Ghibli Spyder 也接著現身,這二車款堪稱 Maserati GT(Grad Tourer)跑車的濫觴。

在 60 年代末期十足前衛的車身線條,是由初展露頭角的年輕設計師 Giorgetto Giugiaro 操刀,當時他還在 Ghia 設計工作室任職,1967 年他才自立門戶,成立 Italdesign 設計公司。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 FR 配置,讓 Ghibli 有著長車頭,搭配鯊魚鼻錐般突出的前氣壩、流線型車身線條,以及大幅簡化車頭線條又具未來感的隱藏式前大燈等設計,讓 Ghibli 在當年成為許多人的 Dream Car。

不只美貌迷人,Ghibli 搭載那具讓 Quattroporte 備受好評的 4.7 升 V8 引擎,但已經是更進化的版本:乾式油底殼、配備四個雙喉汽化器、DOHC 頂置凸輪軸等都是轉移自賽車技術。最大馬力輸出已提升到 310 匹,極速可達 272km/h。五速手排變速箱提供給熱血駕駛者,三速自排變速箱則讓任何人都能輕鬆駕馭這頭猛獸。至於它腳上那四只 15 吋鎂合金輪圈,也是追求極致輕量化的高檔貨。

相較於歷年來占絕大比例的 Coupe 車款,冠上〝Spyder〞稱號的 Maserati 敞篷車則是品牌的少數民族。早期掛上三叉戟廠徽的 Spyder 敞篷車,都是彼時多金玩家為凸顯個人風格所特別訂製量身打造而來,像是 150 GT Spyder 和 3500 GT Spyder 便是獨一無二、僅此一輛的珍品。其後為了開拓北美市場,才有正式量產版 Spyder 的出現。

Ghibli Spyders 也是稀有車款,從 1969 年發表到 1973 年停產,僅生產了 125 輛下線。雙座式車身彰顯出優雅的線條和細緻入微的設計理念:譬如,軟篷可以納入特製的面板之下,使其車尾線條絲毫不被破壞,維持簡潔流線。Maserati 還生產了一種特殊的硬頂,裝上之後造就了一種別具味道的外型,但是當初僅有少量生產,擁有者不到 25 人,如今更是難得一見的逸品。

Bora (1971~1979)
採 MR 中置引擎設定的新世代跑車

  1. 70 年代 MR 中置引擎是跑車界的主流趨勢,Bora 就是 Maserati 因應此此潮流的代表作。
  2. 車身外型由喬治亞羅擔綱設計,展現太空時代的前衛風格。
  3. 隱藏式大燈、後掀式引擎蓋為其經典特色。
  4. 獨特操駕介面設計,駕駛座位置固定,而以方向盤上下和前後調整及可調式踏板組,讓駕駛者可調整出最佳駕姿。
  5. 總生產量 564 輛

雪鐵龍收購 Maserati 後不久,即開始開發 MR 中置引擎跑車的計畫。Lamborghini Muira 採用 MR 設計掀起了跑車界的革命,DeTomaso 也隨後跟進,Ferrari 也積極開發 MR 新車,Maserati 自然也不能自外於這股潮流。

Bora 就是 Maserati 對於跑車界 MR 風潮所提出的回應,機械方面的設計由 Maserati 工程部門完成,車身外型設計,則委由曾為他們設計 Ghibli 的 Giorgetto Giugiaro(Italdesign)負責。首批原型車的公路測試開始於 1969 年夏天,並在 1971 年的日內瓦車展上首次公開亮相。

由於引擎從車頭移至後軸之前,Bora 的車身造型與過去的 Maserati 車型有很大的差異:有了較短的車頭,以及為了容納引擎系統而厚度增加的後半段車身。大塊的車尾玻璃其實就是引擎室蓋,而車尾側面的玻璃窗也是欣賞 V8 引擎的好位置。

Giorgetto Giugiaro 在 Ghibli 車型上所用的前衛設計手法,在 Bora 車型上更是發揮到極致,即使時隔 40 年再來看這款跑車,依舊會覺得它的線條毫不褪時。Giugiaro 在細節上雕琢甚深,隱藏式前大燈、中央飾有 Maserati 三叉戟標誌的獨特散熱器隔柵、車頂和 A 柱採用了與眾不同的磨砂鋼,都呈現出前衛新穎的時尚效果。線條勻稱的車身側面帶有橡膠護條,可避免車身的日常碰擦,對於這種級別的車型而言實屬罕見。

強大可靠的 4.7 升自然吸氣式 V8 引擎,源自 Ghibli 車型,具備 310 匹最大馬力的輸出,但已改成縱向配置於座艙後方。為了減少震動和噪音,專為變速器製造了一個特別的管狀支撐結構,固定于鋼質單體車身上。前後獨立懸載搭配四輪通風碟剎車系統,並加上動力輔助方向盤都讓 Bora 的駕駛者能夠輕鬆發揮它的性能,最高時速可達到 280 公里。

Bora 的操駕介面設計相當獨特,駕駛座位置是固定的,除了方向盤可上下和前後調整,踏板組也可以進行調節,以利駕駛者調整最佳駕姿。

Bora 4.7 車型發表三年後,動力升級的 Bora 4.9 車型在 1974 年面世,V8 引擎的排氣量擴為 4,930 c.c.,最大馬力輸出進一步推進到 330 匹,這強悍動力輸出讓 Bora 4.9 的最高時速達到 285 公里。

MC12(2004~2005)
為競速而生的限量海神

  1. 有史以來性能最強的 Maserati 車款。
  2. 為符合 FIA GT Championship 賽事規範,少量生產 50 輛道路版車型。
  3. 由 Giorgetto Giugiaro 擔綱外型設計。
  4. 全碳纖維車身鈑件,車色則僅有提供清一色的藍白塗裝,目的是向 60 年代初期在賽車場上叱吒風雲的 Tipo 60-61 Birdcage 致敬。
  5. MC12 是 Ferrari Enzo 的攣生兄弟,除外型差異之外,從引擎、變速箱的規格便可看出其系出同源的關聯性。
  6. 2005 年 FIA GT1 製造商冠軍與 GT1 車隊冠軍;
  7. 2005 年 Spa 24 小時耐力賽冠軍;
  8. 2006 年 FIA GT1 車手冠軍與 GT1 車隊冠軍;
  9. 2005 年 Spa 24 小時耐力賽冠軍;
  10. 2007 年 FIA GT1 車手冠軍與 GT1 車隊冠軍;
  11. 2008 年 FIA GT1 車手冠軍與 GT1 車隊冠軍;
  12. 2009 年 FIA GT1 車手冠軍與 GT1 車隊冠軍;
  13. 2010 年 FIA GT Champiionship 車手冠軍;
  14. 總生產量 50 輛。

MC12 是因應 FIA GT Championship 賽事規定而推出之限量版超跑,也是 Maserati 車廠有史以來性能最強、售價最貴的道路版車款,2004 年及 2005 年只各生產 25 輛。創廠早期在各大賽車領域獲得高度成就的 Maserati,自 1967 年以 Cooper Maserati F1 車隊在南非 F1 大獎賽中奪得冠軍後,〝Maserati〞的名號在賽車界已經銷聲匿跡了 37 年之久。

在 Ferrari 於 1997 年開始接管 Maserati 之後,為了重建其品牌形象,決定採用 Ferrari 慣用的「賽車行銷」模式,讓「Maserati」的名號得以再次活躍在各大賽道之上。首先,2003 年起車廠開始以 Coupe 為藍本開發出名為〝Maserati Trofeo〞的統一規格賽,2004 年起再進一步開發出全新的 MCC 戰車進軍 FIA GT Championship 賽事。

而為了因應 FIA GT 賽事之規定:參賽車輛每年必須最少有 25 輛合乎道路行駛規定的量產車出廠,所以 Maserati 分別於 2004 年與 2005 年推出 MCC 賽車的道路版超跑,原本要定名為 MCS,後來在發表前正式更名為 MC12。

由 Giugiaro 之 Italdesign 設計室負責開發的 MC12,是一款雙座、附有可拆式硬頂的超級跑車,長車尾的造型加上軸距達 2800mm,整體感覺十分修長,看起來與 80 年代的 Le Mans C 組賽車頗為相似。車身鈑件全為碳纖維材質所製成,車色則僅有提供清一色的藍白塗裝,靈感則來自 60 年代初期在賽車場上叱吒風雲的 Maserati 賽車-Tipo 60-61 Birdcage。

車體主結構為碳纖維與 Nomex 複合材質之蜂巢夾層結構所製成,加上全鋁合金的前後副車架及懸載組件,擁有極佳的車身剛性及安全性。車身尺碼為 5143×2100×1205 mm,車身前後配重則為 41:59。經過風洞反覆地測試而精密設計的流線車身,加上賽道實地測試調校的車頭氣流通道及車尾大型擾流翼等,可確保車輛高速行駛時能獲得足夠的下壓力,提昇高速時的穩定性及操控性。另外,車底亦有類似 Ferrari Enzo 般從車頭直到車尾的特殊氣流通道,高速行駛時可產生強大地面效應,提供額外的下壓力。前、後懸載皆為雙 A 臂設計,加上避震器採類 F1 賽車之水平擺放方式,一派純粹為競技而生的模樣。

MC12 事實上是 Ferrari Enzo 的攣生兄弟,除了外型有所差異之外,從引擎、變速箱的規格便可看出其系出同源的關聯性。由於 FIA GT 賽事規定車輛引擎容積的上限為 6.0 升,Enzo 上的那具排氣量 5998 c.c.的 65 度夾角 V12 引擎正好合用。但在不同的調校下,MC12 的最大馬力為 630 匹,最大扭力則為 66.5 公斤米,兩者都要比 Enzo 來得稍低一些,車廠欲將 MC12 與後台老闆之天王級超跑 Enzo 有所區隔,其意圖相當明顯。

變速箱則為取材自法拉利 F1-Type 系統的 Combiocorsa 六速自手排系統,附有〝Sport、Race〞兩種操作模式。性能表現上,MC12 的〝0-100 公里〞起步加速可在 3.8 秒內完成,衝刺到時速 200 公里亦僅需 9.9 秒,極速則可達 330 公里以上。

MC12 座艙的配置與 Enzo 也頗多相似,但色調則為與車身相呼應的藍色為主調。前方控台以高檔皮革和大量的碳纖維飾板所構成,中控台下方亦有鑲嵌一只 Maserati 傳統的橢圓形指針式時鐘,再下去則是引擎啟動、自手排系統切換等控制按鈕。由碳纖維骨架及皮革包覆的桶型賽車椅,肩部、腰部及腿部都有強化支撐,車門檻附有鋁合金飾板。

MC12 至今仍是 Maserati 品牌的最高性能代表,在這次 Maserati 百年全球慶祝活動中,MC12 將來台宣傳,讓台灣車迷能親眼目睹其海神王者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