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讀者以級距角度來綜觀市場銷售新車,U-CAR 推出一系列級距 [ 選購指南 ],整理級距車系銷售排行榜,並提供級距各車系產品簡介、特點、車系編成圖與選購推薦等。 同時,編輯部將以年度為周期,隨產品改款與更替持續更新 [ 選購指南 ] 報導內容。
最後,因應國內疫情狀態,線上購車服務模式逐漸興起,U-CAR 瞭解購車是每位網友們的人生大事,然而,許多網友難以選擇專業且可信賴的汽車業代。歡迎有購車意願的網友,可於文章最後留下聯絡資料,我們將安排「U-CAR 好業代」提供您購車諮詢與協助。
臺灣汽車市場除各傳統級距以外,另外也有兼顧玩樂功能的性能車款,以 200 萬元以下為基準,若是以馬力 200 匹以上計算、搭配馬力重量比 6.5 以下的標準,可列出 11 款車,這些車款主要售價範圍落在 130 萬以上。
而這些被歸納在性能車的級距基本上可分為 2 種類型:雙門跑車與高性能掀背,其中雙門跑車較特別的是 Caterham Caterham 7、Mazda MX-5 與 MX-5 RF,雖然最大馬力都不到 200 匹,但由於車重相對低不少,因此換算可得馬力重量比仍有相當不錯的設定。
車款 | 售價 | 馬力 | 最低重量 | 馬力 重量比 |
備註 |
Caterham Caterham 7 | 165-195 | 79/137 | 506 | 6.40/3.69 | R300 售價 超過 200 萬元 |
Nissan 370Z | 198 | 332 | 1,690 | 5.09 | |
Ford Focus ST | 137.8 | 280 | 1,480 | 5.29 | |
Ford Focus ST Wagon | 143.8 | 280 | 1,535 | 5.48 | |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 |
199 | 231 | 1,275 | 5.52 | |
Toyota GR Supra | 199 | 258 | 1,450 | 5.62 | 2.0T 車型 |
Ford Mustang | 196.9 | 290 | 1,650 | 5.69 | EcoBoost Premium |
Mazda MX-5 | 134-138 | 184 | 1,066 | 5.79 | |
Volkswagen Golf GTI | 159.8 | 245 | 1,451 | 5.92 | |
Toyota 86 | 130-133 | 200 | 1,235 | 6.18 | |
Mazda MX-5 RF | 151 | 184 | 1,137 | 6.18 |
不過由於限定各車型 200 萬元以下,因此 Caterham Caterham 7 僅 Seven 165 以及 Seven 275 列入,R300 則是由於售價高達 282 萬元因此不列入;另外相同狀況的還有 Toyota GR Supra 僅列入售價 199 萬元的入門 2.0T,2.0T Premium 與 3.0T Premium 不算在內;Ford Mustang 亦僅列入搭載 2.3 升渦輪汽油引擎的 EcoBoost Premium。
2020 年 200 萬元以內性能車銷售概況
設定在 200 萬元以下性能車,如前文所述基本可分為雙門跑車與高性能掀背 2 種類型,考慮到實用程度,銷售量基本可分為 2 個部分:年銷量 200 輛以上與以下,200 輛以上的皆為性能掀背或旅行車,包括在 2020 年 3 月上市的第 4 代 Ford Focus ST,雖然受到疫情與產能影響,中間有數個月的中斷,但年銷量達 503 輛。其後在 8 月正式上市的 Focus ST Wagon 也有 253 輛的銷售成績,因此分別為第 1 與第 3 名。
排名 | 200 萬以下性能車 | 2020 年銷量 (輛) |
1 | Ford Focus ST | 503 |
2 | Volkswagen Golf GTI | 330 |
3 | Ford Focus ST Wagon | 253 |
4 | Toyota GR Supra | 183 |
5 | Ford Mustang | 171 |
6 | Mazda MX-5 | 130 |
7 | Toyota 86 | 86 |
8 | Mazda MX-5 RF | 79 |
9 |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 | 6 |
10 | Caterham Caterham 7 | 5 |
11 | Nissan 370Z | 3 |
位居第 2 名的則是 Volkswagen Golf GTI,2020 年共售出 330 輛新車,不過此為 7.5 代的數據,其於 9 月售完之後已無新車,而第 8 代 Golf GTI 則是到了 2021 年 7 月 1 日才上市,因此有相當長的一段空窗期。第 4 名的則是 Toyota GR Supra,全年共售出 183 輛,不過其共有 2 種動力,屬於 200 萬元以下的 2.0 渦輪僅售出 8 輛。與 GR Supra 類似狀況的還有 Ford Mustang,其共有 2.3 EcoBoost 與 GT 兩種版本,但相反的是,2.3 EcoBoost 才是銷售主力,佔全部 171 輛中的 165 輛。
Mazda MX-5 與硬頂的 MX-5 RF 則是分別位居第 6 與第 8 名,分別售出 130 輛與 79 輛,其之間則夾著於 2021 年推出大改款的 Toyota 86,進入產品世代末期的 2020 年仍售出 86 輛。後面則是個位數銷量,包括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Caterham 7 與 Nissan 370Z,其中 370Z 同樣也是在 2021 年 8 月推出全新大改款新車。
Caterham Caterham 7
- 價格帶:165~195 萬元(Seven 165 與 Seven 275)
- 動力:79~137 匹馬力
- 加分亮點:英國經典雙門雙座復古敞篷小跑車,擁有可隨時下場競技的操控實力
- 加分亮點:車體方面提供有 Standard 標準與 SV 寬體兩種版本
- 加分亮點:國內引進車型之引擎有兩具、3 種輸出可選
- 遺憾之處:車室空間較為受限
Caterham 自從 1973 年問世以來,就以打造純粹駕駛樂趣而生,透過簡單的機械結構、輕量化車身及足夠的動力,沒有任何舒適化配備,只有最直接的操駕感受。但隨著時代演變,為了讓 Caterham 7 車款更能符合各種需求的消費者,因此延伸出 Classic、Roadsport、Academy、Superlight 及 CSR 等多種不同車款。而其中的 Roadsport 是最符合大眾需求的系列,它在保有 Seven 傳統設計之餘,加入了實用性的考量,配有寬大的擋風玻璃、暖氣、車內地毯及天候適應配備等日常駕駛所需的設計,讓車主除了可開著 Caterham 7 Roadsport 直接下場比賽之外,也能滿足平日駕馭的需求。
Caterham 7 Roadsport 在車體方面提供 Standard 標準版及 SV 寬體版兩種選擇,標準版的設計和 Caterham 7 Classic 相同,保有 Caterham 50 年來經典的車身設計;而 SV 寬體版則在車長及車寬上有所放大,增加了車內空間及行李廂空間,替長途行駛帶來更好的舒適性,油箱容量也向上提升來增加續航距離;此外,SV 寬體版的前輪距比標準版稍有增加,讓操駕特性更穩定,以利長途奔馳使用。
動力方面,Roadsport 提供三種動力輸出,入門版的 Seven 165,採用源自 Suzuki 的 0.6 升汽油引擎,擁有 79 匹的最大馬力,而 Sven 275 則採用來自 Ford 的 1.6 升 Sigma 引擎,擁有 139 匹的最大馬力,至於競技取向的 Super Light R300,則是搭載了 Ford 2.0 升 Duratec 引擎,擁有 170 匹的最大馬力。相較於較偏向日常行使用途的 Roadsport,Superlight 則是針對賽事而生的競技化車款,擁有更強勁的性能、更多賽車配備以及更輕的車重。
林柏攸資深編輯
Ford Focus ST
- 價格帶:137.8 萬元
- 動力:28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最大馬力提升至 280 匹
- 加分亮點:國內首度導入自排變速箱
- 加分亮點:標配 Co-Pilot360 駕駛科技輔助系統
- 遺憾之處: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2.4 公里 (2 級)
外觀方面 Focus ST 配備競技型 Performance Pack 套件凸顯純正鋼砲血統,包含:配有專屬 ST 銘牌標誌的車頭蜂巢狀水箱護罩、ST 專屬運動化大型擾流尾翼、雙邊單出尾管、ST 專屬迎賓踏板、車尾 ST 專屬銘版,展現動感 ST 本色;標配 Michelin 19 吋 Pilot Sport 4 S 進階高性能跑胎及輕量化鋁圈及大型紅色卡鉗(前雙後單活塞組)。
內裝部分,Focus ST 採用運動碳纖維紋路飾板搭配闇黑頂篷,營造絕對性能氛圍。ST 專屬 RECARO 賽道型座椅更是座艙內最具戰鬥氣息的靈魂所在,提供出色的支撐性與包覆感受,在激烈操駕下也能維持駕駛人的姿勢與舒適度。ST 專屬平底運動化方向盤,於右側多功能按鍵附「S」按鍵與「Mode」選擇模式鈕,駕駛人可在目不離路的狀態下迅速切換動態模式。
新世代 Focus ST 在汽油動力部分,以 2.3 升汽油渦輪增壓引擎取代原先 2.0 升的動力心臟,官方公布數據顯示,第 4 代 Ford Focus ST 搭載 Focus RS 之雙渦流渦輪增壓 2.3L EcoBoost 280 引擎,在每分鐘 6,000 轉時可輸出 280 匹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每分鐘 3,000 轉時便可爆發最大 42.3 公斤米峰值扭力,其中更導入與 Ford GT 相同的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讓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有效抑制渦輪遲滯發生。
第 4 代 Focus ST 也是福特六和首度導入搭載自排變速箱的 ST 車款,透過 Ford Performance 專屬性能調校 7 速手自排變速箱,搭配雙渦流渦輪增壓 2.3L EcoBoost 280 引擎,造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 6 秒的亮眼佳績,除相較前一代縮短 0.5 秒,中段加速更勝 Focus RS 車型。
Focus ST 採用與一般版 Focus 相同的 C2 底盤所打造,不過,Ford 針對 ST 的性能本色,除動力單元配置的設定外,也在懸吊系統與煞車系統做出不同配置,包含車高調降 10mm、前懸吊阻尼強度提升 20%,後懸吊則是提升 13%,此外,EPAS 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的速度也增加 15%;Focus 也為 Focus ST 導入 CCD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Damping) 主動式調整組尼系統,並針對後懸吊系統進行強化工程,讓 Focus ST 在不同 Sport、Comfort 等駕駛模式下,都能展現絕佳的底盤設定。
Ford Focus ST Wagon
- 價格帶:143.8 萬元
- 動力:28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2.3 升渦輪增壓引擎+7 速手自排
- 加分亮點:車長比 Focus ST 多 280mm
- 加分亮點:行李廂容積最大 1,576 公升
- 遺憾之處:2021 年式平均油耗每公升 12.1 公里
外觀造型部分,從首波公布的照片中會發現,旅行車版本的 Focus ST Wagon 在頭尾樣式,毫無意外的延續 Focus ST 設計,包含波浪型水箱護罩與下氣壩,兩側霧燈框飾也有著豐富層次來堆疊;車尾燈組則同樣是以突出的摺線,搭配車尾線條與保桿所組成的視覺層次,營造動感的體態。而最重要的,就是顯眼的紅色煞車卡鉗,以及車頭車尾的紅色 ST 字樣銘牌。
車室空間表現上,原廠為其賦予了諸多機能性與實用性,後排座椅翻摺傾倒後,雖然沒有非常平整的空間,但在座椅與行李廂底板的接縫處卻頗為平整,完整揭示 Focus ST Wagon 旅行車的產品本質優勢所在,其行李廂未傾倒後排座椅的容積為 694 公升、傾倒後則來到 1,576 公升,相比五門 Focus ST 的 341 至 1,320 公升數據大上不少。
動力單元部分,Focus ST Wagon 搭載的是 1 具 2.3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引擎在 6,000 轉時可輸出 280 匹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 3,000 轉時即可爆發 42.3 公斤米峰值扭力,搭配 Ford Performance 調校的 7 速手自排,也導入與 Ford GT 相同之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使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可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抑制渦輪遲滯發生。原廠公布的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成績為 6.1 秒、相比 Focus ST 僅慢了 0.1 秒,安全極速為時速 250 公里。
Ford Mustang
- 價格帶:196.9 萬元(EcoBoost Premium)
- 動力:29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Ford SYNC 系統搭配 MyFord Touch 的 8 吋彩色 LCD 觸控式螢幕功能
- 加分亮點:2.3 升 EcoBoost 雙渦流渦輪增壓 314 匹馬力引擎
- 加分亮點:Track Apps 賽道程式
- 遺憾之處:美式肌肉車代表,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0.6 公里
經過小改款的 2018 年式 Mustang,外觀擁有和現行款相同的輪廓,不過造型細節多有修改,讓 Mustang 看起來更具殺氣。更動的部分包含全車系標配的全 LED 頭燈,車頭線條修飾的更為低扁,並換上開孔經修改的新款引擎蓋,其餘還有新設計的水箱罩、LED 霧燈及保桿,前葉子板造型也有不同,車尾則是換上新式 LED 尾燈、排氣尾管、後保桿,行李廂蓋上崁入一只尾翼,另提供 12 款輪圈及 3 種新車色供車主選擇,而原廠也表示全新造型同時也能替新年式 Mustang 提供更好的空力效應。
內裝的更動包含全新設計的座椅,擁有煥然一新的皮格紋路及顏色選擇,方向盤採用手感更好的皮質包覆,並加入電熱功能,中控臺上的多媒體主機加入 SYNC Connect with FordPass 功能,可透過 FordPass 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從遠端啟閉門鎖、啟動及定位車輛位置,而新年式 Mustang 也導入了 12 吋螢幕的數位儀表,擁有華麗的全彩介面及豐富的個人化選項,並內建 Normal、Sport 及 Track 三種顯示模式。
2018 年式小改款 Mustang 車系在動力配置上維持 2.3 升 EcoBoost 渦輪引擎及 5.0L V8 自然進氣引擎兩種動力編成,但皆換上了 SelectShiftTM 10 速手自排變速箱,取代既有的 SelectShift 6 速手自排。此外,2.3 升 EcoBoost 渦輪引擎扭力峰值提升至 44.9 公斤米扭力,油耗表現亦較以往提升 3%。
底盤方面,全車系均換上新的減震桶,可帶來更好的行路性;此外,後懸吊結構經過加強,提升了側向支撐性,防傾桿同樣經過重新設定,增進了轉向反應和操控表現。另一方面,新年式 Mustang 若選配 Performance Package 性能套件,將包含新增的 MagneRide 懸吊。
Mazda MX-5
- 價格帶:134~138 萬元
- 動力:184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傳承魂動經典設計
- 加分亮點:駕駛者導向內裝設計
- 加分亮點:單一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
- 遺憾之處:國內未搭載 SCBS 主動煞車輔助
第 4 代 Mazda MX-5 身上,我們並沒有看到「車身尺碼變大」的車廠設計潮流,它的車身尺寸和舊款產品相仿,可以說是恪守了一輛注重操駕樂趣的敞篷小跑車之「本分」。以「kodo 魂動」理念打造的車身,在外觀上,自然少不了極具辨識性的盾形水箱護罩,取代了舊款「笑臉」式的設計,搭配上多邊形的進氣柵、兩側直列式 LED 晝行燈組,視覺張力十足。而為了配合頭燈的變化,前代柳葉形的霧燈飾板,則簡化為更具動感的狹長進氣口。
車艙內的佈局以簡約設計為主,全車系標配懸浮式 7 吋 MZD Connect 觸控螢幕,並還可藉由中央鞍座的旋鈕操作。2019 年式更新後其觸控主機將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機能列為標配,3 輻式方向盤造型雖未有更動,但在加入了方向盤可前後調整的功能(可伸縮 30mm),比起以往僅有上下調整(上下範圍 42mm),更能夠符合更多不同身形的駕駛者。而在儀表板中,2019 年式之後也因應引擎出力調整等設定,將原先轉速表的紅線區由 6,500 轉左右、延後至 7,000 多轉才開始標示。
動力方面,MX-5/MX-5 RF 維持與先前相同的設定,其為前置後驅布局,搭載的 Skyactiv-G 2.0 升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曲軸、連桿、活塞及多數引擎重要組件皆為輕量化部件,可在 7,000 轉時輸出最大馬力 184 匹、最大扭力 20.9 公斤米則是於 4,000 轉輸出,轉速紅線區延伸至 7,500 轉,結合消音器調校,讓整體的排氣聲浪更為高亢,變速箱則一軟頂與硬頂車型,各為 6 速手排、以及 6 速 Skyactiv-Drive 手自排。
張旭編輯
評論
MX-5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MX-5
MX-5 車系在經過年式改款變更與國內動力總成更動後,已改為引進 6 速手排版本,提供相當出色的駕馭感受與樂趣、以及相當寬裕的操駕自主權。車型選購上建議以 134 萬入門的車型為主即可;若對個性化鋪陳與質感有所需求,再另行往上選擇配有紅色軟頂篷與 Nappa 酒韻紅皮椅的 MX-5 Red Top 車型。
Mazda MX-5 RF
- 價格帶:151 萬元
- 動力:184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傳承魂動經典設計
- 加分亮點:駕駛者導向內裝設計
- 加分亮點:單一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
- 遺憾之處:國內未搭載 SCBS 主動煞車輔助、RF 硬頂車型未提供手排車型可選
Mazda 利用 2016 年初的紐約車展發表 MX-5 的硬頂敞篷版本,以 Retractable Fastback 的首位字母 RF 做為車型代號,正式發表 MX-5 RF,也向消費者展現了 Mazda 的設計功力。RF 版本使用有別於傳統的 Targa 的硬頂開篷,而非第 3 代車型所見到的 3 片式收折,只要車速低於時速 10 公里,都可以進行電動收折及開啟,而且短短 12 秒即可完成。
內裝方面,全車系標配懸浮式 7 吋 MZD Connect 觸控螢幕,並還可藉由中央鞍座的旋鈕操作。2019 年式更新後其觸控主機將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機能列為標配,3 輻式方向盤造型雖未有更動,但在加入了方向盤可前後調整的功能(可伸縮 30mm)。在儀表板中,2019 年式之後也因應引擎出力調整等設定,將原先轉速表的紅線區由 6,500 轉左右、延後至 7,000 多轉才開始標示。
動力方面,MX-5/MX-5 RF 維持與先前相同的設定,其搭載的 Skyactiv-G 2.0 升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曲軸、連桿、活塞及多數引擎重要組件皆為輕量化部件,可在 7,000 轉時輸出最大馬力 184 匹、最大扭力 20.9 公斤米則是於 4,000 轉輸出,轉速紅線區延伸至 7,500 轉,結合消音器調校,讓整體的排氣聲浪更為高亢,變速箱則一軟頂與硬頂車型,各為 6 速手排、以及 6 速 Skyactiv-Drive 手自排。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
- 價格帶:199 萬元(JCW)
- 動力:231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外觀與內裝布局大幅調整
- 加分亮點:小改款升級 8.8 吋觸控螢幕、LDW 車道偏移警示
- 加分亮點:短截車身搭配前驅設定提供靈活操控體驗
- 遺憾之處:國內車型無法搭載 ACC、動力未及同門 JCW Clubman
二度小改款 Mini 在車頭部分,最為明顯的就是水箱護罩和前保桿的變化。原先僅環繞水箱護罩的 6 角形飾條如今延伸至前保桿下方,前保桿中的左右氣壩則是應用了 Air Curtain 主動調節技術,並且取消原有的霧燈設置,全新的環形頭燈組整合 LED 頭燈與遠光燈輔助,可依行車方向與前方來車距離投射合適光源、調整光線高度。而國內車型提供 2 度小改款後才供應的「漸層式車頂色」、或選擇白色/黑色/銀色/與車身同色車頂。性能版本 Mini John Cooper Works 具有 JCW 空力套件、18 吋鋁圈、排氣管與賽車型座椅等專屬配置。同時也新增 2 度小改款車型也首度標配動態避震控制系統。
車內部份,小改款 Mini 車系除了同樣提供 5 吋 Mini 整合式數位儀表作為選配、JCW 車型為標配外,整體中控臺布局更有著明顯的變化,冷氣出風口採用更簡約的設計,新車也搭載全新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上方的控鍵都改以全平面的黑色鋼琴烤漆處理。中央部分 Mini 全車系在小改款後升級標配 8.8 吋全新 Mini Visual Boost 螢幕,而 JCW 車型更是標配原廠導航與無線 Apple CarPlay,其內採用全新的 Mini Visual Boost 中控螢幕介面,環繞螢幕的 LED 飾環亦採全新導光條設計,並搭配 Piano Black 高光澤飾板。
Mini Cooper S 和 Mini John Cooper Works 搭載 2.0 升直列 4 缸 TwinPower Turbo 渦輪增壓引擎,搭載運動化 8 速手自排,有最大 231 匹馬力/32.6 公斤米扭力。
Nissan 370Z
- 價格帶:199 萬元
- 動力:328 匹馬力
- 加分亮點:3.7 升 V6 引擎,爆發 328 匹最大馬力
- 加分亮點:2013 年小改款,導入新式車頭樣貌,追加直力式 LED 晝型燈組
- 加分亮點:200 萬元內擁有最大馬力選擇
- 遺憾之處:產品已進入改款前末期
370Z 車系的外型設計上維繫 240Z 長車頭、短促車室的雙門跑車身段,370Z 可謂精準承襲 240Z 的造型經髓;特別是獨特的後三角窗造型,更讓人無法否定 370Z 與 240Z 之間的強烈血緣關係。在設計細節上,搶眼的迴力鏢式頭燈,為 370Z 塑造鮮明的車頭樣貌;而倍具巧思的前進氣壩設計,以及引擎蓋上的多道線條,亦賦予 370Z 濃烈的性能本格。車尾部份,同樣的迴力鏢式尾燈呼應了車頭樣貌,而整合左右雙出尾管的下擾流板,亦加入了 F1 賽車的設計巧思。
車室內部,370Z 展現出純粹的駕馭本格。性能導向的設計筆調,中置轉速表的 3 環式儀表,搭配中控台上端的 3 組輔助儀表,提供駕駛完整的操駕氛圍;而附有鎂合金換檔撥片的 3 輻式方向盤,包覆性良好的桶型座椅,以及金屬踏板組,也為駕駛帶來絕佳的操控介面。配備水平方面,370Z 標配恆溫空調、4 向座椅電調功能、座椅加熱功能等舒適化配備,而多媒體系統也整合中文化衛星導航系統,並具備藍芽通訊、6 片 CD 音響和 Bose 8 聲道喇叭。
370Z 植入原廠代號 VQ37VHR 的 3.7 升 V6 引擎,高轉速設定加上 VVEL 可變汽門揚程科技,可為 370Z 提供 328 匹最大馬力,37 公斤米扭力峰值則可在引擎轉速 5,200 轉時盡數湧現。變速箱則採用 7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僅需 0.5 秒便能完成檔位切換,搭配方向盤換檔撥片,提供直接且極富樂趣的操控表現。
底盤方面,原廠將 370Z 的軸距縮短 100mm,2,550mm 的軸長提供更為靈活的操駕表現;而高剛性、輕量化材質的運用,也為 370Z 達到減重的目的,並提升車身剛性達 22%~30%。搭配前後尺寸分別為 335mm 和 350mm,以及前四活塞、後二活塞煞車卡鉗的制動系統,加上 VDC、ABS、EBD、BAS 等電子輔助裝置,為 370Z 提供完善的性能後盾。
Toyota 86
- 價格帶:130-133 萬元
- 動力:20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小改款外觀及內裝配備更新,提供手排及自排車型
- 加分亮點: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雙 A 臂後懸吊系統配置
- 加分亮點:Torsen 後軸限滑差速器
- 遺憾之處:車型已屆大改款週期
在 2016 年紐約車展所發表的小改款 Toyota 86,車頭主要變化在於換上新款前保桿,下氣壩之面積更形加大,而下緣造型更展現出濃郁競速風格;頭燈組也以 LED 日行燈取代原先的霧燈。在 A 住前緣的鰭孔造型同步更新,並將 86 徽飾移至葉子板中央,搭配全新的 17 吋鋁圈,帶來嶄新視覺效果。車尾部分則是全新設計尾燈組,同步放大下擾流設計,展現更豐厚的層次感以及運動化強悍風格。
內裝陳設格局並未更動,但導入新的皮革以及 Alcantara 內飾,車門飾板改採觸感更好的軟質塑料,在許多細節處也更加強化,以提升整體車室質感。高階的車型儀錶板內導入了 TFT 螢幕,取代最右側的儀表,展現更為科技的面貌。
小改款 Toyota 86 在動力單元上並未做出大幅更動,但藉由賽事獲得的經驗,因此在動力輸出上做出小幅調校,已獲得更出色的動力延展,小改款後的 Toyota 86 仍然是採用 D-4S 之 2.0 升 g 水平對臥 4 缸引擎,手排車型之最大動力從 200 匹提升至 205 匹,最大扭力則是由 20.9 公斤米,提升至 21.6 公斤米的水準,同時最大扭力輸出範圍也落在引擎轉速 6,400 轉,至 6,800 轉之間。而國內引進的小改款手排車型,則維持 200 匹、20.9 公斤米設定,並未隨海外改款車型同步提升。
陳慶峰資深編輯
評論
86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Limited 6MT
Toyota 86 現今在國內已簡化為兩款車型選擇,差別僅在於傳動配置的差異性,其中 Limited 6AT 自排車型雖擁有較高的日常使用便利性表現,但採用 6 速手排變速箱的 Limited 6MT 車型,不但在加速表現較為出色,同時也具備更出色的操駕樂趣,所以成為 U-CAR 的首推車型。
Toyota GR Supra
- 價格帶:199 萬元(2.0T)
- 動力:258 匹馬力
- 加分亮點:Supra Safety 主動安全系統
- 加分亮點:2.0 升直噴渦輪動力搭配 8 速手自排
- 加分亮點:具備 258 匹最大馬力輸出
- 遺憾之處:缺乏手排車型選擇
國內 GR Supra 車系提供 2.0T、3.0T 兩種動力,分別有 2.0T、2.0T Premium、3.0T Premium 共計 3 車型。2.0T 車型採用代號 B48 之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258 匹可於 5,000 轉至 6,500 轉輸出,而最大扭力 40.8 公斤米則自 1,550 轉至 4,400 轉供輸。
國內導入車型外觀標配了附自動水平調整機能的獨立單體式 6 LED 頭燈組,足下分別採用 18 吋鑄造雙色鋁圈(2.0T)、19 吋鍛造雙色鋁圈(2.0T Premium、3.0T Premium),且具備 AVS 可變阻尼避震系統。內裝則擁有 8.8 吋數位儀表版、全彩 HUD 抬頭顯示器、雙區恆溫以及三輻式多功真皮跑車方向盤,前雙座跑車座椅採真皮與麂皮包覆,Premium 車型具備 8 向電調及電動腰靠機能。另外在影音系統部份則採 8.8 吋觸控螢幕主機,且整合了中文導航系統功能,入門的 2.0T 配置 4 支環繞音響,高階的 2.0T Premium 與 3.0T Premium 則提供 12 支 JBL 環繞音響系統。
至於在主被動安全設定上,國內導入車型除了已將 7 具輔助氣囊、BSM 盲點偵測警示、RCTA 後方車側交通警示、HAC 上坡起步輔助列為車型標配,更具備 Supra 車型專屬的 Toyota Supra Safety 主動安全系統,其整合包含全速域 ACC 主動式車距維持系統附 Stop&Go、PCS 預警示防護系統、LDA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RSA 路標辨識系統、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以及 RECW 後方追撞警示,並且還提供全車前 6 後 6 的 12 具停車輔助雷達、可支援倒車煞車輔助功能,提升完整的主動安全防護表現。
Volkswagen Golf GTI
- 價格帶:159.8 萬元(GTI)
- 動力:245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導入 Vehicle Dynamics Manager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
- 加分亮點:新世代線傳排檔系統與科技內裝
- 加分亮點: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遺憾之處:無標配電子懸吊
在外觀上,第 8 代 Golf 依然延續 Volkswagen 近代家族化面貌,包括橫柵式水箱護罩、保險桿下方擁有大型的進氣口。不過新車水箱護罩面積比起以往更小、頭燈也從第 7 代水箱護罩向上延伸的造型,改為上緣與水箱護罩齊平,IQ.Light 大燈組向下發展,讓整個車頭看起來更加寬扁。同時廠徽則是如同 ID.3 一樣改換為全新樣式。
新一代 Golf 最大的改變,就是所有顯示與控制全部數位化,包括擁有全新的數位儀表與新的中央娛樂系統,兩者整合在同一水平線上,而原本位於儀表左下方的大燈控制按鍵也同樣整合到儀表左側。至於空調設定的按鈕,亦同樣整合在中控螢幕下方,讓整個中控臺看起來大幅減少按鍵。另外還可選配擋風玻璃抬頭顯示器,擴大訊息顯示的範圍。排檔座部分亦大幅簡化,原本類似於傳統手排的排檔頭,改換成短小、類似撥桿設置的造型,讓中船看起來也簡化不少。
Golf GTI 搭載 2.0 升 TSI 直列 4 缸渦輪引擎,搭配 7 速 DSG 與前驅配置,可輸出最大 245 匹馬力與 38.7 公斤米扭力。針對大改款新車,Golf GTI 首次導入 Vehicle Dynamics Manager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其可同時整合 VAQ、XDS 差速器以及 DCC 主動底盤控制以偵測車身動態,最多可每秒偵測及調整阻尼硬度達 200 次。
200 萬以下、200 匹馬力以上還有很多車
除了前述車款以外,國內市場還有眾多 200 萬元以下、200 匹馬力以上的車款,但考慮到車款設定並非性能導向而未列入,以下以表格方式列舉而出。
廠牌 | 車款 | 售價 | 馬力 | 最低重量 (不列) |
馬力 重量比 |
備註 |
Infiniti | Q50 | 159-197 | 300 | 1,727 | 5.76 | |
Lexus | IS | 189-199 | 223 綜效 | 1,740 | 7.80 | |
ES 300h | 190 | 218 綜效 | 1,735 | 7.78 | ||
Mazda | CX-9 | 149.9-188.5 | 230 | 1,852 | 8.05 | |
Toyota | Camry Hybrid | 118.5-139.9 | 218 綜效 | 1,600 | 7.34 | |
RAV4 Hybrid | 118-128.9 | 218-222 | 1,700 | 7.80 | ||
Volkswagen | Arteon | 198.8 | 272 | 1,724 | 6.34 | |
Ford | Kuga | 120.9-123.9 | 250 | 1,650 | 6.60 | |
Mondeo | 119.9 | 240 | 1,625 | 6.77 | ||
Mondeo Wagon | 132.9 | 240 | 1,690 | 7.04 | ||
Ranger | 149.8 | 213 | 2,215 | 10.40 | ||
Luxgen | M7 Turbo Eco Hyper | 94.5-113.9 | 202 | 1,895 | 9.38 | |
U6 GT | 74.8-80.8 | 202 | 1,531 | 7.58 | ||
URX | 84.5-111.9 | 202 | 1,593 | 7.89 | ||
Jaguar | E-Pace | 188 | 200 | 1,832 | 9.16 | |
Kia | Sorento | 139.9-192.9 | 202 | 1,768 | 8.75 | |
Stinger | 148.9-178.9 | 255 | 1,676 | 6.57 | ||
Peugeot | 508 SW | 184.9-224.9 | 225 | 1,545 | 6.87 | 非入門 |
Skoda | Superb | 169.9 | 272 | 1,645 | 6.05 | L&K |
Superb Combi | 172.9 | 272 | 1,667 | 6.13 | SportPlus |
評論
Caterham 7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Seven 165
Caterham 7 品牌出發就是以駕駛樂趣維初衷,在歷經波折終於在國內得以領牌販售後,推出了 3 車型選擇,而入門的 Seven 165 雖然僅擁有 79 匹最大馬力,但超輕量的車重以及靈巧嬌小車身,已經是樂趣十足的一般乘用性能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