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讀者以級距角度來綜觀市場銷售新車,U-CAR 推出一系列級距 [ 選購指南 ],整理級距車系銷售排行榜,並提供級距各車系產品簡介、特點、車系編成圖與選購推薦等。 同時,編輯部將以年度為周期,隨產品改款與更替持續更新 [ 選購指南 ] 報導內容。

最後,因應國內疫情狀態,線上購車服務模式逐漸興起,U-CAR 瞭解購車是每位網友們的人生大事,然而,許多網友難以選擇專業且可信賴的汽車業代。歡迎有購車意願的網友,可於文章最後留下聯絡資料,我們將安排「U-CAR 好業代」提供您購車諮詢與協助。

臺灣汽車市場除各傳統級距以外,另外也有兼顧玩樂功能的性能車款,以 200 萬元以下為基準,若是以馬力 200 匹以上計算、搭配馬力重量比 6.5 以下的標準,可列出 11 款車,這些車款主要售價範圍落在 130 萬以上。

而這些被歸納在性能車的級距基本上可分為 2 種類型:雙門跑車與高性能掀背,其中雙門跑車較特別的是 Caterham Caterham 7、Mazda MX-5 與 MX-5 RF,雖然最大馬力都不到 200 匹,但由於車重相對低不少,因此換算可得馬力重量比仍有相當不錯的設定。

車款 售價 馬力 最低重量 馬力
重量比
備註
Caterham Caterham 7 165-195 79/137 506 6.40/3.69 R300 售價
超過 200 萬元
Nissan 370Z 198 332 1,690 5.09
Ford Focus ST 137.8 280 1,480 5.29
Ford Focus ST Wagon 143.8 280 1,535 5.48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
199 231 1,275 5.52
Toyota GR Supra 199 258 1,450 5.62 2.0T 車型
Ford Mustang 196.9 290 1,650 5.69 EcoBoost Premium
Mazda MX-5 134-138 184 1,066 5.79
Volkswagen Golf GTI 159.8 245 1,451 5.92
Toyota 86 130-133 200 1,235 6.18
Mazda MX-5 RF 151 184 1,137 6.18

不過由於限定各車型 200 萬元以下,因此 Caterham Caterham 7 僅 Seven 165 以及 Seven 275 列入,R300 則是由於售價高達 282 萬元因此不列入;另外相同狀況的還有 Toyota GR Supra 僅列入售價 199 萬元的入門 2.0T,2.0T Premium 與 3.0T Premium 不算在內;Ford Mustang 亦僅列入搭載 2.3 升渦輪汽油引擎的 EcoBoost Premium。

2020 年 200 萬元以內性能車銷售概況

設定在 200 萬元以下性能車,如前文所述基本可分為雙門跑車與高性能掀背 2 種類型,考慮到實用程度,銷售量基本可分為 2 個部分:年銷量 200 輛以上與以下,200 輛以上的皆為性能掀背或旅行車,包括在 2020 年 3 月上市的第 4 代 Ford Focus ST,雖然受到疫情與產能影響,中間有數個月的中斷,但年銷量達 503 輛。其後在 8 月正式上市的 Focus ST Wagon 也有 253 輛的銷售成績,因此分別為第 1 與第 3 名。

排名 200 萬以下性能車 2020 年銷量 (輛)
1 Ford Focus ST 503
2 Volkswagen Golf GTI 330
3 Ford Focus ST Wagon 253
4 Toyota GR Supra 183
5 Ford Mustang 171
6 Mazda MX-5 130
7 Toyota 86 86
8 Mazda MX-5 RF 79
9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 6
10 Caterham Caterham 7 5
11 Nissan 370Z 3

位居第 2 名的則是 Volkswagen Golf GTI,2020 年共售出 330 輛新車,不過此為 7.5 代的數據,其於 9 月售完之後已無新車,而第 8 代 Golf GTI 則是到了 2021 年 7 月 1 日才上市,因此有相當長的一段空窗期。第 4 名的則是 Toyota GR Supra,全年共售出 183 輛,不過其共有 2 種動力,屬於 200 萬元以下的 2.0 渦輪僅售出 8 輛。與 GR Supra 類似狀況的還有 Ford Mustang,其共有 2.3 EcoBoost 與 GT 兩種版本,但相反的是,2.3 EcoBoost 才是銷售主力,佔全部 171 輛中的 165 輛。

Mazda MX-5 與硬頂的 MX-5 RF 則是分別位居第 6 與第 8 名,分別售出 130 輛與 79 輛,其之間則夾著於 2021 年推出大改款的 Toyota 86,進入產品世代末期的 2020 年仍售出 86 輛。後面則是個位數銷量,包括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Caterham 7 與 Nissan 370Z,其中 370Z 同樣也是在 2021 年 8 月推出全新大改款新車。 

Caterham Caterham 7

  1. 價格帶:165~195 萬元(Seven 165 與 Seven 275)
  2. 動力:79~137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英國經典雙門雙座復古敞篷小跑車,擁有可隨時下場競技的操控實力
  4. 加分亮點:車體方面提供有 Standard 標準與 SV 寬體兩種版本
  5. 加分亮點:國內引進車型之引擎有兩具、3 種輸出可選
  6. 遺憾之處:車室空間較為受限

Caterham 自從 1973 年問世以來,就以打造純粹駕駛樂趣而生,透過簡單的機械結構、輕量化車身及足夠的動力,沒有任何舒適化配備,只有最直接的操駕感受。但隨著時代演變,為了讓 Caterham 7 車款更能符合各種需求的消費者,因此延伸出 Classic、Roadsport、Academy、Superlight 及 CSR 等多種不同車款。而其中的 Roadsport 是最符合大眾需求的系列,它在保有 Seven 傳統設計之餘,加入了實用性的考量,配有寬大的擋風玻璃、暖氣、車內地毯及天候適應配備等日常駕駛所需的設計,讓車主除了可開著 Caterham 7 Roadsport 直接下場比賽之外,也能滿足平日駕馭的需求。

Caterham 7 Roadsport 在車體方面提供 Standard 標準版及 SV 寬體版兩種選擇,標準版的設計和 Caterham 7 Classic 相同,保有 Caterham 50 年來經典的車身設計;而 SV 寬體版則在車長及車寬上有所放大,增加了車內空間及行李廂空間,替長途行駛帶來更好的舒適性,油箱容量也向上提升來增加續航距離;此外,SV 寬體版的前輪距比標準版稍有增加,讓操駕特性更穩定,以利長途奔馳使用。

動力方面,Roadsport 提供三種動力輸出,入門版的 Seven 165,採用源自 Suzuki 的 0.6 升汽油引擎,擁有 79 匹的最大馬力,而 Sven 275 則採用來自 Ford 的 1.6 升 Sigma 引擎,擁有 139 匹的最大馬力,至於競技取向的 Super Light R300,則是搭載了 Ford 2.0 升 Duratec 引擎,擁有 170 匹的最大馬力。相較於較偏向日常行使用途的 Roadsport,Superlight 則是針對賽事而生的競技化車款,擁有更強勁的性能、更多賽車配備以及更輕的車重。

林柏攸資深編輯

評論

Caterham 7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Seven 165

Caterham 7 品牌出發就是以駕駛樂趣維初衷,在歷經波折終於在國內得以領牌販售後,推出了 3 車型選擇,而入門的 Seven 165 雖然僅擁有 79 匹最大馬力,但超輕量的車重以及靈巧嬌小車身,已經是樂趣十足的一般乘用性能座駕。

Ford Focus ST

  1. 價格帶:137.8 萬元
  2. 動力:280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最大馬力提升至 280 匹
  4. 加分亮點:國內首度導入自排變速箱
  5. 加分亮點:標配 Co-Pilot360 駕駛科技輔助系統
  6. 遺憾之處: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2.4 公里 (2 級)

外觀方面 Focus ST 配備競技型 Performance Pack 套件凸顯純正鋼砲血統,包含:配有專屬 ST 銘牌標誌的車頭蜂巢狀水箱護罩、ST 專屬運動化大型擾流尾翼、雙邊單出尾管、ST 專屬迎賓踏板、車尾 ST 專屬銘版,展現動感 ST 本色;標配 Michelin 19 吋 Pilot Sport 4 S 進階高性能跑胎及輕量化鋁圈及大型紅色卡鉗(前雙後單活塞組)。

內裝部分,Focus ST 採用運動碳纖維紋路飾板搭配闇黑頂篷,營造絕對性能氛圍。ST 專屬 RECARO 賽道型座椅更是座艙內最具戰鬥氣息的靈魂所在,提供出色的支撐性與包覆感受,在激烈操駕下也能維持駕駛人的姿勢與舒適度。ST 專屬平底運動化方向盤,於右側多功能按鍵附「S」按鍵與「Mode」選擇模式鈕,駕駛人可在目不離路的狀態下迅速切換動態模式。

廣  告

新世代 Focus ST 在汽油動力部分,以 2.3 升汽油渦輪增壓引擎取代原先 2.0 升的動力心臟,官方公布數據顯示,第 4 代 Ford Focus ST 搭載 Focus RS 之雙渦流渦輪增壓 2.3L EcoBoost 280 引擎,在每分鐘 6,000 轉時可輸出 280 匹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每分鐘 3,000 轉時便可爆發最大 42.3 公斤米峰值扭力,其中更導入與 Ford GT 相同的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讓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有效抑制渦輪遲滯發生。

第 4 代 Focus ST 也是福特六和首度導入搭載自排變速箱的 ST 車款,透過 Ford Performance 專屬性能調校 7 速手自排變速箱,搭配雙渦流渦輪增壓 2.3L EcoBoost 280 引擎,造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 6 秒的亮眼佳績,除相較前一代縮短 0.5 秒,中段加速更勝 Focus RS 車型。

Focus ST 採用與一般版 Focus 相同的 C2 底盤所打造,不過,Ford 針對 ST 的性能本色,除動力單元配置的設定外,也在懸吊系統與煞車系統做出不同配置,包含車高調降 10mm、前懸吊阻尼強度提升 20%,後懸吊則是提升 13%,此外,EPAS 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的速度也增加 15%;Focus 也為 Focus ST 導入 CCD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Damping) 主動式調整組尼系統,並針對後懸吊系統進行強化工程,讓 Focus ST 在不同 Sport、Comfort 等駕駛模式下,都能展現絕佳的底盤設定。

Ford Focus ST Wagon

  1. 價格帶:143.8 萬元
  2. 動力:280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2.3 升渦輪增壓引擎+7 速手自排
  4. 加分亮點:車長比 Focus ST 多 280mm
  5. 加分亮點:行李廂容積最大 1,576 公升
  6. 遺憾之處:2021 年式平均油耗每公升 12.1 公里

外觀造型部分,從首波公布的照片中會發現,旅行車版本的 Focus ST Wagon 在頭尾樣式,毫無意外的延續 Focus ST 設計,包含波浪型水箱護罩與下氣壩,兩側霧燈框飾也有著豐富層次來堆疊;車尾燈組則同樣是以突出的摺線,搭配車尾線條與保桿所組成的視覺層次,營造動感的體態。而最重要的,就是顯眼的紅色煞車卡鉗,以及車頭車尾的紅色 ST 字樣銘牌。

車室空間表現上,原廠為其賦予了諸多機能性與實用性,後排座椅翻摺傾倒後,雖然沒有非常平整的空間,但在座椅與行李廂底板的接縫處卻頗為平整,完整揭示 Focus ST Wagon 旅行車的產品本質優勢所在,其行李廂未傾倒後排座椅的容積為 694 公升、傾倒後則來到 1,576 公升,相比五門 Focus ST 的 341 至 1,320 公升數據大上不少。

動力單元部分,Focus ST Wagon 搭載的是 1 具 2.3 升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引擎在 6,000 轉時可輸出 280 匹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 3,000 轉時即可爆發 42.3 公斤米峰值扭力,搭配 Ford Performance 調校的 7 速手自排,也導入與 Ford GT 相同之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使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可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抑制渦輪遲滯發生。原廠公布的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成績為 6.1 秒、相比 Focus ST 僅慢了 0.1 秒,安全極速為時速 250 公里。

Ford Mustang

  1. 價格帶:196.9 萬元(EcoBoost Premium)
  2. 動力:290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Ford SYNC 系統搭配 MyFord Touch 的 8 吋彩色 LCD 觸控式螢幕功能
  4. 加分亮點:2.3 升 EcoBoost 雙渦流渦輪增壓 314 匹馬力引擎
  5. 加分亮點:Track Apps 賽道程式
  6. 遺憾之處:美式肌肉車代表,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0.6 公里

經過小改款的 2018 年式 Mustang,外觀擁有和現行款相同的輪廓,不過造型細節多有修改,讓 Mustang 看起來更具殺氣。更動的部分包含全車系標配的全 LED 頭燈,車頭線條修飾的更為低扁,並換上開孔經修改的新款引擎蓋,其餘還有新設計的水箱罩、LED 霧燈及保桿,前葉子板造型也有不同,車尾則是換上新式 LED 尾燈、排氣尾管、後保桿,行李廂蓋上崁入一只尾翼,另提供 12 款輪圈及 3 種新車色供車主選擇,而原廠也表示全新造型同時也能替新年式 Mustang 提供更好的空力效應。

內裝的更動包含全新設計的座椅,擁有煥然一新的皮格紋路及顏色選擇,方向盤採用手感更好的皮質包覆,並加入電熱功能,中控臺上的多媒體主機加入 SYNC Connect with FordPass 功能,可透過 FordPass 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從遠端啟閉門鎖、啟動及定位車輛位置,而新年式 Mustang 也導入了 12 吋螢幕的數位儀表,擁有華麗的全彩介面及豐富的個人化選項,並內建 Normal、Sport 及 Track 三種顯示模式。

2018 年式小改款 Mustang 車系在動力配置上維持 2.3 升 EcoBoost 渦輪引擎及 5.0L V8 自然進氣引擎兩種動力編成,但皆換上了 SelectShiftTM 10 速手自排變速箱,取代既有的 SelectShift 6 速手自排。此外,2.3 升 EcoBoost 渦輪引擎扭力峰值提升至 44.9 公斤米扭力,油耗表現亦較以往提升 3%。

底盤方面,全車系均換上新的減震桶,可帶來更好的行路性;此外,後懸吊結構經過加強,提升了側向支撐性,防傾桿同樣經過重新設定,增進了轉向反應和操控表現。另一方面,新年式 Mustang 若選配 Performance Package 性能套件,將包含新增的 MagneRide 懸吊。

Mazda MX-5

  1. 價格帶:134~138 萬元
  2. 動力:184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傳承魂動經典設計
  4. 加分亮點:駕駛者導向內裝設計
  5. 加分亮點:單一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
  6. 遺憾之處:國內未搭載 SCBS 主動煞車輔助

第 4 代 Mazda MX-5 身上,我們並沒有看到「車身尺碼變大」的車廠設計潮流,它的車身尺寸和舊款產品相仿,可以說是恪守了一輛注重操駕樂趣的敞篷小跑車之「本分」。以「kodo 魂動」理念打造的車身,在外觀上,自然少不了極具辨識性的盾形水箱護罩,取代了舊款「笑臉」式的設計,搭配上多邊形的進氣柵、兩側直列式 LED 晝行燈組,視覺張力十足。而為了配合頭燈的變化,前代柳葉形的霧燈飾板,則簡化為更具動感的狹長進氣口。

車艙內的佈局以簡約設計為主,全車系標配懸浮式 7 吋 MZD Connect 觸控螢幕,並還可藉由中央鞍座的旋鈕操作。2019 年式更新後其觸控主機將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機能列為標配,3 輻式方向盤造型雖未有更動,但在加入了方向盤可前後調整的功能(可伸縮 30mm),比起以往僅有上下調整(上下範圍 42mm),更能夠符合更多不同身形的駕駛者。而在儀表板中,2019 年式之後也因應引擎出力調整等設定,將原先轉速表的紅線區由 6,500 轉左右、延後至 7,000 多轉才開始標示。

廣  告

動力方面,MX-5/MX-5 RF 維持與先前相同的設定,其為前置後驅布局,搭載的 Skyactiv-G 2.0 升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曲軸、連桿、活塞及多數引擎重要組件皆為輕量化部件,可在 7,000 轉時輸出最大馬力 184 匹、最大扭力 20.9 公斤米則是於 4,000 轉輸出,轉速紅線區延伸至 7,500 轉,結合消音器調校,讓整體的排氣聲浪更為高亢,變速箱則一軟頂與硬頂車型,各為 6 速手排、以及 6 速 Skyactiv-Drive 手自排。

張旭編輯

評論

MX-5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MX-5

MX-5 車系在經過年式改款變更與國內動力總成更動後,已改為引進 6 速手排版本,提供相當出色的駕馭感受與樂趣、以及相當寬裕的操駕自主權。車型選購上建議以 134 萬入門的車型為主即可;若對個性化鋪陳與質感有所需求,再另行往上選擇配有紅色軟頂篷與 Nappa 酒韻紅皮椅的 MX-5 Red Top 車型。

Mazda MX-5 RF

  1. 價格帶:151 萬元
  2. 動力:184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傳承魂動經典設計
  4. 加分亮點:駕駛者導向內裝設計
  5. 加分亮點:單一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
  6. 遺憾之處:國內未搭載 SCBS 主動煞車輔助、RF 硬頂車型未提供手排車型可選

Mazda 利用 2016 年初的紐約車展發表 MX-5 的硬頂敞篷版本,以 Retractable Fastback 的首位字母 RF 做為車型代號,正式發表 MX-5 RF,也向消費者展現了 Mazda 的設計功力。RF 版本使用有別於傳統的 Targa 的硬頂開篷,而非第 3 代車型所見到的 3 片式收折,只要車速低於時速 10 公里,都可以進行電動收折及開啟,而且短短 12 秒即可完成。

內裝方面,全車系標配懸浮式 7 吋 MZD Connect 觸控螢幕,並還可藉由中央鞍座的旋鈕操作。2019 年式更新後其觸控主機將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機能列為標配,3 輻式方向盤造型雖未有更動,但在加入了方向盤可前後調整的功能(可伸縮 30mm)。在儀表板中,2019 年式之後也因應引擎出力調整等設定,將原先轉速表的紅線區由 6,500 轉左右、延後至 7,000 多轉才開始標示。

動力方面,MX-5/MX-5 RF 維持與先前相同的設定,其搭載的 Skyactiv-G 2.0 升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曲軸、連桿、活塞及多數引擎重要組件皆為輕量化部件,可在 7,000 轉時輸出最大馬力 184 匹、最大扭力 20.9 公斤米則是於 4,000 轉輸出,轉速紅線區延伸至 7,500 轉,結合消音器調校,讓整體的排氣聲浪更為高亢,變速箱則一軟頂與硬頂車型,各為 6 速手排、以及 6 速 Skyactiv-Drive 手自排。

Mini John Cooper Work 3-Door

  1. 價格帶:199 萬元(JCW)
  2. 動力:231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外觀與內裝布局大幅調整
  4. 加分亮點:小改款升級 8.8 吋觸控螢幕、LDW 車道偏移警示
  5. 加分亮點:短截車身搭配前驅設定提供靈活操控體驗
  6. 遺憾之處:國內車型無法搭載 ACC、動力未及同門 JCW Clubman

二度小改款 Mini 在車頭部分,最為明顯的就是水箱護罩和前保桿的變化。原先僅環繞水箱護罩的 6 角形飾條如今延伸至前保桿下方,前保桿中的左右氣壩則是應用了 Air Curtain 主動調節技術,並且取消原有的霧燈設置,全新的環形頭燈組整合 LED 頭燈與遠光燈輔助,可依行車方向與前方來車距離投射合適光源、調整光線高度。而國內車型提供 2 度小改款後才供應的「漸層式車頂色」、或選擇白色/黑色/銀色/與車身同色車頂。性能版本 Mini John Cooper Works 具有 JCW 空力套件、18 吋鋁圈、排氣管與賽車型座椅等專屬配置。同時也新增 2 度小改款車型也首度標配動態避震控制系統。

車內部份,小改款 Mini 車系除了同樣提供 5 吋 Mini 整合式數位儀表作為選配、JCW 車型為標配外,整體中控臺布局更有著明顯的變化,冷氣出風口採用更簡約的設計,新車也搭載全新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上方的控鍵都改以全平面的黑色鋼琴烤漆處理。中央部分 Mini 全車系在小改款後升級標配 8.8 吋全新 Mini Visual Boost 螢幕,而 JCW 車型更是標配原廠導航與無線 Apple CarPlay,其內採用全新的 Mini Visual Boost 中控螢幕介面,環繞螢幕的 LED 飾環亦採全新導光條設計,並搭配 Piano Black 高光澤飾板。

Mini Cooper S 和 Mini John Cooper Works 搭載 2.0 升直列 4 缸 TwinPower Turbo 渦輪增壓引擎,搭載運動化 8 速手自排,有最大 231 匹馬力/32.6 公斤米扭力。

Nissan 370Z

  1. 價格帶:199 萬元
  2. 動力:328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3.7 升 V6 引擎,爆發 328 匹最大馬力
  4. 加分亮點:2013 年小改款,導入新式車頭樣貌,追加直力式 LED 晝型燈組
  5. 加分亮點:200 萬元內擁有最大馬力選擇
  6. 遺憾之處:產品已進入改款前末期

370Z 車系的外型設計上維繫 240Z 長車頭、短促車室的雙門跑車身段,370Z 可謂精準承襲 240Z 的造型經髓;特別是獨特的後三角窗造型,更讓人無法否定 370Z 與 240Z 之間的強烈血緣關係。在設計細節上,搶眼的迴力鏢式頭燈,為 370Z 塑造鮮明的車頭樣貌;而倍具巧思的前進氣壩設計,以及引擎蓋上的多道線條,亦賦予 370Z 濃烈的性能本格。車尾部份,同樣的迴力鏢式尾燈呼應了車頭樣貌,而整合左右雙出尾管的下擾流板,亦加入了 F1 賽車的設計巧思。

車室內部,370Z 展現出純粹的駕馭本格。性能導向的設計筆調,中置轉速表的 3 環式儀表,搭配中控台上端的 3 組輔助儀表,提供駕駛完整的操駕氛圍;而附有鎂合金換檔撥片的 3 輻式方向盤,包覆性良好的桶型座椅,以及金屬踏板組,也為駕駛帶來絕佳的操控介面。配備水平方面,370Z 標配恆溫空調、4 向座椅電調功能、座椅加熱功能等舒適化配備,而多媒體系統也整合中文化衛星導航系統,並具備藍芽通訊、6 片 CD 音響和 Bose 8 聲道喇叭。

370Z 植入原廠代號 VQ37VHR 的 3.7 升 V6 引擎,高轉速設定加上 VVEL 可變汽門揚程科技,可為 370Z 提供 328 匹最大馬力,37 公斤米扭力峰值則可在引擎轉速 5,200 轉時盡數湧現。變速箱則採用 7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僅需 0.5 秒便能完成檔位切換,搭配方向盤換檔撥片,提供直接且極富樂趣的操控表現。

底盤方面,原廠將 370Z 的軸距縮短 100mm,2,550mm 的軸長提供更為靈活的操駕表現;而高剛性、輕量化材質的運用,也為 370Z 達到減重的目的,並提升車身剛性達 22%~30%。搭配前後尺寸分別為 335mm 和 350mm,以及前四活塞、後二活塞煞車卡鉗的制動系統,加上 VDC、ABS、EBD、BAS 等電子輔助裝置,為 370Z 提供完善的性能後盾。

Toyota 86

  1. 價格帶:130-133 萬元
  2. 動力:200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小改款外觀及內裝配備更新,提供手排及自排車型
  4. 加分亮點: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雙 A 臂後懸吊系統配置
  5. 加分亮點:Torsen 後軸限滑差速器
  6. 遺憾之處:車型已屆大改款週期

在 2016 年紐約車展所發表的小改款 Toyota 86,車頭主要變化在於換上新款前保桿,下氣壩之面積更形加大,而下緣造型更展現出濃郁競速風格;頭燈組也以 LED 日行燈取代原先的霧燈。在 A 住前緣的鰭孔造型同步更新,並將 86 徽飾移至葉子板中央,搭配全新的 17 吋鋁圈,帶來嶄新視覺效果。車尾部分則是全新設計尾燈組,同步放大下擾流設計,展現更豐厚的層次感以及運動化強悍風格。

內裝陳設格局並未更動,但導入新的皮革以及 Alcantara 內飾,車門飾板改採觸感更好的軟質塑料,在許多細節處也更加強化,以提升整體車室質感。高階的車型儀錶板內導入了 TFT 螢幕,取代最右側的儀表,展現更為科技的面貌。

廣  告

小改款 Toyota 86 在動力單元上並未做出大幅更動,但藉由賽事獲得的經驗,因此在動力輸出上做出小幅調校,已獲得更出色的動力延展,小改款後的 Toyota 86 仍然是採用 D-4S 之 2.0 升 g 水平對臥 4 缸引擎,手排車型之最大動力從 200 匹提升至 205 匹,最大扭力則是由 20.9 公斤米,提升至 21.6 公斤米的水準,同時最大扭力輸出範圍也落在引擎轉速 6,400 轉,至 6,800 轉之間。而國內引進的小改款手排車型,則維持 200 匹、20.9 公斤米設定,並未隨海外改款車型同步提升。

陳慶峰資深編輯

評論

86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Limited 6MT

Toyota 86 現今在國內已簡化為兩款車型選擇,差別僅在於傳動配置的差異性,其中 Limited 6AT 自排車型雖擁有較高的日常使用便利性表現,但採用 6 速手排變速箱的 Limited 6MT 車型,不但在加速表現較為出色,同時也具備更出色的操駕樂趣,所以成為 U-CAR 的首推車型。

Toyota GR Supra

  1. 價格帶:199 萬元(2.0T)
  2. 動力:258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Supra Safety 主動安全系統
  4. 加分亮點:2.0 升直噴渦輪動力搭配 8 速手自排
  5. 加分亮點:具備 258 匹最大馬力輸出
  6. 遺憾之處:缺乏手排車型選擇

國內 GR Supra 車系提供 2.0T、3.0T 兩種動力,分別有 2.0T、2.0T Premium、3.0T Premium 共計 3 車型。2.0T 車型採用代號 B48 之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258 匹可於 5,000 轉至 6,500 轉輸出,而最大扭力 40.8 公斤米則自 1,550 轉至 4,400 轉供輸。

國內導入車型外觀標配了附自動水平調整機能的獨立單體式 6 LED 頭燈組,足下分別採用 18 吋鑄造雙色鋁圈(2.0T)、19 吋鍛造雙色鋁圈(2.0T Premium、3.0T Premium),且具備 AVS 可變阻尼避震系統。內裝則擁有 8.8 吋數位儀表版、全彩 HUD 抬頭顯示器、雙區恆溫以及三輻式多功真皮跑車方向盤,前雙座跑車座椅採真皮與麂皮包覆,Premium 車型具備 8 向電調及電動腰靠機能。另外在影音系統部份則採 8.8 吋觸控螢幕主機,且整合了中文導航系統功能,入門的 2.0T 配置 4 支環繞音響,高階的 2.0T Premium 與 3.0T Premium 則提供 12 支 JBL 環繞音響系統。

至於在主被動安全設定上,國內導入車型除了已將 7 具輔助氣囊、BSM 盲點偵測警示、RCTA 後方車側交通警示、HAC 上坡起步輔助列為車型標配,更具備 Supra 車型專屬的 Toyota Supra Safety 主動安全系統,其整合包含全速域 ACC 主動式車距維持系統附 Stop&Go、PCS 預警示防護系統、LDA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RSA 路標辨識系統、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以及 RECW 後方追撞警示,並且還提供全車前 6 後 6 的 12 具停車輔助雷達、可支援倒車煞車輔助功能,提升完整的主動安全防護表現。

Volkswagen Golf GTI

  1. 價格帶:159.8 萬元(GTI)
  2. 動力:245 匹馬力
  3. 加分亮點:導入 Vehicle Dynamics Manager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
  4. 加分亮點:新世代線傳排檔系統與科技內裝
  5. 加分亮點: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6. 遺憾之處:無標配電子懸吊

在外觀上,第 8 代 Golf 依然延續 Volkswagen 近代家族化面貌,包括橫柵式水箱護罩、保險桿下方擁有大型的進氣口。不過新車水箱護罩面積比起以往更小、頭燈也從第 7 代水箱護罩向上延伸的造型,改為上緣與水箱護罩齊平,IQ.Light 大燈組向下發展,讓整個車頭看起來更加寬扁。同時廠徽則是如同 ID.3 一樣改換為全新樣式。

新一代 Golf 最大的改變,就是所有顯示與控制全部數位化,包括擁有全新的數位儀表與新的中央娛樂系統,兩者整合在同一水平線上,而原本位於儀表左下方的大燈控制按鍵也同樣整合到儀表左側。至於空調設定的按鈕,亦同樣整合在中控螢幕下方,讓整個中控臺看起來大幅減少按鍵。另外還可選配擋風玻璃抬頭顯示器,擴大訊息顯示的範圍。排檔座部分亦大幅簡化,原本類似於傳統手排的排檔頭,改換成短小、類似撥桿設置的造型,讓中船看起來也簡化不少。

Golf GTI 搭載 2.0 升 TSI 直列 4 缸渦輪引擎,搭配 7 速 DSG 與前驅配置,可輸出最大 245 匹馬力與 38.7 公斤米扭力。針對大改款新車,Golf GTI 首次導入 Vehicle Dynamics Manager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其可同時整合 VAQ、XDS 差速器以及 DCC 主動底盤控制以偵測車身動態,最多可每秒偵測及調整阻尼硬度達 200 次。

200 萬以下、200 匹馬力以上還有很多車

除了前述車款以外,國內市場還有眾多 200 萬元以下、200 匹馬力以上的車款,但考慮到車款設定並非性能導向而未列入,以下以表格方式列舉而出。

廠牌 車款 售價 馬力 最低重量
(不列)
馬力
重量比
備註
Infiniti Q50 159-197 300 1,727 5.76
Lexus IS 189-199 223 綜效 1,740 7.80
ES 300h 190 218 綜效 1,735 7.78
Mazda CX-9 149.9-188.5 230 1,852 8.05
Toyota Camry Hybrid 118.5-139.9 218 綜效 1,600 7.34
RAV4 Hybrid 118-128.9 218-222 1,700 7.80
Volkswagen Arteon 198.8 272 1,724 6.34
Ford Kuga 120.9-123.9 250 1,650 6.60
Mondeo 119.9 240 1,625 6.77
Mondeo Wagon 132.9 240 1,690 7.04
Ranger 149.8 213 2,215 10.40
Luxgen M7 Turbo Eco Hyper 94.5-113.9 202 1,895 9.38
U6 GT 74.8-80.8 202 1,531 7.58
URX 84.5-111.9 202 1,593 7.89
Jaguar E-Pace 188 200 1,832 9.16
Kia Sorento 139.9-192.9 202 1,768 8.75
Stinger 148.9-178.9 255 1,676 6.57
Peugeot 508 SW 184.9-224.9 225 1,545 6.87 非入門
Skoda Superb 169.9 272 1,645 6.05 L&K
Superb Combi 172.9 272 1,667 6.13 Sport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