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讀者以級距角度來綜觀市場銷售新車,U-CAR 推出一系列級距 [ 選購指南 ],整理級距車系銷售排行榜,並提供級距各車系產品簡介、特點、車系編成圖與選購推薦等。 同時,編輯部將以年度為周期,隨產品改款與更替持續更新 [ 選購指南 ] 報導內容。
最後,因應國內疫情狀態,線上購車服務模式逐漸興起,U-CAR 瞭解購車是每位網友們的人生大事,然而,許多網友難以選擇專業且可信賴的汽車業代。歡迎有購車意願的網友,可於文章最後留下聯絡資料,我們將安排「U-CAR 好業代」提供您購車諮詢與協助。
中大型與大型尺碼 SUV 是近年來豪華品牌另一個競爭激烈的級距,主要就是鎖定高階市場消費者對 SUV 車型空間需求提升,再加上 SUV 是現今車壇主流,持續拓展戰線來與競爭對手相抗,因此豪華品牌主流的德系品牌,紛紛在大型 SUV 上著墨;此外,原先中大型 SUV 戰力也同樣積極擴張,導入跨界概念後的設計,讓戰力變得更加多元,許多品牌積極推出了跨界的 Coupé作品,都使得豪華品牌中大型與大型 SUV 運動休旅市場更加蓬勃。
車款 | 車長(mm) | 價格帶(萬元) |
Mercedes-Benz G-Class | 4,817 | 582~677 |
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 | 4,879 | 368~702 |
Lexus RX/RX L | 4,890/5,000 | 229~349 |
Porsche Cayenne | 4,918/4,926/4,929 | 348~705 |
BMW X5 | 4,922 | 289~550 |
Mercedes-Benz GLE | 4,924 | 306~386 |
Porsche Cayenne Coupé | 4,931/4,939 | 369~871 |
BMW X6 | 4,935 | 367~560 |
Mercedes-Benz GLE Coupé | 4,939 | 381 |
Volvo XC90 | 4,950 | 291.2~369 |
Land Rover Discovery | 4,956 | 347~409 |
Audi Q8 | 4,986 | 398 |
Land Rover Range Rover | 5,000/5,200 | 417~1,125 |
Maserati Levante | 5,005/5,020 | 378~898 |
Land Rover Defender | 5,018 | 267~300 |
Tesla Model X | 5,037 | 388.89~458.39 |
Audi Q7 | 5,065 | 309~396 |
Infiniti QX60 | 5,093 | 251~285 |
BMW X7 | 5,151 | 493~645 |
Mercedes-Maybach GLS | 5,205 | 999 |
Mercedes-Benz GLS | 5,207 | 460~495 |
綜觀整個豪華品牌中大型尺碼以上的 SUV 運動休旅市場,尺碼落在 4,900mm 以上的車款佔了大多數,這主要也是因應空間需求,因此歷年來車身尺碼都逐步放大,而除卻融會 Coupé轎跑跨界設計的作品之外,中大型 SUV 市場許多作品開始將第三排座椅列為競爭力基準,這也是拜尺碼逐漸放大的趨勢所致,中型 SUV 作品已經擁有相當出色空間,而在中大型與大型級距自然就擁有了更多靈活運用的空間設計思維。
2020 年國內豪華品牌中大型與大型 SUV 運動休旅銷售概況
2020 年豪華品牌中大型與大型 SUV 運動休旅市場的銷售表現,清楚會發現 Lexus RX 與 RX L 達佔鰲頭,以大幅度領先所有競爭對手,受惠於豐田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高接受度,Lexus 品牌力在國內市場同樣也強勢演出,此外在售價設定上也是其銷售亮眼的關鍵所在;至於 Mercedes-Benz GLE 與 GLE Coupé、BMW X5 以及 X6,雖然無法與各自家族中中型戰力銷售成績相比,但卻也都有著穩定的成績。最值得消費者關注的,反而是純電品牌 Tesla,在現今從燃油往電能轉換的階段中,Tesla 以純電為出發的設定早早搶得先機,再加上相關配套措施的優勢,在市場上逐年都有出色表現,在 2020 年累計銷售 1,036 輛,未來在價格訂為更親民的 Model Y 導入之後,勢必會讓在市場上有著更強勢的品牌競爭力。
排名 | 豪華品牌中大型與大型 SUV | 2020 年銷量 (輛) |
1 | Lexus RX/RX L | 3,798 |
2 | Mercedes-Benz GLE/GLE Coupé | 1,822 |
3 | BMW X5 | 1,368 |
4 | BMW X6 | 1,238 |
5 | Tesla Model X | 1,038 |
6 | Volvo XC90 | 1,036 |
7 | Porsche Cayenne/Cayenne Coupé | 514 |
8 | 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 | 325 |
9 | BMW X7 | 322 |
10 | Maserati Levante | 271 |
11 | Mercedes-Benz G-Class | 245 |
12 | Land Rover Range Rover | 146 |
13 | Audi Q7 | 127 |
14 | Mercedes-Benz GLS | 107 |
15 | Land Rover Discovery | 94 |
16 | Infiniti QX60 | 41 |
17 | Mercedes-Maybach GLS | 1 |
從 2020 年銷售數字的統計中可以發現,中大型尺碼在銷售上還是搶眼許多,這與尺碼、價格都有一定的關聯性,但車長超過 5 米的大型級距作品,在銷售表現上也是逐步提升,其中又以 Maserati 的 Levante 最值得留意,作為 Maserati 品牌切入 SUV 市場的代表作,鎖定高階豪華市場的戰力定位不消多說,隨著年式進行的價格、配備調整,也是搶食市場的重要倚仗,因此在 2020 年還是繳出相當不錯的成績。
Audi Q7
- 價格帶:309~396 萬元
- 動力:231~34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具備 5 人座與 7 人座選擇
- 加分亮點:標配 ACC、車道維持等駕駛輔助套件
- 加分亮點:48V 輕油電系統搭載
- 遺憾之處:品牌在臺灣相對弱勢
小改款 Q7 車長增加 11 mm 至 5,063 mm,外觀則是換上家族化的 8 邊型單體式水箱罩,頭燈造型也有調整,且標配 Matrix 矩陣式 LED 極光頭燈組,後方 LED 尾燈也換上帶動態指示的方向燈組。車內進化重點在於換上與 Q8 相同的雙螢幕系統,中控臺上由兩具尺碼分別為 10.1 吋及 8.6 吋的螢幕所構成,搭配 12.3 吋螢幕的 Audi Virtual Cockpit 數位儀錶構成新世代的內裝介面。
2022 年式 Q7 車系取消了既有的 50 TDI quattro 柴油動力車型設定,改採 45 TDI quattro 享馭版、45 TDI quattro Technik 豪華版與 55 TFSI quattro 享馭版三種車型設定,45 TDI quattro 車型採用 3.0 升 V6 柴油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48V 輕型複合動力系統,可輸出 231 匹最大馬力及 51 公斤米最大扭力,55 TFSI quattro 車型則配置 3.0 升 V6 汽油渦輪引擎搭配 48V 輕型複合動力系統,提供 340 匹最大馬力及及 51 公斤米最大扭力輸出,兩款動力皆搭配 tiptronic 8 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及 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其中 48V mild hybrid 系統由 BAS 啟動馬達發電機、鋰電池及 48 伏特電力系統所組成,其中 BAS 馬達可在煞車時替電池回中最多 8 千瓦的電能,且當駕駛在車速每小時 55 至 160 公里的區間鬆開油門踏板時,Q7 會進入怠速滑行甚至是熄火滑行的狀態,最多可長達 40 秒,而當駕駛者重新踩下油門的瞬間,BAS 馬達可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啟動引擎來輸出動力。
陸奕夫編輯
Audi Q8
- 價格帶:398 萬元
- 動力:34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品牌旗艦跨界運動休旅
- 加分亮點:48V 輕油電輔助
- 加分亮點:充足的後座與後廂空間
- 遺憾之處:未導入入門柴油車型
Audi 用姊妹車來形容 Q8 與 Q7 之間的關係,兩車同樣架構在 Volkswagen 集團的 MLB evo 平臺之上,不過 Q8 的車身長寬高為 4,990x2,000x1,710mm,比 Q7 更短、更寬、更低,充分展現跑車化的特質。而軸距則接近 3,000mm;Q8 車頭全新的單體式 8 角型水箱護罩,輪廓與 h-tron quattro Concept 相同,替 Q 系列休旅車帶來全新的家族面容。
Q8 擁有高度數位化的內裝鋪陳,除了方向盤後方 12.3 吋的 Audi virtual cockpit 數位儀表之外,中控臺也由兩具尺碼分別為 10.1 吋及 8.6 吋的螢幕所構成,其中上方為 MMI touch 中央娛樂車載系統,主要提供車輛資訊與影音娛樂所需,下方螢幕則用來控制空調系統及作為手寫板之用。更厲害的是新一代 MMI touch 具備自然聲紋辨識能力,駕駛者可以用「我餓了」的口語化方式,讓系統協助找尋附近的用餐地點。
率先導入國內市場的車型為 Q8 55 TFSI quattro S line,配置 3.0 升 V6 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擁有 340 匹的最大馬力與 51.0 公斤米最大扭力,可在 5.9 秒從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也標配 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驅動系統與 48V 輕油電動力科技,兼具環保綠能與強勁性能。
BMW X5
- 價格帶:289~375 萬元
- 動力:231~34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擁有 645 至 1,860 公升後廂容積
- 加分亮點:採用品牌 CLAR 模組化底盤
- 加分亮點:首款 iDrive 7.0 量產車,具「你好,BMW!」聲控
- 遺憾之處:國內未提供 Hands Free 輔助駕駛、自動變換車道系統
現行代號 G05 的第 4 代 BMW X5,其最早是在 2018 年 6 月登場、國內同年 12 月導入。而在 2020 年 8 月,受限於歐盟法規加嚴影響,X5 M50d 性能車型停產退出銷售陣容,因此目前國內提供 xDrive 25d、xDrive 40i 雙動力總計 4 車型,售價為 289 萬元至 375 萬元不等。X5 分為標準版、xLine 套件兩種外觀,旗艦版車型更搭載鋁質車頂架、鋁質登車踏板,尾門則維持車系標誌性的上下獨立開啟設定。
內裝方面,X5 全車系標配 12.3 吋數位儀表、12.3 吋中控螢幕的 iDrive 7.0 介面,目前更提供道路虛擬實境顯示,並標配無線 Apple CarPlay,但 360 度環景輔助則在 xDrive 25d 旗艦版以上車型搭載,後廂容積可由 645 擴充至 1,860 公升、並可選配第三排座椅。2020 年 11 月全車系更追加 iPhone 手機數位鑰匙、無線 Android Auto。25d 採用 2.0 升渦輪柴油引擎,馬力 231 匹;40i 車型則為 3.0 升 6 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馬力 340 匹,全車系標配 xDrive 四輪驅動。
張旭編輯
評論
X5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xDrive25d 旗艦版
BMW X5 目前擁有品牌在國內已相當少見的柴油動力,xDrive25d 在整體的扭力表現出色,以及油耗經濟性都可圈可點,稅賦也比起 6 缸的 40i 車型更具優勢。車型選購上則推薦 xDrive25d 動力高階的旗艦版車型,除了擁有 xLine 套件妝點、360 度環景顯影、Vernasca 真皮座椅加持,目前 2021 年式車型更加上 HUD 抬頭顯示器等科技配備,是兼顧配備豐富度與節能效率的首選。
BMW X6
- 價格帶:365~560 萬元
- 動力:340~53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品牌首款可選配 LED 飾光水箱護罩車款
- 加分亮點:擁有 xDrive 40i、M50i 兩款汽油動力
- 加分亮點:新增無線 Android Auto、iPhone 手機鑰匙
- 遺憾之處:xDrive40i M Sport 未標配 HUD、國內未搭載自動變換車道系統
經過 3 代車型的更迭,BMW 第 3 代 X6 承襲品牌 SAC 運動休旅家族理念,維持斜背 Coup?造型設定,現款車型最早於 2019 年 7 月登場、國內則於同年 12 月導入,提供 xDrive 40i、xDrive 40i M Sport、M50i 共 3 車型編成,售價為 367 萬元、387 萬元、560 萬元,xDrive 40i M Sport 在首發版售罄後售價上調 5 萬元。外觀部分,此代 X6 最受矚目的便是其雙腎水箱護罩可選配 LED 飾光光源、也是品牌首款可配置此科技的車款,搭配上 L 型 LED 尾燈、斜背身型,xDrive 40i M Sport 以上車型更有 M 款空力套件妝點。
車內標配由雙 12.3 吋螢幕架構的 iDrive 7.0 介面、無線 Apple CarPlay,也搭載自動倒車等智慧駕駛輔助。2020 年 11 月全車系更新增無線 Android Auto、iPhone 手機鑰匙。X6 車系標配 xDrive 四輪驅動、電子懸吊,2021 年式 40i 採用 3.0 升 6 缸渦輪引擎、搭配新增的 48V 輕油電科技,馬力 333 匹。性能旗艦 M50i 則為 4.4 升 V8 雙渦輪引擎,馬力上看 530 匹。
張旭編輯
評論
X6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xDrive40i M Sport
X6 車系的 xDrive40i 車型原先就搭載表現相當出色 3.0 升 6 缸渦輪動力,不過 2021 年式還加入 48V 輕油電系統、進一步強化其油耗與排放表現。車型選購上建議選擇 xDrive40i M Sport,比起入門車型多出 M 款電子懸吊,動態表現更加優異,又擁有 M Sport 內外套件等鋪陳。只可惜 HUD 仍需選配,而 xDrive40i M Sport 售價目前已在奢侈稅門檻邊緣,也是選購尚須多加考量的一點。
BMW X7
- 價格帶:488 萬元
- 動力:34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提供 7 人座、6 人座可選
- 加分亮點:搭載 Design Pure Excellence 套件
- 加分亮點:國內提供 xDrive40i、M50i 雙動力
- 遺憾之處:相較對手未有提供更入門的柴油動力選擇
有鑑於對手 Mercedes-Benz GLS 在北美市場取得不俗的成績,BMW 在 2018 年 10 月也首度發表品牌首款大型 LSUV 車款 X7 車系,其雛型可追溯至 2017 年推出之 X7 iPerformance 概念車,臺灣市場則於 2019 年 5 月導入,並提供 xDrive 40i 單一 7 人座車型、目前售價 488 萬元,2021 年更追加動力更加強勁的 M50i 車型。
國內 X7 搭載 Design Pure Excellence 套件,外觀上多處細節皆以鍍鉻飾材妝點,車頭處則有標誌性的大型水箱護罩,再加上長達 5,151mm 的車長尺碼,足具旗艦風範。走入車內雖然其標準車型採 2+3+2 的 7 人座設定,但可另選配為第二排獨立雙座之 6 人座布局,7 人座車型後兩排皆可電動收摺、擁有五區恆溫空調,並標配由雙 12.3 吋螢幕築構的 iDrive 7.0 介面、水晶中控套件。2020 年 11 月更新增 iPhone 手機鑰匙、無線 Android Auto 作為標配。xDrive 40i 搭載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引擎,21 年式追加 48V 輕油電系統,搭配 xDrive 四驅、8 速手自排變速箱,最大馬力 333 匹,並標配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懸吊。
張旭編輯
評論
X7 選購指南─U-CAR 推薦 xDrive40i
X7 車系的 xDrive40i 車型一樣在 2021 年式追加 48V 輕油電科技,在油耗與排放有著些許挹注,而 M50i 車型雖然在性能上更具魅力,但與 xDrive40i 有著不小的價差,選購上建議仍舊以 xDrive40i 為主。xDrive40i 原先就具有相當豐富的配備陣容,消費者可另外再依據需求選配為 6 人座、或者增添雷射頭燈組等科技選配項目。
Infiniti QX60
- 價格帶:251~285 萬元
- 動力:295 匹馬力
- 加分亮點:VQ35DD 加強油耗與動力表現
- 加分亮點:寬敞大七人座車室空間
- 加分亮點:搭載 ProActive 智慧駕駛科技
- 遺憾之處:產品世代較老舊,大改款新車尚未導入
QX60 外觀部分在招牌的 double-arch 水箱罩、double-wave 引擎蓋,以及特殊新月造型的 D 柱等家族特色下,擁有寬敞的室內空間。第二排空間搭載彈性座椅收移科技,在第二排座椅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情況下,不需拆卸依然可輕鬆進出第三排座椅。後廂空間在七人座的後方有 447 公升的容量,隱藏地窖式的置物箱還可以提供額外的 40 公升置物空間。第三排椅背電動摺疊系統倒下後,擁有 1,277 公升的置物空間;若是將第二排也躺平,則總共擁有 2,166 公升的超大容量。
動力部分於 2019 年換搭全新 VQ35DD V6 自然進氣引擎,擁有最大馬力達 295 匹、最大扭力 37.3 公斤米,同時平均油耗提升至每公升 10.2 公里,並依車型分別擁有前輪驅動與四輪驅動兩種選擇。配備部分,旗艦款標配 ProActive 智慧駕駛科技,包括 ICC 全速域智慧定速巡航、DCA 車距控制輔助系統、PFCW 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PFEB 自動急停輔助系統附行人偵測、BSI 盲點側撞預防系統、LDP 車道偏移預防系統、BCI 倒車後撞預防系統,同時還擁有包括通風/加熱座椅、Bose 5.1 聲道環繞音響等舒適配備。
陸奕夫編輯
評論
QX60 選購指南─U-CAR 首推旗艦款
Infiniti 在 2019 年推出新年式的 QX60 後,動力改換隨 VQ35DD 缸內直噴 V6 引擎,除了馬力扭力提升以外,同時也提升了節能表現。另外第二第三排座椅的彈性運用空間,再加上此級距中相對便宜的售價,可考慮直接選購全部滿配的旗艦款,除了自動跟車等功能以外,雙前座通風座椅也是魅力配備之一。
Land Rover Defender
- 價格帶:267 - 300 萬元
- 動力:249~30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改採 D7x 輕量化鋁製單體式車體、剛性提高 3 倍
- 加分亮點:國內長軸提供 1 汽油 1 柴油動力、D250 柴油採 48V
- 加分亮點:涉水深度達 900mm、標配加力箱與中央差速鎖
- 遺憾之處:國內未引進 P400 動力、部分越野功能需另外加選
新一代 Defender 在改採 D7x 輕量化鋁製單體式車體結構後,原廠強調其相較過去的分離式底盤車體剛性高出三倍,車身尺碼也放大不少,110 長軸車型車身長寬高來到 5,018x1,996x1,967mm、軸距為 3,022mm,比舊款長軸的 4,630mm 車長增加近 40 公分,所以實車看來相當巨大且霸氣,而藉由前後軸往頭尾外擴,110 長軸的進入角為 30.1 度、離去角為 37.7 度、穿越角為 22 度。臺灣市場導入的 110 長軸皆標配 EAS 電子式氣壓懸吊,可於每秒監控 500 次路面資訊進行調整。
國內 110 長軸車型皆是 5 座設定,國內可另行選配包含第三排的 7 座版本,不過第一排中央搭載 Jump Seat 的 6 座版本受限臺灣法規無法選配。全新世代 Defende 也是 Jaguar Land Rover 集團首款導入 Pivi Pro 全新數位化介面的車款,其是以 Blackberry QNX 系統為基礎進行打造,國內車型自然也不意外,標配了 12.3 吋全數位儀表、10 吋 Pivi Pro 觸控螢幕、原廠中文化 3D 衛星導航、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Remote 遠端控制、電動調整方向盤、淺牡蠣灰車內頂篷、ClearSight 可切換電子車內後視鏡、對地視野與水深偵測、360 度環景顯示與 360 度停車輔助系統。
張旭編輯
評論
Defender 選購指南─U-CAR 推薦 P300 HSE
國內 Defender 目前的動力編成選項較少,分別為 D250 柴油或 P300 汽油兩種。車型選購上推薦以 P300 HSE 車型為主,其在配備豐富度上具有更為出色的設定,動力表現實際上已能足敷一般代步需求。若是對扭力或越野需求有所追求的玩家,則可以 D250 SE 柴油車型為主,再額外增添選配預算讓配備更為豐富。
Land Rover Discovery
- 價格帶:347~409 萬元
- 動力:300~34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車架 85%採用鋁合金,減重達 480 公斤
- 加分亮點:新增 P300 入門、標配 Apple CarPlay
- 加分亮點:提供 P300、SCV6、SDV6 共 3 動力
- 遺憾之處:國內即將迎來小改款車型
Land Rover 品牌的 7 座大型休旅第 5 代 Discovery,最早是於 2016 年巴黎車展亮相,車型設計取材自 2014 年發表的 Discovery Vision 概念車,並且採用品牌 D7u 平臺打造,2020 年式部份,取消了 2019 年式的 SD4 SE、SD4 HSE 兩款柴油車型,但新增 347 萬元之 P300 SE 車型擔綱入門,高階的 SDV6 HSE、SCV6 HSE 售價則分別為 406 與 409 萬元。
配備部份 2020 年式將 Apple CarPlay 列為標配,國內車型將 ACC 主動式定速巡航、LKA 車道維持輔助全數搭載外,360 度環景影像、自動停車等駕駛輔助科技亦在標配清單之列。新增之 P300 動力則採 2.0 升 Ingeniu 直列 4 缸渦輪汽油動力,具有 300 匹、40.8 公斤米的輸出。SDV6 車型則搭載 3.0 升 V6 渦輪增壓柴油引擎,輸出為 306 匹、71.4 公斤米。至於汽油 SCV6 則搭載 3.0 升 V6 機械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達 340 匹,全車系皆配置 8 速手自排與四輪驅動,並配有第 2 代全地形反應系統。
張旭編輯
評論
Discovery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P300 HSE
Discovery 目前已演進到第 5 代車型,是品牌具有一定歷史定位的全尺寸 7 人座車型,其直接標配 7 人座設定更是比起同品牌 Defender 更加出色之處。車型選購上目前推薦入門的 P300 HSE 車型,其採用 2.0 升 4 缸汽油引擎設定在稅賦與價格具有優勢,配備陣容也已足敷豪華休旅買家要求,但國內近期已將規劃引進小改款車型。
Land Rover Range Rover
- 價格帶:417~1125 萬元
- 動力:300~565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品牌旗艦休旅、提供短軸與長軸車型
- 加分亮點:提供 SDV6、P400、SCV8 共 3 動力
- 加分亮點:P400 動力採用 48V 輕油電
- 遺憾之處:世代較久、車道置中僅 LWB 頂規標配
身為品牌旗艦休旅的現行款 Range Rover,是屬於第 4 代車型的小改款版本,原廠最早於 2017 年發表,國內則在 2018 年 9 月導入,包含短軸版與長軸版車型皆有引進。2020 年式將原先的 SCV6、SCV8 Autobiography 動力全數取消,僅保留 SDV6、SCV8 動力,並將 SCV6 改以全新的 P400 48V 輕油電直 6 引擎取代,2020 年 3 月更追加 SCV8 SVAutobiography SWB 短軸版車型。
動力規格方面,3.0 升 V6 渦輪增壓柴油引擎 SDV6 車型可輸出 275 匹。汽油則有 P400 與 SCV8 共 2 種,新增的 P400 動力取代既有之 3.0 升 V6 機械增壓引擎,改以植入全新的 3.0 升直列 6 缸引擎、並搭配 48V 輕油電科技,具有 400 匹馬力;SCV8 採用 5.0 升 V8 機械增壓引擎,動力輸出為 565 匹。2020 年式除既有標配之 ACC、LKA 車道偏移輔助外,頂規的 SCV8 Autobiography LWB 更在 ACC 系統中增列方向盤轉向輔助、意即 Level 2 半自動駕駛之車道維持功能。
張旭編輯
評論
Range Rover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P400 Westminster
2021 年式 Range Rover 首度導入採用 3.0 升直列 6 缸引擎、並搭配 48V 輕油電科技的 P400 車型,具有 400 匹馬力,在動力輸出與科技面都足具水準,重要的是也將便利於越野使用的 Terrain Response 2 系統、ATPC 系統等列為標配,再加上比起入門多出全景天窗等豪華配備,成為車系中最為均衡的首選,但建議可加價選配車道置中維持系統、也就是 Land Rover 稱為 ACC 含轉向輔助的科技。
Land Rover Range Rover Sport
- 價格帶:367~703 萬元
- 動力:300~575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提供 P300、P400、SVR 共 3 動力
- 加分亮點:增列 48V 輕油電 P400 動力
- 加分亮點:SVR 車型供輸 575 匹馬力
- 遺憾之處:世代較久、車道置中維持需選配
張旭編輯
評論
Range Rover Sport 選購指南─推薦 P300 HSE
Range Rover Sport 車系在此代與老大哥 Range Rover 有著較為緊密的關係,不過 Range Rover Sport 擁有更小一點的車身尺寸、以及更佳的 On-Road 操控表現。車型選購上推薦以入門的 P300 HSE 車型為主,其在入門已有相當豐富的豪華配備陣容,但建議可額外加選車道置中維持系統。
Lexus RX/RX L
- 價格帶:229~349 萬元
- 動力:231~313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提供 3 種座椅設定選擇
- 加分亮點:Lexus Link 智能車載系統
- 加分亮點:增全速域 DRCC、LTA 及 RCTB 等安全配備。
- 遺憾之處:車型世代已屆大改款週期
於 2019 年 9 甫在國內推出第 4 代小改款車型的 Lexus RX 車系,在 2020 年雖沒有產品更新,但受到國內 2020 年 9 月開始實施的 6 期環保法規影響,搭載 3.5 升 V6 自然進氣引擎的 RX 350 車型全數停止引進,其中包含 RX 350 頂級版、旗艦版、F Sport,以及具備 6 人座及 7 人座選擇的 RX 350 L 旗艦版車型,而本應同為受 6 期環保法規影響之列的 RX 300 車型,則是特別透過原廠奧援的調整,使其可繼續在國內販售,免於與 NX 300 相同走上停止導入之路。
Lexus 總代理和泰汽車在 2021 年 9 月 7 日,於國內發表 2022 年式 Lexus RX 車系,將 Lexus Link 智能車載系統首度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整合 Lexus Plus APP 及車輛數據,新年式車型維持既有的兩款動力及 10 種車型選擇,新車售價則全數調漲兩萬元,另外針對 RX 300 首度推出曜黑時尚版特式車,採限量 300 輛方式發售。
現行 RX 車系則具備採用 2.0 升直噴渦輪汽油動力的 RX 300 車型,具備 231 匹最大馬力及 35.7 公斤米最大扭力,並搭配 6 速手自排及前輪驅動設定。配置 3.5 升自然進氣引擎搭配電動馬達的 RX 450h 及 RX 450h L 油電車型,則配置 E-CVT 變速箱搭配 AWD 電子式四輪驅動系統,擁有 313 匹綜效馬力輸出。 RX 全車系皆將 Lexus Safety System+ 2.0 主動安全系統列為標準配備。
陳慶峰資深編輯
評論
Lexus RX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RX 300 旗艦版
RX 300 車型中提供了四款車型選擇,其中旗艦版與 F Sport 車型擁有相同的新車售價,但旗艦版在配備豐富度上更勝一籌,提供更為舒適的車型配置,所以成為了 U-CAR 首推車型。
Maserati Levante
- 價格帶:378~898 萬元
- 動力:350 匹~58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品牌首款 SUV、目前銷售主力
- 加分亮點:旗艦 Trofeo 車型搭載 3.8 升 V8 渦輪引擎,擁有 58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全車系標配 Q4 四輪驅動系統與 Skyhook 電子懸吊
- 遺憾之處:車型世代較舊
已成為 Maserati 銷售主力的 Levante,是 2016 年 3 月日內瓦車展首演、品牌創廠百年以來的第一款 SUV,車名意指「地中海瞬息多變之溫暖季風」,目前國內販售的車型為 2020 年 11 月開始接單的 2021 年式車款,編成方面除了有 2020 年 7 月總代理追加的臺灣專屬入門車: Elite 外,還有中階的 GranSport,並將在 2021 年 2 月重新推出強悍的 Trofeo 共三款,並曾在 2020 年 9 月時、導入全球僅限定生產 40 輛的 Levante Nobile 特式車。
至於傳動搭配組合方面,全車系外觀換上全新 LED 尾燈組,且配置全新數位儀表板、附 MIA 智能多媒體系統之 8.4 吋觸控螢幕的 2021 年式 Levante,在 Elite 與 GranSport 兩款車型上,搭載的 3.0 升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 350 匹馬力與 51.0 公斤米扭力;當家 Trofeo 則是植入同樣來自 Ferrari 的 3.8 升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提供 580 匹馬力和 74.4 公斤米扭力,且只需 4.5 秒便能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是「超級 SUV」俱樂部的成員。
張為揚主筆
評論
Levante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Elite
儘管 Levante Elite 是目前車系的入門車型,配備上少了 LED 矩陣式頭燈、跑車式樣的空力套件,以及 ADAS 先進駕駛輔助套件,且胎圈也只有 18 吋的組合,但擁有價格優勢的它,一樣搭載了 Ferrari 設計的 3.0 升 V6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提供 350 匹的最大馬力,且配置動靜皆宜的 Q4 四驅系統。
Mercedes-Benz G-Class
- 價格帶:582~677 萬元
- 動力:286~422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強化整體舒適性
- 加分亮點:標配 Distronic 與盲點輔助
- 加分亮點:車室空間搭載最新數位科技,同步保留經典越野因子
- 遺憾之處:尚未配置完整智慧駕駛輔助套件
作為 Mercedes-Benz 經典車系之一的 G-Class,由於其極具代表意義的身分,因此問世以來幾乎都維持著方正、硬朗的格局設定,即便在 2018 年初,預告了全新世代的現身,但原廠仍舊未以新世代的稱呼,而其外觀輪廓依然是方正厚實,但在許多細節上因應科技科技而做出調整,而車室空間內則是採用了雙 12.3 吋的數位儀表與中控螢幕,更支援了 Smartphone Integration 智慧型手機整合系統,結合經典之餘也有著十足科技氛圍。
在 2018 年 6 月底正式在國內上市的當代 G-Class,台灣賓士發表之初僅為 Mercedes-Benz 導入 G 500 的單一車型選擇,再上去就是 Mercedes-AMG 的作品,直到 2019 年第三季時,才另行追加推出入門戰力的 G 350 d;G 500 搭載了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動力數據為 422 匹最大馬力與 62.2 公斤米最大扭力,G 350 d 則是在 3.0 升 6 缸柴油引擎的催動下,提供 286 匹最大馬力與 61.2 公斤米最大扭力的動力輸出,變速系統皆為 9 速手自排變速箱。
林柏攸資深編輯
評論
G-Class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G 350 d
最具經典代表意義的 G-Class,雖然外觀造型大致延續數十年的方正特徵,但車室空間以及配備卻會隨著時代做出進化調整,但比較可惜的是目前並未提供完整智慧駕駛輔助套件配置,而是標配 Distronic 與盲點輔助,這也意味著產品差異在於動力數據,以及部分便利舒適配備,也因此入門的 G 350 d,在配備上就已經有相當紮實的基礎設定了。
Mercedes-Benz GLE
- 價格帶:306 - 386 萬元
- 動力:245~367
- 加分亮點:M-Benz 首款導入 EQ Boost 動力科技之 LSUV
- 加分亮點:MBUX 車載平台列為標配
- 加分亮點: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列全車系標配
- 遺憾之處:與競爭對手相比入門價格超過 300 萬
從原先 ML 車系到統一休旅家族命名的 GL 系列,GLE 在 2018 年時迎來了第 4 代,台灣賓士則是在 2019 年於國內發表,一如轎車系列中 E-Class 的代表性,GLE 新世代的登場也意味著全新家族語彙,更重要的乃是其汽油車型率先導入 EQ Boost 動力科技,並配置了 MBUX 車載系統,雖然銷售量沒有 GLC 來得搶眼,但產品重要性卻不言而喻。國內導入的 4 代 GLE 車系共有 2 款柴油、1 款汽油的車型規劃,上市之初入門價格在 300 萬以下,但 2020 年經過了兩次售價與配備調整,讓 GLE 售價來到 306 萬入門的設定。
GLE 導入國內的 2 款柴油車型分別為 GLE 300 d 4Matic 與 350 d 4Matic,標配有 EQ Boost 動力科技的汽油車型則是 GLE 450 4Matic,其搭載 3.0 升 ISG 渦輪引擎,在 367 匹最大馬力之餘,還可額外提供 22 匹的動力輔助,全車系採用 9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中大型休旅車格的 GLE,新世代的另一項產品特點,在於重啟第三排座椅的選配,加上 GLS、GLB 等車系,打造完整的 7 座系列選單。
林柏攸資深編輯
評論
GLE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GLE 350 d 4Matic
現行台灣賓士在各車系設定上,多已經將完整先進主動安全配備列為全車系標配,這也意味著各車型之間差異多半在於動力數據差異,以及便利舒適性配備的多寡,而在 GLE 車系中,入門的 GEL 350 d 4Matic 已經擁有 245 匹最大馬力設定,對於日常與休閒生活的實用性上已經足敷使用。
Mercedes-Benz GLE Coupé
- 價格帶:381 萬元
- 動力:272 匹馬力
- 加分亮點:首波單一導入 350 d 車型
- 加分亮點:標配雙 12.3 吋數位螢幕+MBUX
- 加分亮點:23p 智慧駕駛輔助套件標配
- 遺憾之處:僅單一動力設定且價位較高
作為自家休旅戰力指標代表的 GLE,雖然在 2018 年時就發表了新世代,但在第 3 代 GLE 小改款後才現身的 Coupé戰力,卻是在相隔 1 年後的 2019 法蘭克福車展上才現身,而台灣賓士則是因應疫情影響,在 2020 年 8 月中旬才正式導入國內,考量國內市場喜好與需求,第 2 代 GLE Coupé一般車型中僅推出 GLE 350 d 的單一動力選擇。Coupé車系與 GLE 之間濃厚的血緣,從頭尾燈組、車身鈑件摺線等處不難看出端倪,B 柱之後的斜削線條,則展現了 Coupé應有的俐落與修長。
即便因應車頂線條走勢,GLE Coupé無法有第三排座椅設定,但放大不少的軸距,讓車尾行李廂容積最大可擴充至 1,790 公升,較前代增加了 70 公升之多;駕駛座艙部分則是呼應了 MBUX 的導入,以雙 12.3 吋數位儀表、多功能三輻式方向盤、觸控手寫板、語音操作等,展現 GLE Coupé科技的氛圍。便利舒適性配備部分,GLE Coupé標配有手機無線充電、免鑰匙啟閉車門、感應式電動尾門等,至於代號 23p 的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同樣也是列為標配項目。
Mercedes-Benz GLS
- 價格帶:460~495 萬元
- 動力:286~367 匹馬力
- 加分亮點:9 氣囊與標準 7 座配置
- 加分亮點:450 車型為輕油電動力配置
- 加分亮點:第三排標配座椅電動傾倒功能
- 遺憾之處:柴油動力尚未導入 EQ Boost 動力科技
作為現行 Mercedes-Benz 休旅系列作品中的旗艦代表,GLS 原先乃是從 ML 車系延伸而出的 GL 車系,但隨著世代演進與戰力規劃,GLS 已經是休旅家族的重要代表,在 2019 紐約車展上現身的 3 代 GLS,同樣展現出當代應有的科技魅力,車長與車寬依序為 5,207mm、1,956mm,都較前代放大許多,軸距甚至增加了 60mm 來到 3,135mm,乘坐空間大幅提升之餘,行李廂容積最大更來到 2,400mm 之多。
台灣賓士在 2019 年 9 月底國內上市的 GLS,全車系僅有 350 d 4Matic 的單一車型規劃,隨後則是在 2021 年式上增列汽油車型的 450;350 d 搭載了 3.0 升直 6 柴油引擎,擁有 286 匹最大馬力與 61.2 公斤米扭力的動力輸出,變速系為 9 速手自排變速箱;450 搭載代號 M256 的 3.0 升汽油渦輪引擎,具有最大 367 匹馬力與 51 公斤米扭力的輸出表現,EQ Boost 科技另可提供 22 匹額外的馬力輸出。
標配 7 人座的標準設定,且因應 7 座空間的舒適與安全性,第三排座椅標配有電動傾倒功能提升便利性,並採用 5 區恆溫空調來兼顧舒適性,被動安全部分則是標配前座氣囊、前座側邊氣囊、側窗氣囊、後座第二排側面氣囊與膝部氣囊等共 9 具氣囊,同步也有智慧駕駛輔助套件、360 度環景攝影、智能停車輔助等功能。
林柏攸資深編輯
評論
GLE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GLS 350 d 4Matic
有鑑於 GLS 原本就已經是休旅家族的旗艦代表,因此除了先進主動安全配備的完整之外,便利舒適姓配備也絕對可以用充裕來形容,因此入門的 GLS 350 d 4Matic 即已擁有出色的產品競爭力。
Mercedes-Maybach GLS
- 價格帶:999 萬元
- 動力:557 匹馬力
- 加分亮點:標配 5 座可免費選配 4 座
- 加分亮點:僅 600 4Matic 單一車型導入
- 加分亮點:MBUX 後座影音娛樂系統
- 遺憾之處:Maybach 品牌與超豪華品牌競爭對手相比較為吃力
即便已經改以豪華子品牌的方式呈現,Mercedes-Maybach 仍舊沒有忘卻搶食超豪華市場的初衷,Maybach 以 GLS 為基礎,推出了 Mercedes-Maybach GLS 戰力,這也使得冠上 Maybach 之名的作品,除了 S-Class 系列之外,也增列了大型尺碼的 SUV 車型;台灣賓士在 2020 年 12 月中旬,正式在國內發表了 Mercedes-Maybach GLS 車系,全車系僅有 600 4Matic 單一車型規劃。
Mercedes-Maybach GLS 600 4Matic 的動力單元,乃是 4.0 升 V8 雙渦輪再加上 EQ Boost 動力科技,動力數據為 557 匹最大馬力以及 74.5 公斤米最大扭力,變速系統則為 9 速手自排的組合;因應其超豪華 SUV 的身分,Mercedes-Maybach GLS 標配 5 座車型,但準車主亦可免費選配 4 座車型,而車室內的豪華舒適除在鋪陳用料上顯現, 標配舒活套件、designo 頂級內裝套件、甚至 MBUX 後座影音娛樂、與前後皆有手機無線充電裝置等規劃,同樣都是重要的倚仗。
Porsche Cayenne
- 價格帶:348~705 萬元
- 動力:340~55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第 3 代改款車型,全新 MLB 底盤
- 加分亮點:具備汽油渦輪及油電動力設定
- 加分亮點:首度導入後輪轉向系統
- 遺憾之處:先進主動安全系統多數列為選配項目
現今國內販售的 Porsche Cayenne 車系,為 2018 年引進國內的第 3 代車系,在 2020 年的車型變動部份,Porsche Taiwan 於 2020 年 6 月透過新年式車型的推出,同步發表了 Cayenne 首發版車型,以入門 Cayenne 為基礎,進一步追加全景式電動天窗、動力輔助轉向升級系統、前後停車測距輔助系統含 360 度環景輔助攝影、變換車道輔助系統及保時捷智慧型免鑰匙系統,後續則更動為採選配套件的方式提供,讓國內的消費者可依需求自行量身訂製。
另外 ,Cayenne 車系在 2020 年亦新增了性能化訴求設定的 GTS 車型選擇,標配了 Sport Design 造型外觀套件以及黑色 21 吋 RS Spyder Design 輪圈等專屬配置。動力改採與現行 Cayenne Turbo 車系相同的 4.0 升 V8 雙渦輪直噴動力,具備 460 匹最大馬力與 63.2 公斤米最大扭力,並搭配 8 速 Tiptronic S 手自排變速箱與四輪驅動系統,擁有較前代車款更強悍的基礎動力配置。
陳慶峰資深編輯
評論
Porsche Cayenne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Cayenne
Cayenne 車型雖是 Porsche Cayenne 車系中最入門的動力設定,但 3.0 升 V6 渦輪汽油動力對應一般日常使用所需已相當足夠,且原廠更提供了相當豐富的選配項目,透過量身訂製的各項選配套件,可以打造出極具個人化的車型配置。
Porsche Cayenne Coupé
- 價格帶:369 - 871 萬元
- 動力:340~68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全新跨界休旅車款
- 加分亮點:具備汽油渦輪及油電動力
- 加分亮點:標配主動式空氣力學套件
- 遺憾之處:先進主動安全系統多數列為選配項目
以現行第 3 代 Cayenne 車系為基礎、所推出的全新 Porsche Cayenne Coupé車系,於 2019 年首度導入國內販售,在擁有與 Cayenne 車系相同的車頭外觀造型下,Cayenne Coupé採更為傾斜的 A 柱、擋風玻璃及車頂線條,透過重新設計的後車門與後葉子鈑件讓車身加寬 18 mm,擁有更具個性化的車尾造型。
Cayenne Coupé車系於 2020 年首度新增 GTS 車型,改採 4.0 升 V8 雙渦輪直噴動力,具備 460 匹最大馬力與 63.2 公斤米最大扭力,並搭配 8 速 Tiptronic S 手自排變速箱與四輪驅動系統。此外並導入頂級性能旗艦 Turbo S E-Hybrid,其採用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搭配電動馬達所組成的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擁有高達 680 匹的綜效馬力以及 91.8 公斤米最大扭力的輸出表現,從靜止到時速 100 公里可在 3.8 秒完成,極速則是設定在時速 295 公里之譜。 而透過 14.1 kWh 的鋰電池組配置下,Turbo S E-Hybrid 亦具備 40 公里的純電行駛里程。
陳慶峰資深編輯
評論
Porsche Cayenne Coupé選購指南─U-CAR 首推 Cayenne Coupé
Cayenne Coupé擁有較 Cayenne 更具個性化的外觀配置,同時在入門車型的配備上亦更為豐富,而 369 萬的新車售價亦剛好設定在奢侈稅的門檻之下,相對來說可算是相當超值的選擇。
Tesla Model X
- 價格帶:388.89~458.39 萬元
- 動力:670~1,02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品牌首款 SUV 車型
- 加分亮點:擁有 5、6 或 7 人座選擇
- 加分亮點:後車門特殊鷹翼門開啟設計
- 遺憾之處:FSD 全自動輔助駕駛列為選配項目
於 2015 年底在美國發表的 Tesla Model X 車系,乃是 Tesla 旗下首款純電動 SUV 產品,國內則在 2017 年正式發表。目前 Tesla 於 2021 年 1 月公布針對旗下 Model S 及 X 車系進行改款動作,在改款的 Model X 車系部份,入門提供採雙馬達全輪驅動的 Long Range 車型,高階為配置三馬達全輪驅動的 Plaid 車型。
在改款後的 Model X 車系部份,Long Range 車型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可在 3.9 秒完成,最高時速可達 250 公里,續航里程為 580 公里,Plaid 車型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則縮短至 2.6 秒,最高時速進一步提升至 262 公里, 續航里程為 547 公里。
而改款後內裝換上了全新的中控台設計,改採近似概念車設計的下平把式的 Yoke 多功方向盤,並取消了原先置於方向盤後方的撥桿式排檔設計。中控台改採螢幕解析度為 2,200x1,300 的 17 吋橫置式中控螢幕,冷氣出風口造型改為隱藏式設計,並於後座新增 8 吋彩色觸控螢幕,且可支援無線遊戲手把,強化娛樂機能。除了基礎的 5 人座選擇外,也可透過加價選配 6 人座或是 7 人座配置;特殊的鷹翼門開啟設計,更是 Model X 車系的特色之一。
陳慶峰資深編輯
評論
Tesla Model X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Long Range
改款後的 Model X Long Range 車型,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可在 3.9 秒完成,最高時速可達 250 公里,續航里程為 580 公里,車系中具備最佳續航里程的設定,成為最務實的車型選擇。
Volvo XC90
- 價格帶:287~369 萬元
- 動力:250~390 匹馬力
- 加分亮點:B5 輕油電引擎為主力
- 加分亮點:入門即標配 Harman/Kardon
- 加分亮點:先進主動安全配備更完整
- 遺憾之處:車載系統世代較久
Volvo XC90 為品牌旗艦休旅,國際富豪汽車在 2020 年 6 月便推出新年式車型,做出動力編成更動,以搭載 48V Mild-Hybrid 輕油電技術的 B5 動力取代原有 T5 動力,D5、T6 動力取消,並將 4 人座 T8 Excellence 停止導入,形成 B5 Momentum、B5 R-Design 與 T8 Inscription 雙動力、3 車型設定。而當時入手門檻定在 291.2 萬,不過進入 2021 年,則些微調降至 287 萬元。B5 動力有 250 匹馬力、35.7 公斤米扭力,48V Mild Hybrid 可額外供給 14 匹馬力,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1.4 公里;至於 T8 則是 390 匹馬力與 65.3 公斤米扭力,有 11.6kWh 鋰電池,純電里程 49 公里,平均油耗達每公升 44.8 公里。
XC90 外觀造型具備一片式亮色烤漆廠徽樣式,還有家族化的頭尾燈造型組,在車室內則是增加了新的內裝用料,不過 B5 R-Design 以些許運動化套件,像是跑車化座椅、運動化方向盤,營造不同其他車型的感受。幾項重點配備,包含 PA 半自動駕駛輔助、City Safety 都會安全防護系統以及多項主動安全助配備,皆為全車系標配,而 B5 R-Design 以上則增列 AHB 主動適路性照明以及 Four-C 氣壓式懸吊控制系統。舒適科技配備部分,全車系標配 HUD 抬頭顯示器、12.3 吋數位儀錶、9 吋 Sensus 系統觸控螢幕及衛星導航,B5 Momentum 搭載 14 支喇叭的 Harman/Kardon 音響系統,B5 R-Design 以上則升級 19 支喇叭 Bowers & Wilkins 音響,全車系皆採 7 人座設定。
林柏攸資深編輯
評論
XC90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B5 Momentum
Volvo 在推出 XC90 小改款時,除了細部調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將諸多便利性配備下放,而原先就已經全車系標配的先進主動安全配備,則是再進一步的強化,因此入門價格落在 287 萬的 B5 Momentum,在各項配備上就已經相當充足。
評論
Q7 選購指南─U-CAR 首推 45 TDI quattro Technik
2022 年式 Q7 改換編成,柴油引擎降低動力後,將入門售價大幅降低,不過屬於中階的 45 TDI quattro Technik 則是在原有基礎下,還增加包括自動停車、環景顯影、四區恆溫空調等配備,再加上 7 人座設定讓空間運用更為靈活,並提供舒適的乘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