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駕駛專題(二):預防性駕駛的中心思想-永遠為自己留至少一條退路
還記得前文我們提到的安全駕駛三大核心:預防性駕駛觀念、防衛性駕駛技巧、主被動安全配備。其中駕駛技巧需要大量的練習,主被動安全配備則是買車時就已經決定,唯一值得我們用文字敘述的,就只有預防性駕駛觀念。
[規配懶人包] 豪華品牌接連降價,晉身雙B階級其實更簡單
在過去,豪華進口品牌對一般消費者而言,不可諱言是有一點距離的;然而,隨著近年來各大豪華品牌積極的拓展產品線,推出鎖定入門客層的小型掀背車,其實已經讓入手門檻下降許多,甚至已經超越讀者心中的既定印象。現在,新一輪豪華小車降價風暴來襲,買家們掌握好全盤資訊了嗎?
後汽車時代怎麼走?─Bosch Mobility Solution Experience 2017
近幾年,自動駕駛、電動車再加上Volkswagen集團的柴油門事件,讓歐洲汽車公司臉上蒙灰,甚至讓人有種傳統汽車時代即將結束的感覺。值此關鍵時刻,讓我們看看全球汽車產業界的巨人Bosch怎麼做。
不容輕忽的休旅勢力─Audi SUV家族簡史與第二代Q5產品介紹
豪華進口休旅車一向在臺灣市場表現亮眼,其中Audi Q系列家族更是不容輕忽的角色,旗下從大型休旅Q7、中型休旅Q5、小型休旅Q3、一直到即將在臺發表的輕型跨界休旅Q2,各種尺碼應有盡有,並切合國人所需。
完美家庭用車─Honda CR-V
得到全臺將近20萬個家庭的肯定、在臺暢銷逾20載的車款,是哪一款車能擁有此神力?答案就是Honda CRV!今年6月第5代CR-V正式上市,短短2個月就累積超越5千張訂單,創下車系有史以來最佳銷售紀錄。它憑什麼令消費者趨之若鶩?剖析完各個面向之後,相信你就會明白一切。
守護全家人的重要夥伴-Nissan Super Sentra尊爵環景+版試駕體驗試駕體驗
Nissan Super Sentra在國內一直以來都是暢銷的中型家庭房車,之所以能長期受到消費者青睞,原因在於面面俱到的整體表現,不僅座艙環境舒適、駕馭感受平穩,更重要的是還擁有齊全的安全防護水準!
高效節能新代表─透視Honda CR-V的動力系統
Honda全新世代1.5升VTEC Turbo,做為國內全新5代CR-V的動力心臟,排氣量小、油耗更低,但馬力輸出更勝昔日的2.4升NA引擎,超高效率可見一斑。本文中,編輯部將為您了解Honda第5代CR-V的動力系統,檢視它是如何達到超越以往的高效節能性。
有了旅行車就可以?
在我們分析過歐洲人為何喜愛旅行車的理由後,相信您現在也對旅行車躍躍欲試了吧!而這個章節裡,我們還要告訴你擁有旅行車之後,你能夠過怎樣多采多姿的生活。因為旅行車五育均衡的條件,不僅適合平日作為上下班通勤之用,到了假日,更是專屬於自己或家人的幸福列車。
為什麼歐洲人偏愛旅行車?
對歐洲人來說,汽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上班通勤、周末渡假…都離不開車,也因此累積起特殊的用車文化。除了便於都會區穿梭的小型掀背車外,旅行車也是另一種普遍出現在歐洲家庭的車款;究竟旅行車有什麼特質與過人之處讓愛車、懂車的歐洲人深深喜愛?
再次超越,帶家人邁向更好的人生-Honda CR-V 1.5 S試駕體驗
這次,台灣本田對5代CR-V的廣告Slogan下得真好,「為你再次超越」,Honda為了消費者,打造出整體表現超越上代的全新CR-V;而我呢?則打算為家人再次超越,盡早讓5代CR-V停到我家車庫裡來。
留下的問號比驚嘆號多─我所看到的「臺灣之光」電動車品牌Thunder Power
作為汽車媒體,必須老實地說,就這此次Thunder Power在臺灣所舉辦的發表活動與媒體試乘體驗,筆者心中所「留下的問號,是比驚嘆號來得多」,因為,跟以往汽車廠的新能源車體驗模式相距甚遠。
性能與舒適的均衡點─BMW 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高性能車款
BMW M Cars,是性能迷眼中不可多得的尤物,不過,少了一點日常代步的實用性。有鑑於此,BMW增加一條兼顧高性能與日常實用性的產品線,於是在2012年正式成立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第一款車就是M135i。
舒適、又紓壓-BMW MPA性能車款 M550i xDrive試駕體驗
BMW向來就是駕駛樂趣的製造者,就像這次試駕的M550i xDrive,它不像M家族車款那樣隨時處在戰鬥狀態,卻又比一般的BMW擁有更多跑車性格,要快、要慢,完全操之在你,這就是「MPA」的迷人魅力!
寬敞、實用、也能撒野─MPA高性能休旅車介紹
自從1999年第一代BMW X5推出以來,開啟嶄新的SAV運動化休旅車市場,BMW休旅車系的鋒芒就從未停歇過。相較於傳統SUV,SAV更加強調運動性,結合速度、聲浪、操控、舒適於一身,呼應BMW一貫的駕駛樂趣導向,爾後所推出的X1、X3、X4、X6等車系,可說無一不成功。
推動自動駕駛小巴,始終沉默,但最關鍵的配角─臺北市公車專用道
2017年8月5日,凌晨1:30分,我參加入行以來最早的媒體活動,「臺北市無人駕駛小巴解密實驗報告」記者會。這邊,想特別來談談,那在記者會過程,始終沉默,幾乎被遺忘,但最關鍵的配角─臺北市公車專用道。